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正刚专利>正文

轻便排煤两用炉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20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轻便排煤两用炉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形炉桥(3)、转轴(1)、转臂(7)、手柄(6)、破煤刀组(4)、导向板(2)及挡煤板(9),破煤刀组(4)与导向板(2)在圆形炉桥(3)的一侧,挡煤板(9)在圆形炉桥(3)的另一侧,破煤刀组(4)、导向板(2)可全部或部分取代挡煤板(9),挡煤板(9)可全部或部分取代破煤刀组(4)及导向板(2)。(*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轻便排煤两用炉桥,属于两用煤炉的重要部件。现有的煤炉一般都可以烧蜂窝煤及块煤,但排煤渣的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排煤费力、噪音大及炉子移位等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排煤两用炉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良好的排煤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轻便排煤两用炉桥由圆形炉桥(3)、转轴(1)、转臂(7)、手柄(6)、破煤刀组(4)、导向板(2)及挡煤板(9)组成,破煤刀组(4)与导向板(2)在圆形炉桥(3)的一侧,挡煤板(9)在圆形炉桥(3)的另一侧,破煤刀组(4)、导向板(2)可全部或部分取代挡煤板(9),挡煤板(9)可全部或部分取代破煤刀组(4)及导向板(2);圆形炉桥(3)由圆环(5)和栅条(8)组成,圆环(5)的内径约大于蜂窝煤的直径,圆形炉桥(3)用来支承蜂窝煤及块煤;转轴(1)穿过圆形炉桥(3)的中心并在同一水平面上连接,转轴(1)与转臂(7)在水平方向上垂直连接,转臂(7)的另一端与手柄(6)相连;破煤刀组(4)由上下对称的破煤刀组成,在圆环(5)的边缘,刃口对齐圆环(5)的内圆弧并指向转轴(1),排蜂窝煤时,破煤刀组(4)随转轴(1)旋转,将圆形炉桥(3)上的蜂窝煤破碎,当旋转近180度,破碎的蜂窝煤落入灰箱,炉芯内的蜂窝煤落在圆形炉桥(3)的另一个面上,完成一次排煤动作;破煤刀组(4)的破煤刀数可在1把以上,最好是2~4把,因过多或过少均使排蜂窝煤困难;导向板(2)为上下对称的弧形板,与圆环(5)的弧度相同,连接在圆环(5)上,在切煤刀组(4)的两侧各一块,当排蜂窝煤时,导向板(2)将被排的蜂窝煤导向破煤刀组(4)的中间;挡煤板(9)为上下对称的弧形板,与圆环(5)的弧度相同,在破煤刀组(4)的对面,与圆环(5)和导向板(2)相连,当炉具烧块煤时,破煤刀组(4)、导向板(2)与挡煤板(9)起到挡煤的作用;挡煤板(9)及导向板(2)也可为上下对称或非对称的网状或栅状;挡煤板(9)可全省或省去一半,省去挡煤板(9)会影响炉桥排块煤。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附图2是实施例1的立体图,附图3是实施例2的立体图,附图4是实施例3的立体图,附图5是实施例4的立体图。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产品结构简单,适合于铸造一次成形,排蜂窝煤及块煤均使用方便,轻巧,噪音小。本技术的实施例1两用炉桥由圆形炉桥(3)、转轴(1)、转臂(7)、手柄(6)、破煤刀组(4)及导向板(2)组成;圆形炉桥(3)由圆环(5)和栅条(8)组成,圆环(5)的内径约大于蜂窝煤的直径;转轴(1)穿过圆形炉桥(3)的中心并在同一水平面上连接,转轴(1)与转臂(7)在水平方向上垂直连接,转臂(7)的另一端与手柄(6)相连;在圆形炉桥(3)的左右两边各安有上下对称的破煤刀组(4),破煤刀组(4)在圆环(5)的边缘,刃口对齐圆环(5)的内圆弧并指向转轴(1),破煤刀组(4)的破煤刀数为3把;在圆形炉桥(3)的前后各安有左右对称的导向板(2),导向板(2)为上下对称的弧形板,与圆环(5)的弧度相同,连接在圆环(5)上,该炉桥的挡煤板(9)已被破煤刀组(4)及导向板(2)取代,使用性能不受任何影响,外形协调美观。本技术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两用炉桥由圆形炉桥(3)、转轴(1)、转臂(7)、手柄(6)、破煤刀组(4)及导向板(2)组成;圆形炉桥(3)由圆环(5)和栅条(8)组成,圆环(5)的内径约大于蜂窝煤的直径;转轴(1)穿过圆形炉桥(3)的中心并在同一水平面上连接,转轴(1)与转臂(7)在水平方向上垂直连接,转臂(7)的另一端与手柄(6)相连;在圆形炉桥(3)的左边安有上下对称的破煤刀组(4),破煤刀组(4)在圆环(5)的边缘,刃口对齐圆环(5)的内圆弧并指向转轴(1),破煤刀组(4)的破煤刀数为3把;在圆形炉桥(3)的左面,破煤刀组(4)的两侧各安有导向板(2),导向板(2)为上下对称的弧形板,与圆环(5)的弧度相同,连接在圆环(5)上,该炉桥的挡煤板(9)已被全部省去,仅用来排蜂窝煤。本技术的实施例3两用炉桥由圆形炉桥(3)、转轴(1)、转臂(7)、手柄(6)、破煤刀组(4)、导向板(2)及挡煤板(9)组成;圆形炉桥(3)由圆环(5)和栅条(8)组成,圆环(5)的内径约大于蜂窝煤的直径;转轴(1)穿过圆形炉桥(3)的中心并在同一水平面上连接,转轴(1)与转臂(7)在水平方向上垂直连接,转臂(7)的另一端与手柄(6)相连;在圆形炉桥(3)的左边安有上下对称的破煤刀组(4),破煤刀组(4)在圆环(5)的边缘,刃口对齐圆环(5)的内圆弧并指向转轴(1),破煤刀组(4)的破煤刀数为3把;在圆形炉桥(3)的左面,破煤刀组(4)的两侧各安有导向板(2),导向板(2)为上下对称的弧形板,与圆环(5)的弧度相同,连接在圆环(5)上;在圆形炉桥(3)的右上部安有挡煤板(9),挡煤板(9)为弧形板,弧度相同于圆环(5),与圆环(5)和导向板(2)相连,该炉桥的挡煤板(9)被省去下面一半,故下炉桥可使用转90度排蜂窝煤,上炉桥用来排块煤。本技术的实施例4两用炉桥由圆形炉桥(3)、转轴(1)、转臂(7)、手柄(6)、破煤刀组(4)、导向板(2)及挡煤板(9)组成;圆形炉桥(3)由圆环(5)和栅条(8)组成,圆环(5)的内径约大于蜂窝煤的直径;转轴(1)穿过圆形炉桥(3)的中心并在同一水平面上连接,转轴(1)与转臂(7)在水平方向上垂直连接,转臂(7)的另一端与手柄(6)相连;在圆形炉桥(3)的左上部安有破煤刀组(4),破煤刀组(4)在圆环(5)的边缘,刃口对齐圆环(5)的内圆弧并指向转轴(1),破煤刀组(4)的破煤刀数为3把;在圆形炉桥(3)的左上部,破煤刀组(4)的两侧各安有导向板(2),导向板(2)为弧形板,与圆环(5)的弧度相同,连接在圆环(5)上;在圆形炉桥(3)的下部左右两侧安有挡煤板(9),挡煤板(9)为弧形板,弧度相同于圆环(5),与圆环(5)相连,该炉桥的挡煤板(9)被省去上面一半,切煤刀组(4)及导向板(2)的下面一半被挡煤板(9)取代,故上炉桥可使用转90度排蜂窝煤,下炉桥用来排块煤。权利要求1.一种轻便排煤两用炉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形炉桥(3)、转轴(1)、转臂(7)、手柄(6)、破煤刀组(4)、导向板(2)及挡煤板(9),破煤刀组(4)与导向板(2)在圆形炉桥(3)的一侧,挡煤板(9)在圆形炉桥(3)的另一侧,破煤刀组(4)、导向板(2)可全部或部分取代挡煤板(9),挡煤板(9)可全部或部分取代破煤刀组(4)及导向板(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轻便排煤两用炉桥,其特征在于圆形炉桥(3)由圆环(5)和栅条(8)组成,圆环(5)的内径约大于蜂窝煤的直径;转轴(1)穿过圆形炉桥(3)的中心并在同一水平面上连接,转轴(1)与转臂(7)在水平方向上垂直连接,转臂(7)的另一端与手柄(6)相连。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这种轻便排煤两用炉桥,其特征在于破煤刀组(4)由上下对称的破煤刀组成,在圆环(5)的边缘,刃口对齐圆环(5)的内圆弧并指向转轴(1),破煤刀组(4)的破煤刀数可在1把以上,最好为2~4把。4.按照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这种轻便排煤两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正刚邓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邓正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