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洪专利>正文

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23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包括线绳、壳体、母扣、公扣;在壳体前端左右侧板内侧设有凸起一;在壳体后端左右侧板内侧设有凸起二;母扣前侧面与壳体前端开口位于同一侧;在母扣左右两侧设有将凸起一卡在其内并能沿着凸起一来回滑动的滑槽一;在母扣顶部中间设有凹槽;在凹槽与滑槽一之间设有两个分列于凹槽两侧并贯穿母扣前后两端的穿绳孔一;公扣安装在壳体前端内部并可在壳体内滑动;母扣后端设有分别与凹槽及穿绳孔一连通的U型缺口;在U型缺口内设有一对分列于凹槽两侧并位于凹槽与穿绳孔一之间的弹性压片;公扣安装在壳体后端内部并可在壳体内滑动;公扣由导向条、压板、梯形块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装配方便,夹紧效果好。

A self-locking and loos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绳扣
,具体涉及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
技术介绍
松紧扣又叫绳扣,是用来夹紧线绳的一种小装置,在成衣、背包、袋类、帐篷、鞋类等物品上经常会用到一些绳扣,现有绳扣主要以弹簧扣为主,即通过弹簧和卡块配合完成对线绳的夹紧,因为弹簧的弹性会随着使用次数而减少,所以目前的绳扣一般在使用次数达到一定时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因此普遍使用寿命不长;而且,由于弹簧决定了绳扣对线绳的夹持力度,因此当弹簧过紧,会导致使用者需要较大的力来控制卡块,而弹簧过松又会导致卡块不能有效夹紧线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夹紧效果好的自锁松紧扣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包括线绳、壳体、母扣、公扣;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盒体;在壳体前端左右侧板内侧靠近壳体前端开口处设有凸起一;在壳体后端左右侧板内侧靠近壳体后端开口处设有凸起二;所述母扣安装在壳体前端内部并可在壳体内滑动,母扣前侧面与壳体前端开口位于同一侧;在母扣左右两侧设有将凸起一卡在其内并能沿着凸起一来回滑动的滑槽一;在母扣顶部中间设有平行于壳体左右侧面的凹槽;在凹槽与母扣两侧面的滑槽一之间设有两个分列于凹槽两侧并贯穿母扣前后两端的穿绳孔一;母扣后端设有分别与凹槽及穿绳孔一连通的U型缺口;在U型缺口内设有一对分列于凹槽两侧并位于凹槽与穿绳孔一之间的弹性压片;所述公扣安装在壳体后端内部并可在壳体内滑动,公扣后侧面与壳体后端开口位于同一侧;公扣由导向条、压板、梯形块构成;所述导向条为设在公扣前端并卡在凹槽内的长条形板,导向条可沿着凹槽在两弹性压片之间来回移动;所述压板为设在公扣后端的方形板,在压板两侧设有将凸起二卡在其内并能使凸起二在其内来回滑动的滑槽二,在压板上对应于穿绳孔一设置有一对穿绳孔二;所述梯形块为设置在导向条与压板之间且前端窄后端宽的梯形板状体;梯形块前端与导向条一体连接,后端一体设置在压板前侧面中部并位于两穿绳孔二之间;梯形块可随着导向条在两弹性压片之间向前移动并将两弹性压片向两边挤压偏转;自然状态下,梯形块前端刚好位于两弹性压片后端,同时压板后端位于滑槽二后侧的部分位于壳体外,凸起二位于滑槽二内部前端;所述线绳两线头分别穿过两穿绳孔一后,再经过弹性压片与U型缺口侧板之间的区域,最后再分别穿过两穿绳孔二后,由公扣后侧面伸出;当公扣在外力作用下向前滑动时,导向条沿着凹槽向前移动,同时梯形块向前移动并逐渐挤压弹性压片向两边偏转压紧线绳。进一步地,在壳体前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条形孔一,在条形孔一内设有卡板一;所述卡板一的尾端一体设置在壳体侧面中部;所述凸起一设在卡板一头端内侧面;在壳体后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条形孔二,在条形孔二内设有卡板二;所述卡板二的尾端一体设置在壳体侧面中部;所述凸起二设在卡板二端内侧面;卡板一头端与卡板二头端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向壳体外偏转并在无外力作用后自动复位。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一前侧面以及凸起二后侧面向壳体内部倾斜。进一步地,在弹性压片后端外侧设有防滑纹。进一步地,在每块弹性压片后端都设有一个挤压头。进一步地,弹性压片长度加上挤压头的长度小于U型缺口左右两侧板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头外侧向外凸起呈三角形。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头外侧设有防滑纹。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收紧或放松时只需抓住壳体前后滑动即可实现;装配方便,装配时将线绳穿好,再将母扣与公扣卡入壳体即完成装配;夹紧效果好,外力作用在公扣后端上时,公扣向前滑动挤压挤压头,使挤压头向线绳偏转夹紧线绳,作用在公扣上的外力越大,挤压头对线绳的夹紧力就越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自锁松紧扣装置未装线绳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中母扣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中公扣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的装配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收紧过程中的状态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自锁时状态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松开过程中的状态图;图中所示:1-线绳、2-壳体、21-条形孔一、22-凸起一、23-卡板一、24-卡板二、25-凸起二、26-条形孔二、3-母扣、31-凹槽、32-穿绳孔一、33-滑槽一、34-U型缺口、35-弹性压片、36-挤压头、4-公扣、41-压板、42-滑槽二、43-梯形块、44-导向条、45-穿绳孔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包括线绳1、壳体2、母扣3、公扣4;所述壳体2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盒体;在壳体2前端左右侧板内侧靠近壳体2前端开口处设有凸起一22;在壳体2后端左右侧板内侧靠近壳体2后端开口处设有凸起二25;所述母扣3安装在壳体2前端内部并可在壳体2内滑动,母扣3前侧面与壳体2前端开口位于同一侧;在母扣3左右两侧设有将凸起一22卡在其内并能沿着凸起一22来回滑动的滑槽一33;在母扣3顶部中间设有平行于壳体2左右侧面的凹槽31;在凹槽31与母扣3两侧面的滑槽一33之间设有两个分列于凹槽31两侧并贯穿母扣3前后两端的穿绳孔一32;母扣3后端设有分别与凹槽31及穿绳孔一32连通的U型缺口34;在U型缺口34内设有一对分列于凹槽31两侧并位于凹槽31与穿绳孔一32之间的弹性压片35;所述公扣4安装在壳体2后端内部并可在壳体2内滑动,公扣4后侧面与壳体2后端开口位于同一侧;公扣4由导向条44、压板41、梯形块43构成;所述导向条44为设在公扣4前端并卡在凹槽31内的长条形板,导向条44可沿着凹槽31在两弹性压片35之间来回移动;所述压板41为设在公扣4后端的方形板,在压板41两侧设有将凸起二25卡在其内并能使凸起二25在其内来回滑动的滑槽二42,在压板41上对应于穿绳孔一32设置有一对穿绳孔二45;所述梯形块43为设置在导向条44与压板41之间且前端窄后端宽的梯形板状体;梯形块43前端与导向条44一体连接,后端一体设置在压板41前侧面中部并位于两穿绳孔二45之间;梯形块43可随着导向条44在两弹性压片35之间向前移动并将两弹性压片35向两边挤压偏转;自然状态下,梯形块43前端刚好位于两弹性压片35后端,同时压板41后端位于滑槽二42后侧的部分在壳体2外,凸起二25位于滑槽二42内部前端,为公扣4预留向前移动的行程;所述线绳1的两线头分别穿过两穿绳孔一32后,再经过弹性压片35与U型缺口34侧板(公扣4后端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之间的区域,最后再分别穿过两穿绳孔二45后,由公扣4后侧面伸出;当公扣4在外力作用下向前滑动时,导向条44沿着凹槽31向前移动,同时梯形块43向前移动并逐渐挤压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包括线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母扣、公扣;/n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盒体;在壳体前端左右侧板内侧靠近壳体前端开口处设有凸起一;在壳体后端左右侧板内侧靠近壳体后端开口处设有凸起二;/n所述母扣安装在壳体前端内部并可在壳体内滑动,母扣前侧面与壳体前端开口位于同一侧;在母扣左右两侧设有将凸起一卡在其内并能沿着凸起一来回滑动的滑槽一;在母扣顶部中间设有平行于壳体左右侧面的凹槽;在凹槽与母扣两侧面的滑槽一之间设有两个分列于凹槽两侧并贯穿母扣前后两端的穿绳孔一;母扣后端设有分别与凹槽及穿绳孔一连通的U型缺口;在U型缺口内设有一对分列于凹槽两侧并位于凹槽与穿绳孔一之间的弹性压片;/n所述公扣安装在壳体后端内部并可在壳体内滑动,公扣后侧面与壳体后端开口位于同一侧;公扣由导向条、压板、梯形块构成;所述导向条为设在公扣前端并卡在凹槽内的长条形板,导向条可沿着凹槽在两弹性压片之间来回移动;所述压板为设在公扣后端的方形板,在压板两侧设有将凸起二卡在其内并能使凸起二在其内来回滑动的滑槽二,在压板上对应于穿绳孔一设置有一对穿绳孔二;所述梯形块为设置在导向条与压板之间且前端窄后端宽的梯形板状体;梯形块前端与导向条一体连接,后端一体设置在压板前侧面中部并位于两穿绳孔二之间;梯形块可随着导向条在两弹性压片之间向前移动并将两弹性压片向两边挤压偏转;自然状态下,梯形块前端刚好位于两弹性压片后端,同时压板后端位于滑槽二后侧的部分位于壳体外,凸起二位于滑槽二内部前端;/n所述线绳两线头分别穿过两穿绳孔一后,再经过弹性压片与U型缺口侧板之间的区域,最后再分别穿过两穿绳孔二后,由公扣后侧面伸出;当公扣在外力作用下向前滑动时,导向条沿着凹槽向前移动,同时梯形块向前移动并逐渐挤压弹性压片向两边偏转压紧线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松紧扣装置,包括线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母扣、公扣;
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盒体;在壳体前端左右侧板内侧靠近壳体前端开口处设有凸起一;在壳体后端左右侧板内侧靠近壳体后端开口处设有凸起二;
所述母扣安装在壳体前端内部并可在壳体内滑动,母扣前侧面与壳体前端开口位于同一侧;在母扣左右两侧设有将凸起一卡在其内并能沿着凸起一来回滑动的滑槽一;在母扣顶部中间设有平行于壳体左右侧面的凹槽;在凹槽与母扣两侧面的滑槽一之间设有两个分列于凹槽两侧并贯穿母扣前后两端的穿绳孔一;母扣后端设有分别与凹槽及穿绳孔一连通的U型缺口;在U型缺口内设有一对分列于凹槽两侧并位于凹槽与穿绳孔一之间的弹性压片;
所述公扣安装在壳体后端内部并可在壳体内滑动,公扣后侧面与壳体后端开口位于同一侧;公扣由导向条、压板、梯形块构成;所述导向条为设在公扣前端并卡在凹槽内的长条形板,导向条可沿着凹槽在两弹性压片之间来回移动;所述压板为设在公扣后端的方形板,在压板两侧设有将凸起二卡在其内并能使凸起二在其内来回滑动的滑槽二,在压板上对应于穿绳孔一设置有一对穿绳孔二;所述梯形块为设置在导向条与压板之间且前端窄后端宽的梯形板状体;梯形块前端与导向条一体连接,后端一体设置在压板前侧面中部并位于两穿绳孔二之间;梯形块可随着导向条在两弹性压片之间向前移动并将两弹性压片向两边挤压偏转;自然状态下,梯形块前端刚好位于两弹性压片后端,同时压板后端位于滑槽二后侧的部分位于壳体外,凸起二位于滑槽二内部前端;
所述线绳两线头分别穿过两穿绳孔一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洪
申请(专利权)人:余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