加固型血透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54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加固型血透穿刺针,包括针帽、针头、针翼、针筒及软管,针筒的前端固定连接一根针头,针头的外表面套接有一个针帽,针筒的后端活动连接一根软管,软管的材质为医用橡胶软管,软管的前端套接在针筒的后端外表面上,针筒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块针翼,针翼的上下表面均设置为凹凸状,该加固型血透穿刺针,通过皮带左右两端粘结带的字母面,将针头固定在病人的手臂上,在通过按压橡胶球,将橡胶球内的气体压入气囊内,气囊表面设置的多个凸面就会完全凸起,这样气囊与手臂就会紧密贴合,使皮带与手臂之间连接的更牢固,从而使针头更加的稳定及牢固。

Reinforced hemodialysis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固型血透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为加固型血透穿刺针。
技术介绍
现代医生所使用的穿刺针是在静脉输液针和注射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输液针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656年,英国医生克里斯朵夫和罗伯特用羽毛管作为针头,把药物注入狗的静脉,成为了历史上首例静脉注射的实验,1662年,德国一名叫做约翰的医生,首次将静脉注射针用于人体,虽然病人由于感染未能救活,但在医学史上却有里程碑意义,1832年,苏格兰医生托马斯成功将盐类物质输入人体,成为首个静脉输液成功的案例,为静脉输液治疗奠定了基础,到了20世纪,随着金属加工技术和医学的进步,静脉输液及其理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迅速衍生出各种不同应用的针型。穿刺针只是其中一个细小的分支。即便如此,也有几十个不同的类型,结构复杂如套管穿刺针,精密细小如细胞穿刺针,现代穿刺针针头普遍采用SUS304/316L医用不锈钢,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穿刺针(专利号:CN208511635U),该技术一种血液透析穿刺针,通过调节第一翼部、第二翼部之间的角度,在穿刺较深的血管时,缩小第一翼部、第二翼部之间的夹角,进而能将针筒抬高以适配针头的穿刺角度,操作方便、简单,但是该一种血液透析穿刺针,在穿刺过后,只能通过大量胶布固定,中途反复撕开胶布后,会导致胶布固定不牢固,就会导致脱针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加固型血透穿刺针,具备不易脱针等优点,解决了血透穿刺针在穿刺后,用胶布固定不牢固易发生脱针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不易脱针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加固型血透穿刺针,包括针帽、针头、针翼、针筒及软管,针筒的前端固定连接一根针头,针头的外表面套接有一个针帽,针筒的后端活动连接一根软管,软管的材质为医用橡胶软管,软管的前端套接在针筒的后端外表面上,针筒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块针翼,针翼的上下表面均设置为凹凸状,通过在针筒两端的针翼,医生在给患者扎针时就可以捏着针翼进行操作,方便医生的操作和避免手与针头的接触从而对针头造成污染,通过针翼上下表面设置的凹凸状,增大手指与针翼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医生就会拿捏的更稳,减少医生在给病人扎针时针头从手指上滑落的情况发生,针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一条皮带,皮带上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一个橡胶球,橡胶球内部为空心,橡胶球与气囊之间通过单向阀固定连接在一起,皮带下表面的右下端固定连接一块粘结带子面,皮带上表面的左下端固定连接一块粘结带母面,当医生在给病人扎好针之后,通过皮带左右两端粘结带的字母面,将针头固定在病人的手臂上,在通过按压橡胶球,将橡胶球内的气体压入气囊内,气囊表面设置的多个凸面就会完全凸起,这样气囊与手臂就会紧密贴合,使皮带与手臂之间连接的更牢固,从而使针头更加的稳定及牢固,再通过气囊上内凹有多个凹孔及皮带上开有多个圆形孔洞,这样气囊与手臂皮肤接触的地方就可以与空气接触,从而使患者手臂上与气囊接触的皮肤感到更为舒适,软管的后端设置有一条固定带,固定带的中间设置为圆筒状,固定带通过固定带上的圆筒套接在软管上,固定带下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一个钉扣,固定带的左端设置有多个扣孔,固定带通过钉扣与扣孔固定连接在患者的手臂上,当有人不小心触碰了一下软管导致软管的晃动,或者当病人自己在翻身时导致软管的移动,通过套接在软管上的固定带,可对软管进行固定,在通过固定带上的钉扣,软管在晃动时,带动皮带的移动,皮带的移动就会使钉扣戳一下患者的手臂,从而使患者立马察觉到软管的移动,及时做出反应,避免脱针的现象发生,通过在软管上设置固定带,即使软管在被触动时,也不会第一时间导致针头的移动,针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一个透明带,透明带的上端固定连接一个圆帽,当输液或透析完成后,可将软管从针筒上拔出,圆帽套接在针筒上,当下次需要输液或透析等医疗时,可以直接使用,避免了病人的二次痛苦。优选的,所述皮带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一个气囊,气囊的形状与皮带的形状相吻合,气囊的宽度与皮带的宽度相吻合,气囊的长度为皮带长度的四分之三。优选的,所述气囊以皮带的中心点为对称点固定连接在皮带的下表面,气囊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凸面。优选的,所述气囊上内凹有多个凹孔,皮带上在对应气囊上凹孔的位置开有圆形孔洞。(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加固型血透穿刺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加固型血透穿刺针,通过皮带左右两端粘结带的字母面,将针头固定在病人的手臂上,在通过按压橡胶球,将橡胶球内的气体压入气囊内,气囊表面设置的多个凸面就会完全凸起,这样气囊与手臂就会紧密贴合,使皮带与手臂之间连接的更牢固,从而使针头更加的稳定及牢固,再通过气囊上内凹有多个凹孔及皮带上开有多个圆形孔洞,这样气囊与手臂皮肤接触的地方就可以与空气接触,从而使患者手臂上与气囊接触的皮肤感到更为舒适。2、该加固型血透穿刺针,通过在软管上设置固定带,即使软管在被触动时,也不会第一时间导致针头的移动,当有人不小心触碰了一下软管导致软管的晃动,或者当病人自己在翻身时导致软管的移动,通过套接在软管上的固定带,可对软管进行固定,在通过固定带上的钉扣,软管在晃动时,带动皮带的移动,皮带的移动就会使钉扣戳一下患者的手臂,从而使患者立马察觉到软管的移动,及时做出反应,避免脱针的现象发生率。3、该加固型血透穿刺针,通过针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一个透明带,透明带的上端固定连接一个圆帽,当输液或透析完成后,可将软管从针筒上拔出,圆帽套接在针筒上,当下次需要输液或透析等医疗时,可以直接使用,避免了病人的二次痛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加固型血透穿刺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帽、2针头、3针翼、4针筒、5软管、6圆帽、7透明带、8皮带、9橡胶球、10气囊、11凹孔、12粘结带子面、13粘结带母面、14固定带、15钉扣、16扣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加固型血透穿刺针,包括针帽1、针头2、针翼3、针筒4及软管5,针筒4的前端固定连接一根针头2,针头2的外表面套接有一个针帽1,针筒4的后端活动连接一根软管5,软管5的材质为医用橡胶软管5,软管5的前端套接在针筒4的后端外表面上,针筒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块针翼3,针翼3的上下表面均设置为凹凸状,通过在针筒4两端的针翼3,医生在给患者扎针时就可以捏着针翼3进行操作,方便医生的操作和避免手与针头2的接触从而对针头2造成污染,通过针翼3上下表面设置的凹凸状,增大手指与针翼3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医生就会拿捏的更稳,减少医生在给病人扎针时针头2从手指上滑落的情况发生,针筒4的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固型血透穿刺针,包括针帽(1)、针头(2)、针翼(3)、针筒(4)及软管(5),针筒(4)的前端固定连接一根针头(2),针头(2)的外表面套接有一个针帽(1),针筒(4)的后端活动连接一根软管(5),软管(5)的材质为医用橡胶软管(5),软管(5)的前端套接在针筒(4)的后端外表面上,针筒(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块针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翼(3)的上下表面均设置为凹凸状,针筒(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一条皮带(8),皮带(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一个气囊(10),气囊(10)的形状与皮带(8)的形状相吻合,气囊(10)的宽度与皮带(8)的宽度相吻合,气囊(10)的长度为皮带(8)长度的四分之三。/n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固型血透穿刺针,包括针帽(1)、针头(2)、针翼(3)、针筒(4)及软管(5),针筒(4)的前端固定连接一根针头(2),针头(2)的外表面套接有一个针帽(1),针筒(4)的后端活动连接一根软管(5),软管(5)的材质为医用橡胶软管(5),软管(5)的前端套接在针筒(4)的后端外表面上,针筒(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块针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翼(3)的上下表面均设置为凹凸状,针筒(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一条皮带(8),皮带(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一个气囊(10),气囊(10)的形状与皮带(8)的形状相吻合,气囊(10)的宽度与皮带(8)的宽度相吻合,气囊(10)的长度为皮带(8)长度的四分之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型血透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0)以皮带(8)的中心点为对称点固定连接在皮带(8)的下表面,气囊(10)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凸面,气囊(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静刘金凤祝喜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