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筒自动归位方法以及饲料收获机技术

技术编号:238202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筒自动归位方法以及饲料收获机,涉及收获机技术领域。首先对料筒进行校准,以消除误差对料筒归位的影响,然后标定料筒的归位位置,使得该归位位置与料仓所在的位置相对应,便于将料筒放置于料仓上,接着根据按压归位开关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按压信号,控制料筒转动至归位位置,以实现自动归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由于采用了根据按压归位开关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按压信号,控制料筒转动至归位位置的步骤,所以能够实现料筒的自动归位,归位位置准确可靠,并且归位效率高,节约时间成本,用户体验感好。

A method of automatic return of material barrel and a feed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筒自动归位方法以及饲料收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收获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料筒自动归位方法以及饲料收获机。
技术介绍
目前,青贮饲料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经常性的变换料筒位置,在料筒完成工作后,需要将料筒转动至料仓的上方,并放置于料仓上,以实现料筒的归位,在此情况下,如果料筒不能处于正确的归位位置,则会造成饲料的浪费,甚至会造成事故损坏料筒。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青贮收获机的料筒控制是人为操作的,驾驶员根据其感官和经验确定料筒的位置并操作料筒转动,这种操作方式对驾驶员的要求较高,需要驾驶员有丰富的经验和操作水平,而且并不可靠,不能做到料筒的准确归位。有鉴于此,设计出一种能够准确归位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以及饲料收获机特别是在收获机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筒自动归位方法,步骤简单,能够实现料筒的自动归位,归位位置准确可靠,并且归位效率高,节约时间成本,用户体验感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收获机,操作简单,能够实现料筒的自动归位,归位位置准确可靠,并且归位效率高,节约时间成本,用户体验感好。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料筒自动归位方法,包括:对料筒进行校准;标定料筒的归位位置;根据按压归位开关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按压信号,控制料筒转动至归位位置。进一步地,对料筒进行校准的步骤包括:控制料筒朝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极限位置,得到第一极限角度数据;控制料筒朝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得到第二极限角度数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进一步地,在第一传感器感应到料筒转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控制料筒停止转动。进一步地,在第二传感器感应到料筒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控制料筒停止转动。进一步地,对料筒进行校准的步骤中,料筒的转速可调。进一步地,根据按压归位开关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按压信号,控制料筒转动至归位位置的步骤中,预设时长为1.5秒。进一步地,标定料筒的归位位置的步骤后,料筒自动归位方法还包括:根据按压归位开关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的第二按压信号,控制料筒停止全部动作。进一步地,根据按压归位开关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按压信号,控制料筒转动至归位位置的步骤后,料筒自动归位方法还包括:控制料筒降落至料仓上。进一步地,控制料筒降落至料仓上的步骤中,在第三传感器感应到料筒与料仓抵持时,控制料筒停止运动。一种饲料收获机,用于实施上述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该料筒自动归位方法包括:对料筒进行校准;标定料筒的归位位置;根据按压归位开关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按压信号,控制料筒转动至归位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以及饲料收获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首先对料筒进行校准,以消除误差对料筒归位的影响,然后标定料筒的归位位置,使得该归位位置与料仓所在的位置相对应,便于将料筒放置于料仓上,接着根据按压归位开关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按压信号,控制料筒转动至归位位置,以实现自动归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由于采用了根据按压归位开关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按压信号,控制料筒转动至归位位置的步骤,所以能够实现料筒的自动归位,归位位置准确可靠,并且归位效率高,节约时间成本,用户体验感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饲料收获机,用于实施料筒自动归位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实现料筒的自动归位,归位位置准确可靠,并且归位效率高,节约时间成本,用户体验感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饲料收获机的结构组成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的步骤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的流程图。图标:100-饲料收获机;110-控制器;120-料筒;140-归位开关;150-第一传感器;160-第二传感器;170-第三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饲料收获机100,用于收获秸秆饲料。其操作简单,能够实现料筒120的自动归位,归位位置准确可靠,并且归位效率高,节约时间成本,用户体验感好。饲料收获机100包括控制器110、料筒120、料仓(图未示)、归位开关140、第一传感器150、第二传感器160、第三传感器170和机体(图未示)。其中,控制器110、料筒120、料仓、归位开关140、第一传感器150、第二传感器160、第三传感器170均安装于机体上。料筒120与机体活动连接,料仓与机体固定连接,料筒120用于将秸秆输送至料仓内。料筒120能够相对于机体转动或者平移,以便于对秸秆的输出位置进行调整。当饲料收获机100停止工作时,料筒120转动至料仓的上方,并且降落至与料仓抵持,以实现料筒120的归位,料仓能够对料筒120进行支撑,避免造成料筒120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筒自动归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料筒进行校准;/n标定所述料筒的归位位置;/n根据按压归位开关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按压信号,控制所述料筒转动至所述归位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筒自动归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料筒进行校准;
标定所述料筒的归位位置;
根据按压归位开关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按压信号,控制所述料筒转动至所述归位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料筒进行校准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料筒朝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极限位置,得到第一极限角度数据;
控制所述料筒朝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得到第二极限角度数据;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料筒转动至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控制所述料筒停止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料筒转动至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控制所述料筒停止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自动归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料筒进行校准的步骤中,所述料筒的转速可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博郝良军姚河江谢新亚孙利峰李谦绪任一迪马晓荣唐秋菊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牧神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