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荣利专利>正文

全自动蜂窝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286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针对我国目前大力发展型煤的趋势,为解决千百万户烧型煤的家庭倍受家庭劳累与烟尘之苦而设计的自动化炉具,实现了自动加煤,自动落渣,长时间不用人照管,同时达到了煤的充分利用。(*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蜂窝煤炉,特别是自动蜂窝煤炉。现有技术中的蜂窝煤炉,都是依靠人工落渣加煤,因此,若加煤晚了,上火就慢,甚至有熄灭的危险;若加早了煤的燃烧又不充分。所以,现有技术中的蜂窝煤炉既费人力,加煤时间又难以掌握。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自动蜂窝煤炉,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在炉排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来控制一个电动机,电动机通过一个定转离合器与一齿轮箱相连,齿轮箱的输出轴固定压渣板和凸轮,完成落渣;输出轴上还有链轮,该链轮通过链传动与另一链轮相连,控制加煤。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如附图一,附图二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二为图一的A-A剖面图。图中(1)为炉体,炉体的上部右侧开有进煤孔(17),底部开有出渣孔(7)。进风门设在炉体下部前面(图中未画出);(9)为炉排;(5)为压杆,其上有一孔,通过该孔,压杆(5)可滑动地套在炉排(9)下部的导柱(4)上;(6)为出渣孔封板,由两片构成,两片通过扭簧穿在一小轴上,小轴固定在炉体(1)的底部;(2)为压渣板;(3)为凸轮;在炉排(9)下面贴有温度传感器(8);(10)是煤排底板,其上固定有两根导柱(11),导柱(11)插入煤块中(图中双点划线为煤块)起着定位对眼之作用,压簧(12)顶住套在导柱(11)上的托板(13),将煤块向上顶起。(14)是齿条,其左端焊有推板(16),下面焊有滑块(8),滑块(18)可以在滑道(20)中左右滑动。(15)为半齿轮,它的齿部可以带动齿条(14)向左移动,拉簧(19)可以将推板从左端拉回到右端。(21)是电动机,它通过蜗杆(22)带动蜗轮(23),并通过定转离合器主动件(25)、从动件(26)把转动传给齿轮箱(27)中。蜗杆和蜗轮装在箱体(24)中。齿轮箱(27)中的两对齿轮使输出(28)和输出轴(30)相向转动。在输出轴(28)和输出轴(30)上按装有链轮(29)通过链传动带动链轮(31),和链轮(31)同轴固连有半齿轮(15)。在输出轴(28)上还装有压渣板(2)和凸轮(3)。附图三是定转离合器的结构图,图中(32)是电磁铁,当通电时将控制销(33)拨起,离合器从动件(26)在弹簧(38)的作用下被推向右边(从动件(26)是通过滑动键与轴相连的)与离合器主动件(25)接合,并开始转动。定位销(36)被自动顶起。当从动件(26)转过一定的角度后,电磁铁(32)断电(可以通过延时电路实现),销(33)在弹簧(35)的作用下压向从动件(26),随着从动件(26)的转动销(33)渐渐插入槽中,由于槽的后部分有一定斜度,这样从动件(26)被销(33)拨向左端与主动件(25)脱啮,定位销(36)在弹簧(37)的作用下使从动件(26)转动一个微小的角度后定位,如图示位置。这样离合器从动件(26)就得到了一周定转。以下说明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当炉膛内最下面的一块煤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后,温度传感器(8),先启动电机(21),再接通电磁铁(32),使定转离合器主动件(25)和从动件(26)啮合,转动一周后,定转离合器脱开。在定转离合器接合的这一圈转动过程中,压渣板(2)将最下面的一块煤渣压碎,同时凸轮(3)向下推动压杆(5)将出渣孔封板(6)打开,完成落渣。在这同时炉膛内的煤向下运动了一块煤的距离。同时链轮(29)带动链轮(31)转动,与链轮(31)同轴的半齿轮(15)由于前半周无齿,当炉膛内的煤下移一个煤块距离后,半齿轮(15)的齿部带动齿条(14)及推板(16)向左运动,将煤块推入炉膛中。完成加煤后,弹簧(19)又将推板(16)恢复原来位置。此时煤排托板(13)在弹簧(12)的作用将整个煤块向上移动了一个煤块的距离,以备下次加煤。当落渣完毕后,由于炉排(9)的温度又升高了,所以温度传感器(8)不发出脉冲。由上述可知,本技术达到了专利技术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与现有技术蜂窝煤炉相比,本技术解决了落渣加煤的难题。而且由于在炉内装置了温度传感器,对炉内温度进行监测,使之能在煤块燃烧的最佳时间除渣加煤,提高了煤的燃烧效率。而且本技术不用人去时时观察燃烧情况,可以长时间不用人照管。权利要求1.全自动蜂窝煤炉。包括炉体(1),炉膛,进风门,其特征在于在炉排(9)上有温度传感(8)与电动机(21)接通。并接通电磁铁(32),在炉体上部侧面有进煤孔(17)。底部有出渣孔(7)下有出渣孔封板(6),炉排(9)下有压杆(5),电动机(21)通过定转离合器主动件(25)、从动件(26)与齿轮箱(27)相联。齿轮箱(27)的输出轴(28)上固定有压渣板(2)和凸轮(3),输出轴上还有链轮(29)。链轮(29)通过链传动与链轮(31)连接。与链轮(31)同轴固连有半齿轮(15),半齿轮(15)与推板(16)上的齿条(14)啮合,与进煤孔道(17)相对处有煤排底板(10)其上有煤排托板(13)二者之间通过导柱(11)在弹簧(12)的作用下相对移动。2.如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全自动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定转离合器主动件(25),从动件(26)是由电磁铁(32)及控制销(33)和销(36)控制完成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是针对我国目前大力发展型煤的趋势,为解决千百万户烧型煤的家庭倍受家庭劳累与烟尘之苦而设计的自动化炉具,实现了自动加煤,自动落渣,长时间不用人照管,同时达到了煤的充分利用。文档编号F24B1/00GK2038997SQ8821515公开日1989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荣利 申请人:王荣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蜂窝煤炉。包括炉体(1),炉膛,进风门,其特征在于:在炉排(9)上有温度传感(8)与电动机(21)接通。并接通电磁铁(32),在炉体上部侧面有进煤孔(17)。底部有出渣孔(7)下有出渣孔封板(6),炉排(9)下有压杆(5),电动机(21)通过定转离合器主动件(25)、从动件(26)与齿轮箱(27)相联。齿轮箱(27)的输出轴(28)上固定有压渣板(2)和凸轮(3),输出轴上还有链轮(29)。链轮(29)通过链传动与链轮(31)连接。与链轮(31)同轴固连有半齿轮(15),半齿轮(15)与推板(16)上的齿条(14)啮合,与进煤孔道(17)相对处有煤排底板(10)其上有煤排托板(13)二者之间通过导柱(11)在弹簧(12)的作用下相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利
申请(专利权)人:王荣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