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儿科护理架
本技术属于儿科护理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儿科护理架。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世界各国的儿科范围年龄各有不同,自婴儿期至青少年期为儿科范围。小儿输液是治疗儿科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小儿抵抗力较弱,患病几率逐年增加,现在医院儿科病房大多人满为患,门诊候诊的座椅也都被占用输液,这样患儿很不舒适,环境较为恶劣,患儿原本就不配合操作,再加上环境的影响,更加不安分,很容易产生针头移位等现象,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294877A,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儿科用护理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底侧,固定板的两侧上各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孔,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儿科护理架,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的儿科护理架,包括移动推板(1),移动轮(2),支撑柱(3),手推握柄(4),限位帽(5),支撑腿(6),儿童座板(7),缓冲硅胶垫(8),护理工具盒(9),防晃动儿童约束板结构(10),多功能输液架结构(11),废液收集箱结构(12),抽屉盒(13)和手拉柄(14),所述的移动轮(2)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推板(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柱(3)纵向螺栓连接在移动推板(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手推握柄(4)螺栓连接在支撑柱(3)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限位帽(5)螺纹连接在支撑柱(3)的上端;所述的支撑腿(6)一端螺栓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儿科护理架,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的儿科护理架,包括移动推板(1),移动轮(2),支撑柱(3),手推握柄(4),限位帽(5),支撑腿(6),儿童座板(7),缓冲硅胶垫(8),护理工具盒(9),防晃动儿童约束板结构(10),多功能输液架结构(11),废液收集箱结构(12),抽屉盒(13)和手拉柄(14),所述的移动轮(2)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推板(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柱(3)纵向螺栓连接在移动推板(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手推握柄(4)螺栓连接在支撑柱(3)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限位帽(5)螺纹连接在支撑柱(3)的上端;所述的支撑腿(6)一端螺栓连接在移动推板(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儿童座板(7)的下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儿童座板(7)螺栓连接在支撑柱(3)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缓冲硅胶垫(8)胶接在儿童座板(7)的上表面;所述的护理工具盒(9)螺钉连接在移动推板(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防晃动儿童约束板结构(10)分别与支撑柱(3)和儿童座板(7)相连接;所述的多功能输液架结构(11)固定在支撑柱(3)的正表面;所述的废液收集箱结构(12)设置在移动推板(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抽屉盒(13)活动插接在护理工具盒(9)内部;所述的手拉柄(14)螺钉连接在抽屉盒(1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晃动儿童约束板结构(10)包括背部靠板(101),靠背垫(102),约束绷带(103),固定插座(104),固定插扣(105)和调节扣(106),所述的靠背垫(102)螺钉连接在背部靠板(101)的右侧;所述的约束绷带(103)分别螺钉连接在背部靠板(101)的正表面和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插座(104)胶接在后部设置的约束绷带(103)的右端;所述的固定插扣(105)胶接在前部设置的约束绷带(103)的右端;所述的调节扣(106)套接在前部设置的约束绷带(103)的外表面左侧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儿科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输液架结构(11)包括固定滑轨(111),第一T型滑块(112),第一锁紧螺钉(113),固定挂钩(114),第二T型滑块(115),第二锁紧螺钉(116),束线卡环(117)和输液恒温贴(118),所述的第一T型滑块(112)滑动卡接在固定滑轨(111)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第一锁紧螺钉(113)螺纹连接在第一T型滑块(112)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挂钩(114)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T型滑块(112)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T型滑块(115)滑动卡接在固定滑轨(111)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晓玉,吴祎君,杜娟,张明丹,刘卉娟,李丹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