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脯加工用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146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脯加工用烘干设备,涉及到烘干机领域。包括烘干箱外壳,所述烘干箱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烘干箱内胆,所述烘干箱内胆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一,所述网状支撑板一的底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二,所述网状支撑板二的底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三,所述烘干箱外壳与烘干箱内胆组成由蒸汽内腔。有益效果:解决了传统烘干机利用电加热层直接对水果进行烘干,容易过度脱水造成水果质量下降,影响水果的经济价值和口感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的烘干机无法精确控制、经常出现烘干出的果脯成熟度参差不齐的问题,从而使得成品果脯不易出现褐变、返砂、流糖的现象。

A drying equipment for processing preserved fr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脯加工用烘干设备
本技术涉及烘干机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果脯加工用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在水果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烘干,便于储藏和运输,烘干时需要使用到烘干机,现有烘干机,采用热风烘干和电加热层对水果进行烘干,虽然烘干效果较佳,但是水果在被电加热层直接加热时,容易过度脱水造成水果质量下降,影响水果的经济价值和口感;且果脯烘干机在烘干过程中烘干箱中的各个部分的温度是无法精确控制的,无法保证烘干出来的果脯品质达到设定的工艺要求,经常出现烘干出的果脯成熟度参差不齐的情况,使得成品果脯易出现褐变、返砂、流糖的现象。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果脯加工用烘干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果脯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外壳,所述烘干箱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烘干箱内胆,所述烘干箱内胆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一,所述网状支撑板一的底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二,所述网状支撑板二的底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三,所述烘干箱外壳与烘干箱内胆组成由蒸汽内腔,所述网状支撑板一、网状支撑板二、网状支撑板三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条,所述烘干箱外壳的侧面设置有热空气发生装置,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侧面设置有进风漏斗,所述进风漏斗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发热圈,所述进风漏斗的端部设置有风箱盒,所述风箱盒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扇。进一步,所述烘干箱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另一端设置在通孔的内部。进一步,所述烘干箱外壳的顶端设置有贯穿烘干箱外壳的顶端钢板的盖子,所述盖子的内腔中设置有风扇,所述盖子的顶端中心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侧面设置有小通孔,所述烘干箱内胆的两侧设置有箱门一和箱门二,所述烘干箱外壳的外侧底端设置有出气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打开烘干箱外壳两侧的箱门一和箱门二,将水果防止在网状支撑板上,接通电源后启动鼓风扇对烘干箱外壳和烘干箱内胆所组成的腔体中鼓入热空气多水果进行烘干处理,烘干箱上部设置有电机,电机带动风扇将烘干箱内部的水蒸气抽出,其中,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侧面设置有进风漏斗,从而有利于将热空气发生装置产生的热空气通过蒸汽漏斗汇入烘干箱外壳的内部,进而有利于增加热空气进入烘干机外壳中的速度。有利于提高烘干速度。进风漏斗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发热圈,从而有利于为烘干箱外壳中提供烘干所需要的热量,进而有利于烘干内部的果脯进行烘干。进风漏斗的端部设置有风箱盒,所述风箱盒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扇,从而利用风扇对烘干机内部进行鼓风,进而有利于提高热空气进入烘干箱外壳的速率,有利于烘干机的正常工作。烘干箱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另一端设置在通孔的内部,利用弯管缓冲热空气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进入烘干箱外壳内部的率,进而有利于提高烘干箱热空气的利用率。烘干箱外壳的顶端设置有贯穿烘干箱外壳的顶端钢板的盖子,所述盖子的内腔中设置有风扇,所述盖子的顶端中心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侧面设置有小通孔,所述烘干箱内胆的两侧设置有箱门一和箱门二,所述烘干箱外壳的外侧底端设置有出气管,利用在烘干箱外壳的底端设置风扇,并且利用风扇的抽风作用,从而有利于将烘干箱外壳内部的产生的水蒸气抽出烘干箱,进而防止烘干箱外壳内部产生的水分果脯再次侵染。利用空气向烘干箱内胆中通入热空气,并且利用热空气对果脯进行烘干解决了传统烘干机利用电加热层直接对水果进行烘干,容易过度脱水造成水果质量下降,影响水果的经济价值和口感的问题。利用外部加热设备向烘干箱内腔中吹入热空气,解决了传统的烘干机无法精确控制的、无法保证烘干出来的果脯品质达到设定的工艺要求、经常出现烘干出的果脯成熟度参差不齐的问题,使得成品果脯不易出现褐变、返砂、流糖的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供热装置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一;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二。图中:1、烘干箱外壳;101、盖子;102、小通孔;103、电机;104、箱门一;105、箱门二;106、圆形通孔;107、鼓风扇;108、风箱盒;109、支架;110、发热圈;111、进风漏斗;112、热空气发生装置;113、弯管;114、通孔;115、网状支撑板二;116、网状支撑板三;117、网状支撑板一;118、风扇;119、支撑条;120、烘干箱内胆;121、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果脯加工用烘干设备。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果脯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外壳1,所述烘干箱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烘干箱内胆120,所述烘干箱内胆120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一117,所述网状支撑板一117的底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二115,所述网状支撑板二115的底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三116,所述烘干箱外壳1与烘干箱内胆120组成由蒸汽内腔,所述网状支撑板一117、网状支撑板二115、网状支撑板三116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条119,所述烘干箱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热空气发生装置112。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热空气发生装置112来说,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112的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106,所述圆形通孔106的侧面设置有进风漏斗111,从而有利于将热空气发生装置产生的热空气通过蒸汽漏斗汇入烘干箱外壳1的内部,进而有利于增加热空气进入烘干机外壳中的速度。有利于提高烘干速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进风漏斗111来说,所述进风漏斗111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架109,所述支架109的顶端设置有发热圈110,从而有利于为烘干箱外壳1中提供烘干所需要的热量,进而有利于烘干内部的果脯进行烘干。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进风漏斗111来说,所述进风漏斗111的端部设置有风箱盒108,所述风箱盒108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扇107,从而利用风扇对烘干机内部进行鼓风,进而有利于提高热空气进入烘干箱外壳1的速率,有利于烘干机的正常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烘干箱外壳1来说,所述烘干箱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通孔114,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1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脯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烘干箱内胆(120),所述烘干箱内胆(120)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一(117),所述网状支撑板一(117)的底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二(115),所述网状支撑板二(115)的底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三(116),所述烘干箱外壳(1)与烘干箱内胆(120)组成由蒸汽内腔,所述网状支撑板一(117)、网状支撑板二(115)、网状支撑板三(116)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条(119),所述烘干箱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热空气发生装置(112),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112)的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106),所述圆形通孔(106)的侧面设置有进风漏斗(111),所述进风漏斗(111)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架(109),所述支架(109)的顶端设置有发热圈(110),所述进风漏斗(111)的端部设置有风箱盒(108),所述风箱盒(108)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扇(1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脯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烘干箱内胆(120),所述烘干箱内胆(120)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一(117),所述网状支撑板一(117)的底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二(115),所述网状支撑板二(115)的底部设置有网状支撑板三(116),所述烘干箱外壳(1)与烘干箱内胆(120)组成由蒸汽内腔,所述网状支撑板一(117)、网状支撑板二(115)、网状支撑板三(116)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条(119),所述烘干箱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热空气发生装置(112),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112)的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106),所述圆形通孔(106)的侧面设置有进风漏斗(111),所述进风漏斗(111)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架(109),所述支架(109)的顶端设置有发热圈(110),所述进风漏斗(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来平汪先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凯盛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