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地谷子栽培用自动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157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种植地谷子栽培用自动播种机,包括底盘、谷子储藏箱体、外壳、投料管、翻土铲、漏斗、平土板,所述底盘的顶面一侧设有所谷子储藏箱体,底盘的顶面另一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轴联接驱动装置;所述外壳外壁上端设有漏斗,漏斗下端接口连接有多根投料管,每根投料管中间横向设有挡板;投料管下端连接口处设有翻土铲;外壳内部的驱动装置由主动齿轮、第一滚轴、从动齿轮、第二滚轴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发动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实现行走,传送带把谷子从谷子储藏箱体中带到漏斗中,实现了自动投料,降低了劳动强度,达到减少工作强度的作用。

Automatic seeder for millet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植地谷子栽培用自动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播种机领域,尤其涉及种植地谷子栽培用自动播种机。
技术介绍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1720415027.6)中体现的随着种植和栽培技术的提高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许多农作物的种植都采用机械作业,减少了人力物力同时也提高了生产作业的效率,手推式播种机是现有常用的一种播种器械,播种的形式比较单一,只能进行单粒播种,功能比较单一,当需要进行双粒播种时,则需要去更换另一种双粒的播种机,不能很好的实现切换,增加了播种所需的成本,降低了工作的效率,现有的播种机由于采用自动播种方式播种,但播种劳动强度依旧很大,需要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种植地谷子栽培用自动播种机,有效的降低了播种时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将大大降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种植地谷子栽培用自动播种机,包括底盘2、谷子储藏箱体1、外壳17、投料管16、翻土铲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种植地谷子栽培用自动播种机,包括底盘(2)、谷子储藏箱体(1)、外壳(17)、投料管(16)、翻土铲(14)、漏斗(26)、平土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为矩形板状,底盘(2)的顶面一侧设有所述的谷子储藏箱体(1),底盘(2)的顶面另一侧设有外壳(17);所述外壳(17)内部设有油箱(21),油箱(21)两侧分别设有发动机(18)与电源(5),所述发动机(18)的输出轴联接驱动装置,发动机(18)上端设有第一排气管(22)、第二排气管(8);所述外壳(17)外壁上端设有漏斗(26),漏斗(26)下端接口连接有多根投料管(16),每根投料管(16)中间横向设有挡板(27),每块挡...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植地谷子栽培用自动播种机,包括底盘(2)、谷子储藏箱体(1)、外壳(17)、投料管(16)、翻土铲(14)、漏斗(26)、平土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为矩形板状,底盘(2)的顶面一侧设有所述的谷子储藏箱体(1),底盘(2)的顶面另一侧设有外壳(17);所述外壳(17)内部设有油箱(21),油箱(21)两侧分别设有发动机(18)与电源(5),所述发动机(18)的输出轴联接驱动装置,发动机(18)上端设有第一排气管(22)、第二排气管(8);所述外壳(17)外壁上端设有漏斗(26),漏斗(26)下端接口连接有多根投料管(16),每根投料管(16)中间横向设有挡板(27),每块挡板(27)的内端均横向连接有移动板(25),移动板的上表面设有齿条(15);所述投料管(16)下端连接口处设有翻土铲(14);所述底盘(2)下端中部和后端分别设有滚轮(9)、平土板(11),滚轮(9)前后方的底盘(2)两侧分别设有前平衡轮(12)、后平衡轮(4),所述前平衡轮(12)上端连接前轮支撑杆(13),所述后平衡轮(4)上端连接后轮支撑杆(3);
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亦学李雯璐郝曜山张欢欢王晓清孙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