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虫培养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108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幼虫培养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幼虫培养管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扩充座,且底座和扩充座的下表面均凸出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底座和扩充座的上表面中部均阵列式分布有第一支撑柱,且底座和扩充座的上表面4条边缘的中部均等间距分布有第二支撑柱,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的外侧连接有扩充板,且培养板和扩充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固定套连接,所述培养板的高度尺寸小于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尺寸。该幼虫培养管理装置,方便根据培养幼虫的数量,对装置大小进行调整,使用灵活,操作方便,且方便控制培养料的用量,而且方便对培养料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A larva culture manage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虫培养管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幼虫培养相关
,具体为一种幼虫培养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昆虫特性进行研究过程中,通过需要从幼虫阶段进行开始,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需要人工进行培养管理,在培养时需要专业的幼虫培养管理装置,目前使用的幼虫培养管理装置多种多样,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目前使用的幼虫培养管理装置不方便根据培养幼虫的数量,对装置大小进行调整,使用不够方便,且不方便控制培养料的用量,以及不方便对培养料进行清理,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幼虫培养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虫培养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幼虫培养管理装置不方便根据培养幼虫的数量,对装置大小进行调整,使用不够方便,且不方便控制培养料的用量,以及不方便对培养料进行清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幼虫培养管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扩充座,且底座和扩充座的下表面均凸出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底座和扩充座的上表面中部均阵列式分布有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幼虫培养管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扩充座(2),且底座(1)和扩充座(2)的下表面均凸出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底座(1)和扩充座(2)的上表面中部均阵列式分布有第一支撑柱(4),且底座(1)和扩充座(2)的上表面4条边缘的中部均等间距分布有第二支撑柱(5),并且底座(1)和扩充座(2)的上表面的4个拐角处均一体化设置有第三支撑柱(6),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培养板(7),且培养板(7)的中部贯穿有调节杆(10),所述培养板(7)的外侧连接有扩充板(8),且培养板(7)和扩充板(8)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9)和第二固定套(12)连接,所述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虫培养管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扩充座(2),且底座(1)和扩充座(2)的下表面均凸出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底座(1)和扩充座(2)的上表面中部均阵列式分布有第一支撑柱(4),且底座(1)和扩充座(2)的上表面4条边缘的中部均等间距分布有第二支撑柱(5),并且底座(1)和扩充座(2)的上表面的4个拐角处均一体化设置有第三支撑柱(6),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培养板(7),且培养板(7)的中部贯穿有调节杆(10),所述培养板(7)的外侧连接有扩充板(8),且培养板(7)和扩充板(8)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9)和第二固定套(12)连接,所述培养板(7)的高度尺寸小于第一支撑柱(4)的高度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虫培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在底座(1)下表面4条边缘的中部均有设置,且底座(1)和扩充座(2)的横截面均呈正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虫培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单体之间组合构成圆柱体结构,且该圆柱体结构与第一固定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传辉曹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兴茂昆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