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氧接口及输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43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氧接口,包括贴合板、气导管和出气件,所述贴合板用于贴合用户面部,所述气导管用于将气体输送至所述出气件,所述气导管的管壁与所述贴合板的正面连接,所述出气件包括连接管和所述连接管上设置的一个或两个鼻插管,所述鼻插管具有出气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导管的前端连接,所述气导管具有流体通路,所述流体通路与所述鼻插管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输氧接口可以固定在用户面部一侧,使用更加方便,用户在输氧时可以自由选择躺卧的姿势,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单边给氧或双边给氧,提高输氧过程的舒适性。

An oxygen delivery interface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氧接口及输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护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氧接口及输氧装置。
技术介绍
输氧装置是一种常用的医护设备,其与供氧源连接后通过输氧接口向用户输送高流量氧气。现有技术中,输氧接口具有多种形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储气面罩等。但现有的输氧接口在便捷性、通用性、舒适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使用输氧接口时用户需要平躺或正坐,侧躺或翻身容易压住输氧管道,这样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用户身体疲劳;鼻导管通过鼻塞固定,可靠性低,容易脱落,而面罩通过弹力带与面部固定,操作不便,舒适性差;当用户面部部分有损伤时使用输氧接口操作不便,用户也很难通过输氧接口进行吸氧;现有的输氧接口结构固定,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患者的面部结构,稳定性和舒适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输氧接口的便捷性、通用性和舒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氧接口,包括贴合板、气导管和出气件,所述贴合板用于贴合用户面部,所述气导管用于将气体输送至所述出气件,所述气导管的管壁与所述贴合板的正面连接,所述出气件包括连接管和所述连接管上设置的一个或两个鼻插管,所述鼻插管具有出气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导管的前端连接,所述气导管具有流体通路,所述流体通路与所述鼻插管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输氧接口可以固定在用户面部一侧,使用更加方便,用户在输氧时可以自由选择躺卧的姿势,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单边给氧或双边给氧,提高输氧过程的舒适性。可选地,所述贴合板的背面设有粘贴片。便于输氧接口固定在用户的面部,防止脱落。可选地,所述贴合板的材质为塑性材料。贴合板可以与用户面部贴合,增加舒适性,并且使粘贴片与用户面部紧贴,保证连接可靠性。可选地,所述连接管的材质为塑性材料。连接管受力发生形变,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脸部结构改变鼻插管的位置和角度,满足每一位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通用性。可选地,所述鼻插管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出气孔的塞子。用户可以用塞子封闭不需要使用鼻插管,自由选择进行单边或双边给氧,还可以防止杂质进入输氧接口。可选地,沿所述气导管的尾端至前端,所述流体通道逐渐缩小。流体通道逐渐缩小的结构可以适量增加通过气体的流速,有利于用户吸入氧气。可选地,所述贴合板、所述气导管和所述出气件一体成型。便于输氧接口加工成型,结构强度高。可选地,所述贴合板的正面设有导管座,所述导管座设有装配槽,所述气导管卡接在所述装配槽中。气导管与贴合板装配方便,可以进行零件更换,节约维修成本。可选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导管插接。气导管与出气件可拆卸连接,更换方便,节约使用成本。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输氧装置,包括气源连接头、输气管和上述输氧接口,所述气源连接头和所述输氧接口之间通过所述输气管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输氧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用户可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单边给氧或双边给氧,在输氧时可以改变躺卧姿势提高输氧过程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输氧接口的结构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输氧接口的结构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输氧接口的结构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输氧装置的结构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输氧装置的结构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输氧接口的结构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输氧接口的结构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输氧装置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贴合板,2-气导管,3-出气件,31-连接管,32-鼻插管,4-导管座,5-气源连接头,6-输气管。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图中设置有坐标系XYZ,其中X的正向代表前方,X的反向代表后方,Y轴的正向代表上方,Y轴的反向代表下方,Z轴的正向代表右方,Z轴的反向代表左方。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氧装置,用于与供氧源连接,向用户输入氧气。输氧装置设备包括气源连接头5、输气管6和输氧接口,气源连接头5用于连接供氧源,输氧接口用于用户吸氧,输气管6用于连接气源连接头5和输氧接口。气源连接头5上设有两个可封闭的管接口,气源连接头5可以根据需要连接一根或两根输气管6,每根输气管6与一个输氧接口连接。如图4所示,当用户进行单边输氧时,气源连接头5上连接一根输气管6,不需使用的管接口封闭,输气管6与输氧接口连接,通过一个输氧接口将氧气从一侧鼻腔输入。如图5所示,当用户进行双边输氧时,气源连接头5上连接两根输气管6,每根输气管6与一个输氧接口连接,通过两个输氧接口将氧气从两侧鼻腔分别输入。输气管6的材质为柔性材料,可以发生形变,方便用户将输氧接口移动到合适位置。较佳地,输气管6为波纹管,形变空间大,强度高不易损坏。双边输氧时可以根据需要将输气管6放置在身体两侧或同一侧,便于用户身体活动。结合图1至图3所示,输氧接口包括相互连接的贴合板1、气导管2和出气件3。具体地,气导管2的管壁与贴合板1的正面连接,出气件3与气导管2的前端连接。贴合板1为一弧形板,用于贴合用户面部。气导管2的尾端可以与输气管6连接,用于将气体输送至出气件3。出气件3包括连接管4和连接管4上设置的一个鼻插管2,鼻插管2具有出气孔。气导管2具有与鼻插管2连通的流体通路,输氧时氧气从气导管2进入连接管4,再通过鼻插管2进入人体鼻腔。贴合板1的正面设有导管座4,气导管2与导管座4连接,可以增加结构强度,避免气导管2损坏。本实施例中贴合板1、气导管2和出气件3一体成型,输氧接口加工成型方便,结构强度高,不会出现部件丢失的情况。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贴合板1、气导管2和出气件3均为独立的零件,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进行部件更换,节约维修成本。具体地,导管座4设有装配槽,气导管2卡接在装配槽中,气导管2还具有一定的前后活动空间,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出气件3的位置。连接管4与气导管2插接,装配方便,出气件3可以单独更换,避免造成交叉感染,节约成本。所述贴合板1可以与用户的脸部紧贴固定,其正面投影为楔形,前部至后部宽度逐渐增大。输氧接口使用时,贴合板1固定在用户面部一侧,贴合板1尖细的前部固定在鼻子的下方,后部宽度增大可以增加贴合板1与面部的接触面积,保证连接可靠。在贴合板1的背面,即与面部的接触面上设有粘贴片,可以增强贴合板1与人体肌肤的连接强度,防止输氧接口脱落。粘贴片为凝胶材料,与皮肤接触会产生粘性,且可以反复使用,不会损伤皮肤。粘贴片还可以更换,延长输氧接口的使用寿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氧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合板(1)、气导管(2)和出气件(3),所述贴合板(1)用于贴合用户面部,所述气导管(2)用于将气体输送至所述出气件(3),所述气导管(2)的管壁与所述贴合板(1)的正面连接,所述出气件(3)包括连接管(4)和所述连接管(4)上设置的一个或两个鼻插管(2),所述鼻插管(2)具有出气孔,所述连接管(4)与所述气导管(2)的前端连接,所述气导管(2)具有流体通路,所述流体通路与所述鼻插管(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氧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合板(1)、气导管(2)和出气件(3),所述贴合板(1)用于贴合用户面部,所述气导管(2)用于将气体输送至所述出气件(3),所述气导管(2)的管壁与所述贴合板(1)的正面连接,所述出气件(3)包括连接管(4)和所述连接管(4)上设置的一个或两个鼻插管(2),所述鼻插管(2)具有出气孔,所述连接管(4)与所述气导管(2)的前端连接,所述气导管(2)具有流体通路,所述流体通路与所述鼻插管(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氧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1)的背面设有粘贴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氧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1)的材质为塑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氧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的材质为塑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氧接口,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再宏陈雄波张超黄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