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胸型内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17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适应胸型内衣,包括肩带、背带和罩杯,背带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自由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带钩和带环,罩杯包括尖端处、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第一推环套于尖端处的外部,第二推环套于第一推环的外部,尖端处和第一推环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一导槽和第一滑块,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二导槽和第二滑块,尖端处、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的外表面边沿分别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连接端上设有可用于分别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连接的卡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乳房大小进行调整,避免使用者买到不合适的内衣。

Adaptive b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胸型内衣
本技术涉及内衣产品
,具体涉及自适应胸型内衣。
技术介绍
目前的内衣,就其结构而言,通常是包括罩杯、肩带和背带,在穿戴时,罩杯包覆在乳房上,背带由身侧绕至背部并连接,肩带一端连接在罩杯上,另一端绕过肩部后与背带连接,进而对罩杯的固定,实现对乳房的束缚。目前市场上内衣的罩杯大小基本固定,购买时,需要先对胸围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再去挑选对应尺寸的内衣,但是胸围的测量多数是通过人手拿尺子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式易出现误差,造成使用者挑选的内衣出现大小的偏差,且一般的女生对胸围数据的测量间隔较久,测量的数据由于时间过久时,容易发生变化,导致按之前购买的内衣出现罩杯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对使用者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自适应胸型内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乳房大小进行调整,避免使用者买到不合适的内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适应胸型内衣,包括肩带、背带和罩杯,肩带的一端与罩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背带固定连接,背带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自由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带钩和带环,罩杯包括尖端处、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尖端处为与使用者乳头相对应的位置,第一推环套于尖端处的外部,第二推环套于第一推环的外部,尖端处和第一推环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一导槽和第一滑块,第一推环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导槽的滑动配合可沿尖端处表面移动,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二导槽和第二滑块,第二推环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导槽的滑动配合可沿第一推环表面移动,尖端处、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的外表面边沿分别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连接端上设有可用于分别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连接的卡扣。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推环上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末端,第一滑块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杆的直径,第一滑块插入第一导槽内,第一导槽的两侧均设有相对向内延伸的第一限位板,两第一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与第一连接杆的直径相对应。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推环上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的末端,第二滑块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杆的直径,第二滑块插入第二导槽内,第二导槽的两侧均设有相对向内延伸的第二限位板,两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与第二连接杆的直径相对应。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推环套于尖端处的外部,第二推环套于第一推环的外部,尖端处和第一推环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一导槽和第一滑块,第一推环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导槽的滑动配合可沿尖端处表面移动,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二导槽和第二滑块,第二推环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导槽的滑动配合可沿第一推环表面移动,佩戴时,罩杯通过导槽和滑块的移动配合,对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进行收放,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乳房大小进行自动调整,避免内衣出现罩杯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尖端处、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的外表面边沿分别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连接端上设有可用于分别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连接的卡扣,可以根据调整好大小的罩杯,与收放后的第一推环或第二推环进行连接,防止第一推环或第二推环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尖端处、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肩带,20-背带,21-自由端,22-卡扣,30-罩杯,31-尖端处,311-第一导槽,312-第一卡槽,32-第一推环,321-第一滑块,322-第二导槽,323-第一连接杆,324-第二卡槽,33-第二推环,331-第二滑块,332-第二连接杆,333-第三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如图1-3所示,自适应胸型内衣,包括肩带10、背带20和罩杯30,肩带10的一端与罩杯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背带20固定连接,背带20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21,自由端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带钩和带环,罩杯30包括尖端处31、第一推环32和第二推环33,尖端处31为与使用者乳头相对应的位置,第一推环32套于尖端处31的外部,第二推环33套于第一推环32的外部,尖端处31和第一推环32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一导槽311和第一滑块321,第一推环32上设有第一连接杆323,第一滑块321设置在第一连接杆323的末端,第一滑块321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杆323的直径,第一滑块321插入第一导槽311内,第一导槽311的两侧均设有相对向内延伸的第一限位板,两第一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与第一连接杆323的直径相对应,第一推环32通过第一滑块321和第一导槽311的滑动配合可沿尖端处31表面移动,第一推环32和第二推环33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二导槽322和第二滑块331,第二推环33上设有第二连接杆332,第二滑块331设置在第二连接杆332的末端,第二滑块331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杆332的直径,第二滑块331插入第二导槽322内,第二导槽322的两侧均设有相对向内延伸的第二限位板,两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与第二连接杆332的直径相对应,第二推环33通过第二滑块331和第二导槽322的滑动配合可沿第一推环32表面移动,佩戴时,罩杯30通过导槽和滑块的移动配合,对第一推环32和第二推环33进行收放,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乳房大小进行自动调整,避免内衣出现罩杯30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尖端处31、第一推环32和第二推环33的外表面边沿分别设有第一卡槽312、第二卡槽324和第三卡槽333,连接端上设有可用于分别与第一卡槽312、第二卡槽324和第三卡槽333连接的卡扣22,可以根据调整好大小的罩杯30,与收放后的第一推环32或第二推环33进行连接,防止第一推环32或第二推环33移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适应胸型内衣,包括肩带、背带和罩杯,肩带的一端与罩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背带固定连接,背带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自由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带钩和带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包括尖端处、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尖端处为与使用者乳头相对应的位置,第一推环套于尖端处的外部,第二推环套于第一推环的外部,尖端处和第一推环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一导槽和第一滑块,第一推环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导槽的滑动配合可沿尖端处表面移动,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二导槽和第二滑块,第二推环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导槽的滑动配合可沿第一推环表面移动,尖端处、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的外表面边沿分别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连接端上设有可用于分别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连接的卡扣。/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适应胸型内衣,包括肩带、背带和罩杯,肩带的一端与罩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背带固定连接,背带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自由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带钩和带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包括尖端处、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尖端处为与使用者乳头相对应的位置,第一推环套于尖端处的外部,第二推环套于第一推环的外部,尖端处和第一推环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一导槽和第一滑块,第一推环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导槽的滑动配合可沿尖端处表面移动,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二导槽和第二滑块,第二推环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导槽的滑动配合可沿第一推环表面移动,尖端处、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的外表面边沿分别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连接端上设有可用于分别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韩克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诗曼芬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