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栽培用精准管理培养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04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栽培用精准管理培养架,其包括培养架箱体、培养皿、记录板、箱体底座、支撑柱、温度计、万向轮、湿度显示器、湿度传感器、卡件、固定板,所述培养架纵向间隙设有三层,每一层均设有培养架箱体,相邻两培养架箱体之间均通过四个拐角处的支撑柱连接,每层培养架箱体的顶板上分布设有八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内底部均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培养皿下端培养架箱体外壁上设有湿度显示器,湿度传感器通过信息传输线与湿度显示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监测培养皿内土壤的湿度,移动装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栽培用精准管理培养架
本技术涉及培养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栽培用精准管理培养架。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对植物的种植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了。许多家庭也会在自己家中种植培养一些小植物。因此,植物培养架也应运而生了。然而,现有技术的植物培养架不具备记录植物生产的温度、湿度的功能。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培养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1620997294.4)中,提到的目前,实验室中的植物培养架一般是传统的普通货架,结构简单,功能少。这样的普通货架除了为培养皿提供一个放置的场所外,再也无法提供如何其他功能,而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样本数量、质量的统计对实验往往有很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小麦栽培用精准管理培养架,现有技术的植物培养架不具备记录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的功能。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植物培养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栽培用精准管理培养架,其包括培养架箱体、培养皿、记录板、箱体底座、支撑柱、温度计、万向轮、湿度显示器、湿度传感器、卡件、固定板,培养架纵向间隙设有三层,每一层均设有培养架箱体,相邻两培养架箱体之间均通过四个拐角处的支撑柱连接,每层培养架箱体的顶板上分布设有八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内底部均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培养皿下端培养架箱体外壁上设有湿度显示器,湿度传感器通过信息传输线与湿度显示器连接;每个所述培养架箱体的顶面相对两侧均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均设有通孔;通孔下方的培养架箱体内均设有限位腔,通孔与对应的限位腔贯通,在限位腔内活动插设有卡件;所述支撑柱的底端插设在对应的通孔内,且支撑柱的底端设有卡槽,所述卡件的内端位于所述的卡槽内;每个所述培养架箱体的底面上均设有箱体底座,所述箱体底座内滑动分布设有记录板,位于中部的培养架箱体表面设有温度计,每个培养架箱体的一侧均分布有透气孔,位于底部的箱体底座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万向轮。优选的,每个培养架箱体的顶板上均分布有八个锥形的放置槽,放置槽的中部设有与培养架箱体内腔贯通的气孔,每个放置槽内均放置有所述的培养皿,培养皿内部填充有培养土壤。优选的,所述卡件的外端为T形杆,T形杆的内端设有与卡槽对应的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对应的支撑柱的卡槽内。优选的,所述培养架箱体的限位腔为矩形空腔,所述支撑柱为方形杆状,限位腔的宽度大于支撑柱宽度与限位块宽度之和。优选的,所述箱体底座的底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插接槽,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位于对应的插接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每层培养架箱体顶板分布八个培养皿,培养皿内部设有培养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培养皿下端培养架箱体外壁设有湿度显示器,时刻监测培养皿内土壤的湿度,以及记录培养皿内小麦的正常生长时湿度情况;2、本技术采用培养架箱体下端设有箱体底座,所述箱体底座外壁设有可抽拉式培养记录板,方便记录小麦长势情况,且保护数据不会被打乱;3、本技术采用每层培养架箱体的一侧均设有透气孔,有助于提高培养皿内土壤的透气性;4、本技术采用最底端的箱体底座下端四个角均设有万向轮,方便培养架移动,便于移动小麦至光照区域培养。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使植物培养架具备记录植物生产的温度、湿度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整体俯视图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整体侧视图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A区域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B区域的示意图。图中序号:1-培养架箱体、2-培养皿、3-培养土壤、4-记录表、5-箱体底座、6-支撑柱、7-温度计、8-底座、9-透气孔、10-湿度显示器、11-湿度感受器、12-卡件、13-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麦栽培用精准管理培养架,其包括培养架箱体1、培养皿2、记录板4、箱体底座5、支撑柱6、温度计7、万向轮8、湿度显示器10、湿度传感器11、卡件12、固定板13,培养架纵向间隙设有三层,每一层均设有培养架箱体1,相邻两培养架箱体1之间均通过四个拐角处的支撑柱6连接,每层培养架箱体1的顶板上分布设有八个培养皿2,每个培养皿2内底部均设有湿度传感器11,湿度传感器11可采用KX-TS型号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11时刻监测培养皿内土壤的湿度信息;所述培养皿2下端培养架箱体1外壁上设有湿度显示器10,湿度传感器通过信息传输线与湿度显示器连接,并将土壤湿度信息传输至湿度显示器进行数值显示;每个所述培养架箱体1的顶面相对两侧均设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两端均设有通孔;通孔下方的培养架箱体1内均设有限位腔,通孔与对应的限位腔贯通,在限位腔内活动插设有卡件12;所述支撑柱6的底端插设在对应的通孔内,且支撑柱6的底端设有卡槽,所述卡件12的内端位于所述的卡槽内;每个所述培养架箱体1的底面上均设有箱体底座5,所述箱体底座5一侧壁向内凹陷有与培养皿对应的收纳槽,每个收纳槽内均滑动抽插设有记录板4,方便记录小麦生长情况;位于中部的培养架箱体1表面设有温度计7,每个培养架箱体1的一侧均分布有透气孔9,位于底部的箱体底座5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万向轮8;方便培养架的移动,便于移动光照培养。本技术中,每个培养架箱体1的顶板上均分布有八个锥形的放置槽,放置槽的中部设有与培养架箱体1内腔贯通的气孔,每个放置槽内均放置有所述的培养皿2,培养皿2内部填充有培养土壤3;气孔有助于提高培养皿内底部的透气性。本技术中,所述卡件12的外端为T形杆,T形杆的内端设有与卡槽对应的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对应的支撑柱6的卡槽内。本技术中,所述培养架箱体1的限位腔为矩形空腔,所述支撑柱6为方形杆状,限位腔的宽度大于支撑柱6宽度与限位块宽度之和;当需对支撑柱进行限位时,直接将限位块推入卡槽内即可;当需拆卸支撑柱6时,向外拉出限位块,限位块脱离卡槽,此时限位块仍位于限位空腔内,支撑柱6可轻松取出;保证了支撑柱的有效、稳固连接。本技术中,所述箱体底座5的底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插接槽,所述支撑柱6的顶端位于对应的插接槽内。工作原理:工作中,培养架箱体1顶板分布的培养皿内有培养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检测土壤中水分含量,向培养皿下端的培养架箱体外壁湿度显示器发送信息,显示数值,每层培养架箱体之间由可拆卸支撑杆连接,方便拆卸,箱体底座外壁设有可抽拉式培养记录板,方便记录小麦长势情况,底层的箱体底座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栽培用精准管理培养架,其包括培养架箱体(1)、培养皿(2)、记录板(4)、箱体底座(5)、支撑柱(6)、温度计(7)、万向轮(8)、湿度显示器(10)、湿度传感器(11)、卡件(12)、固定板(13),其特征在于:培养架纵向间隙设有三层,每一层均设有培养架箱体(1),相邻两培养架箱体(1)之间均通过四个拐角处的支撑柱(6)连接,每层培养架箱体(1)的顶板上分布设有八个培养皿(2),每个培养皿(2)内底部均设有湿度传感器(11),所述培养皿(2)下端培养架箱体(1)外壁上设有湿度显示器(10),湿度传感器通过信息传输线与湿度显示器连接;/n每个所述培养架箱体(1)的顶面相对两侧均设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两端均设有通孔;通孔下方的培养架箱体(1)内均设有限位腔,通孔与对应的限位腔贯通,在限位腔内活动插设有卡件(12);所述支撑柱(6)的底端插设在对应的通孔内,且支撑柱(6)的底端设有卡槽,所述卡件(12)的内端位于所述的卡槽内;/n每个所述培养架箱体(1)的底面上均设有箱体底座(5),所述箱体底座(5)内滑动分布设有记录板(4),位于中部的培养架箱体(1)表面设有温度计(7),每个培养架箱体(1)的一侧均分布有透气孔(9),位于底部的箱体底座(5)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万向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栽培用精准管理培养架,其包括培养架箱体(1)、培养皿(2)、记录板(4)、箱体底座(5)、支撑柱(6)、温度计(7)、万向轮(8)、湿度显示器(10)、湿度传感器(11)、卡件(12)、固定板(13),其特征在于:培养架纵向间隙设有三层,每一层均设有培养架箱体(1),相邻两培养架箱体(1)之间均通过四个拐角处的支撑柱(6)连接,每层培养架箱体(1)的顶板上分布设有八个培养皿(2),每个培养皿(2)内底部均设有湿度传感器(11),所述培养皿(2)下端培养架箱体(1)外壁上设有湿度显示器(10),湿度传感器通过信息传输线与湿度显示器连接;
每个所述培养架箱体(1)的顶面相对两侧均设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两端均设有通孔;通孔下方的培养架箱体(1)内均设有限位腔,通孔与对应的限位腔贯通,在限位腔内活动插设有卡件(12);所述支撑柱(6)的底端插设在对应的通孔内,且支撑柱(6)的底端设有卡槽,所述卡件(12)的内端位于所述的卡槽内;
每个所述培养架箱体(1)的底面上均设有箱体底座(5),所述箱体底座(5)内滑动分布设有记录板(4),位于中部的培养架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亦学李雯璐郝曜山张欢欢王晓清孙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