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植景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04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岩植景观,包括边框主体,边框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背板,背板上固定有经过脱水处理的染料、树脂、苔藓和砂石。边框主体的一侧外表面拐角处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贯穿有螺纹套筒,边框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与安装孔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橡胶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螺纹套筒的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贯穿有转轴,转轴与螺纹套筒活动连接,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牙件与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加墙体与边框主体、背板之间的稳定性,且安装拆卸过程简单,使用者操作方便,通过橡胶块能够预留墙体与背板之间的安装间隙,避免出现墙体浸湿现象。

Rock planting landsc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岩植景观
本技术涉及绿化装饰装置
,具体为岩植景观。
技术介绍
岩植景观也叫做仿真植物墙,仿真绿植墙,绿色植物垂直装饰植物,通过将一些绿化植物种植在特殊制定的墙板上,起到室内绿化作用,作为近些年室内外绿植装饰流行的新元素,随着人们的认可,应用的装饰场景也越来越来广泛,但是传统的岩植景观在通过外部固定装置安装在墙体上时,由于岩植景观本身作为植被种植的载体,其本身湿度过大,在与墙体长时间的接触固定会浸湿墙体本身,从而导致墙体与岩植景观之间的固定结构产生晃动不够稳定,从而难以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为使用者带来不便;为此,提出岩植景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岩植景观,该装置能够增加墙体与边框主体、背板之间的稳定性,且安装拆卸过程简单,使用者操作方便,通过橡胶块能够预留墙体与背板之间的安装间隙,避免出现墙体浸湿现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岩植景观,包括边框主体,所述边框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上固定有经过脱水处理的染料、树脂、苔藓和砂石,所述边框主体的一侧外表面拐角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贯穿有螺纹套筒,所述边框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与安装孔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螺纹套筒的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螺纹套筒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牙件与连接件,所述齿牙件位于连接件的一侧,所述连接件设置在螺纹套筒的内部,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贯穿有内螺纹柱,所述内螺纹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挤压板,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外螺纹套筒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扭转槽,所述内螺纹柱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扭转槽。该装置能够增加墙体与边框主体、背板之间的稳定性,且安装拆卸过程简单,使用者操作方便,通过橡胶块能够预留墙体与背板之间的安装间隙,避免出现墙体浸湿现象,同时该装置能够安装墙体上也可水平放置于地面,吸盘以及橡胶块能够对装置本身起到一定的辅助固定与缓冲作用,既增加装置固定效果也能够保护减少装置磕碰损坏。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其分别开设在边框主体的四周拐角处。通过四个安装孔以及安装孔内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将边框主体以及背板固定在墙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且螺纹套筒的一端贯穿橡胶块并设置在吸盘的内部。橡胶块以及吸盘能够对边框主体安装与墙体上时为其自动预留安装间隙,避免背板浸湿墙体,同时吸盘能够辅助固定边框主体。进一步地,所述齿牙件与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以螺纹套筒的中心为中点对称排布,所述齿牙件与活动槽活动连接。齿牙件通过活动槽内的转轴转动,使齿牙件从活动槽内转出与墙体内部紧紧贴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齿牙件与连接件呈V型排布连接,所述套环设置在连接件的正上方,且套环与连接件位置对应并活动连接。套环向下移动时,连接件由套环内部的间隙穿出,并在连接件的倾斜作用下挤压连接件,使齿牙件在转轴的转动下收回活动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挤压板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内部,且环形挤压板与连接件活动连接。环形压板向上移动时会挤压连接件的内表面并在连接件的倾斜作用下,迫使齿牙件通过转轴转动移出活动槽并紧紧扣住墙体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筒的内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螺纹,所述内螺纹柱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使用者通过拧转内螺纹柱并且的轴承的作用下控制连接杆的上升与下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该装置添加螺纹套筒、橡胶块、吸盘、齿牙件、转轴、连接件、活动槽、内螺纹柱、轴承、连接杆、套环以及环形挤压板等一系列结构部件,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边框主体与背板放置在指定墙体上,然后吸盘紧贴墙体,此时使用者通过外部安装工具插入第一扭转槽内转动螺纹套筒,使螺纹套筒的尖端部件扎入墙体上预先打好的安装孔内,此时螺纹套筒在安装孔内转动并缓缓向墙体内部移动,然后待螺纹套筒完全拧入安装孔内部时,此时使用者通过外部工具插入第二扭转槽,然后通过第二扭转槽转动螺纹套筒内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柱,然后内螺纹柱缓缓向螺纹套筒内部移动此时的连接杆在轴承的作用下不会转动,但会在内螺纹柱的移动带动下,向上移动,然后环形挤压板也向上移动并挤压连接件,此时在连接件在其自身的倾斜角度作用下通过转轴迫使齿牙件转动移出活动槽,然后齿牙件紧紧扣住墙体内部,当使用者需要将边框主体与背板从墙体上拆卸下来时,使用者拧转内螺纹柱使其向螺纹套筒的内部移动,操作过程与安装过程相反,此时的套环套住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件的一端贯穿套环之间的间隙,然后在连接件的倾斜作用下迫使转轴转动并使齿牙件收纳至活动槽内,然后使用者在将螺纹套筒从安装孔内移动,此时边框主体、背板与墙体分离,当使用者需要将该装置平放至地面时,橡胶块的弹性作用能够对装置与地面之间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其受到磕碰损坏,同时吸盘贴近地面对装置整体进行支撑固定,该装置结构能够增加墙体与边框主体、背板的稳定性,且安装拆卸过程简单,使用者操作方便,通过橡胶块能够预留墙体与背板之间的安装间隙,避免出现墙体浸湿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孔与螺纹套筒的结合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螺纹套筒与齿牙件的结合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螺纹套筒与内螺纹柱的结合视图。图中:1、边框主体;2、背板;3、安装孔;4、螺纹套筒;5、橡胶块;6、吸盘;7、齿牙件;71、转轴;72、连接件;8、活动槽;9、内螺纹柱;91、第二扭转槽;92、轴承;93、连接杆;94、套环;95、环形挤压板;10、第一扭转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图1与图2所示,岩植景观,包括边框主体1,所述边框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背板2,背板上固定有经过脱水处理的染料、树脂、苔藓和砂石,所述边框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拐角处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的贯穿有螺纹套筒4,所述边框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与安装孔3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橡胶块5,所述橡胶块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6,所述安装孔3的数量为四个,且其分别开设在边框主体1的四周拐角处,通过四个安装孔3以及安装孔3内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4将边框主体1以及背板2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安装孔3与螺纹套筒4螺纹连接,且螺纹套筒4的一端贯穿橡胶块5并设置在吸盘6的内部,橡胶块5以及吸盘6能够对边框主体1安装与墙体上时为其自动预留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岩植景观,包括边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主体(1)的内部固定有背板(2),所述背板上固定有经过脱水处理的染料、树脂、苔藓和砂石,所述边框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拐角处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的贯穿有螺纹套筒(4),所述边框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与安装孔(3)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橡胶块(5),所述橡胶块(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6),所述螺纹套筒(4)的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8),所述活动槽(8)的内部贯穿有转轴(71),所述转轴(71)与螺纹套筒(4)活动连接,所述转轴(7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牙件(7)与连接件(72),所述齿牙件(7)位于连接件(72)的一侧,所述连接件(72)设置在螺纹套筒(4)的内部,所述螺纹套筒(4)的内部贯穿有内螺纹柱(9),所述内螺纹柱(9)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92),所述轴承(9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3),所述连接杆(9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挤压板(95),所述连接杆(93)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环(94),所述螺纹套筒(4)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扭转槽(10),所述内螺纹柱(9)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扭转槽(91)。/n...

【技术特征摘要】
1.岩植景观,包括边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主体(1)的内部固定有背板(2),所述背板上固定有经过脱水处理的染料、树脂、苔藓和砂石,所述边框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拐角处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的贯穿有螺纹套筒(4),所述边框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与安装孔(3)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橡胶块(5),所述橡胶块(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6),所述螺纹套筒(4)的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8),所述活动槽(8)的内部贯穿有转轴(71),所述转轴(71)与螺纹套筒(4)活动连接,所述转轴(7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牙件(7)与连接件(72),所述齿牙件(7)位于连接件(72)的一侧,所述连接件(72)设置在螺纹套筒(4)的内部,所述螺纹套筒(4)的内部贯穿有内螺纹柱(9),所述内螺纹柱(9)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92),所述轴承(9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3),所述连接杆(9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挤压板(95),所述连接杆(93)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环(94),所述螺纹套筒(4)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扭转槽(10),所述内螺纹柱(9)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扭转槽(91)。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从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同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