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虫交配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108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成虫交配相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虫交配管理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右上方内部开设有交配区,且交配区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食框,且第一进食框的左侧固定有交配平台,所述交配平台的左侧固定有固定面板,所述调整块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面板的左侧开设有隔离区,所述隔离区的内部固定有产卵箱,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夹紧块,所述产卵箱的底部设置有输卵软管,所述输卵软管的末端设置有存卵箱,且存卵箱的左侧设置有侧门。该成虫交配管理装置,便于遮挡以及放行母螳螂成虫,能够有效的将虫卵导送至合适的位置,而且方便母螳螂的产卵。

An adult mating manage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虫交配管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成虫交配相关
,具体为一种成虫交配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螳螂是益虫,在对于螳螂成虫的交配管理是非常关键的,距资料显示,螳螂在交配后由于母螳螂做需要食物要孕育小螳螂,通常会吃掉公螳螂,更会甚至吃掉自己的卵,从而对于螳螂成虫交配管理装置的要求就会更加的严苛。但常见的成虫交配管理装置不便于遮挡以及放行母螳螂成虫,不能够有效的将虫卵导送至合适的位置,而且不方便母螳螂的产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成虫交配管理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成虫交配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见的成虫交配管理装置不便于遮挡以及放行母螳螂成虫,不能够有效的将虫卵导送至合适的位置,而且不方便母螳螂的产卵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成虫交配管理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右上方内部开设有交配区,且交配区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食框,且第一进食框的左侧固定有交配平台,所述交配平台的左侧固定有固定面板,且固定面板的右端连接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的右侧连接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虫交配管理装置,包括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的右上方内部开设有交配区(2),且交配区(2)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食框(4),且第一进食框(4)的左侧固定有交配平台(5),所述交配平台(5)的左侧固定有固定面板(6),且固定面板(6)的右端连接有调整块(7),所述调整块(7)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的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控制板(9),并且第一控制板(9)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控制板(10),所述固定面板(6)的左侧开设有隔离区(11),且隔离区(11)的顶端设置有顶盖(12),所述隔离区(11)的内部固定有产卵箱(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虫交配管理装置,包括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的右上方内部开设有交配区(2),且交配区(2)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食框(4),且第一进食框(4)的左侧固定有交配平台(5),所述交配平台(5)的左侧固定有固定面板(6),且固定面板(6)的右端连接有调整块(7),所述调整块(7)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的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控制板(9),并且第一控制板(9)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控制板(10),所述固定面板(6)的左侧开设有隔离区(11),且隔离区(11)的顶端设置有顶盖(12),所述隔离区(11)的内部固定有产卵箱(13),且产卵箱(13)的外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4),所述电动伸缩杆(14)的输出端连接有夹紧块(15),且夹紧块(15)的内侧连接有产卵块(16),所述产卵箱(13)的底部设置有输卵软管(17),且产卵箱(13)的左上方固定有进食台(18),并且进食台(18)的左侧固定有第二进食框(19),所述输卵软管(17)的末端设置有存卵箱(21),且存卵箱(21)的左侧设置有侧门(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虫交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的中心轴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传辉曹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兴茂昆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