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它涉及一种播种器,具体涉及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由于小区内土地面积有限,大型播种机械无法在上面运行,因此很多人使用手动播种器进行玉米播种,而现有手动播种器由人工手持操作,播种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体和牵引杆,车体是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体,牵引杆的后端与车体前端的上表面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移动轮组件、播种驱动组件、连接轴和两个落种单元,所述移动轮组件安装在车体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落种单元并排固定安装在车体的上表面上,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落种单元连接,所述移动轮组件通过所述播种驱动组件与连接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A seeder for corn planting in small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器,具体涉及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农作物,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多种营养和氨基酸,为了能够吃到绿色健康的有机玉米,很多人在小区内种植玉米,由于小区内土地面积有限,大型播种机械无法在上面运行,因此很多人使用手动播种器进行玉米播种,而现有手动播种器由人工手持操作,播种效率低,而且每次播种还需要操作人员弯腰,给操作人员腰部造成极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由于小区内土地面积有限,大型播种机械无法在上面运行,因此很多人使用手动播种器进行玉米播种,而现有手动播种器由人工手持操作,播种效率低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车体和牵引杆,车体是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体,牵引杆的后端与车体前端的上表面铰接,本技术还包括移动轮组件、播种驱动组件、连接轴和两个落种单元,所述移动轮组件安装在车体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落种单元并排固定安装在车体的上表面上,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落种单元连接,所述移动轮组件通过所述播种驱动组件与连接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轮组件包括前轮轴、后轮轴、两个前轮、两个后轮和四个减振结构,前轮轴和后轮轴由前至后并排平行设置在车体的下表面,且前轮轴和后轮轴的轴线均与车体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两个前轮分别安装在前轮轴的两端,两个后轮分别安装在后轮轴的两端,前轮轴通过两个所述减振结构与车体的下表面连接,后轮轴通过两个所述减振结构与车体的下表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减振结构包括连接套、螺杆、螺母和弹簧,连接套与前轮轴或后轮轴转动连接,螺杆的下端与连接套的上表面铰接,螺杆的上端穿过车体下表面的通孔与螺母连接,弹簧套装在螺杆上,且弹簧的下端与连接套的上表面连接,弹簧的上端与车体的下表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播种驱动组件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皮带,主动带轮固定套装在前轮轴上,从动带轮固定套装在连接轴上,主动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带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落种单元包括种箱、固定盘、转盘、转轴、落种通道和支架,种箱、固定盘、落种通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种箱的上端开口,种箱下端的出口与固定盘顶部的进口连接,固定盘底部的出口与落种通道上端的进口连接,固定盘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车体的上表面上,落种通道的下端穿过车体上表面的通孔,转盘固定套装在转轴上,转盘设置在固定盘内,且转盘能在固定盘内以转轴为轴线转动,转盘的外壁与固定盘的内壁相邻不相接,转盘的外壁沿转盘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开有九个播种槽,转轴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转盘的外壁与固定盘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进一步的,落种通道下端出口与地面之间距离为50mm~10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实现一次装种,连续播种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播种效率,相比于现有手动播种装置,本技术将玉米播种效率提高了五倍以上,同时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合于小区内小面积玉米种植使用;本技术采用拖拉式的行进方式,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落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它包括车体1和牵引杆2,车体1是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体,牵引杆2的后端与车体1前端的上表面铰接,本实施方式还包括移动轮组件、播种驱动组件、连接轴3和两个落种单元,所述移动轮组件安装在车体1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落种单元并排固定安装在车体1的上表面上,连接轴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落种单元连接,所述移动轮组件通过所述播种驱动组件与连接轴3连接。本实施方式中车体1的长度为一米,车体1的宽度为一米。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的移动轮组件包括前轮轴4、后轮轴5、两个前轮6、两个后轮7和四个减振结构,前轮轴4和后轮轴5由前至后并排平行设置在车体1的下表面,且前轮轴4和后轮轴5的轴线均与车体1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两个前轮6分别安装在前轮轴4的两端,两个后轮7分别安装在后轮轴5的两端,前轮轴4通过两个所述减振结构与车体1的下表面连接,后轮轴5通过两个所述减振结构与车体1的下表面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的减振结构包括连接套8、螺杆9、螺母10和弹簧11,连接套8与前轮轴4或后轮轴5转动连接,螺杆9的下端与连接套8的上表面铰接,螺杆9的上端穿过车体1下表面的通孔与螺母10连接,弹簧11套装在螺杆9上,且弹簧11的下端与连接套8的上表面连接,弹簧11的上端与车体1的下表面连接。如此设置,弹簧11能缓冲由于地面不平所带来的颠簸,提高落种通道19播种的准确性,避免玉米种子飞出垄沟。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的播种驱动组件包括主动带轮12、从动带轮13和皮带14,主动带轮12固定套装在前轮轴4上,从动带轮13固定套装在连接轴3上,主动带轮12通过皮带14与从动带轮13连接。如此设置,车体1行进过程中,前轮轴4带动主动带轮12转动,主动带轮12打动从动带轮13转动,从动带轮13带动连接轴3转动,连接轴13带动转轴18转动,转轴18带动转盘17转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的落种单元包括种箱15、固定盘16、转盘17、转轴18、落种通道19和支架20,种箱15、固定盘16、落种通道19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种箱15的上端开口,种箱15下端的出口与固定盘16顶部的进口连接,固定盘16底部的出口与落种通道19上端的进口连接,固定盘16通过支架20固定安装在车体1的上表面上,落种通道19的下端穿过车体1上表面的通孔,转盘17固定套装在转轴18上,转盘17设置在固定盘16内,且转盘17能在固定盘16内以转轴18为轴线转动,转盘17的外壁与固定盘16的内壁相邻不相接,转盘17的外壁沿转盘17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开有九个播种槽17-1,转轴18与连接轴3固定连接。如此设置,转轴18带动转盘17在固定盘16内转动,当播种槽17-1经过固定盘16顶部进口时,种箱15内的玉米中进入播种槽17-1内,随后玉米种子随播种槽17-1继续转动,直至运动到固定盘16底部的出口时,播种槽17-1内的种子进入播种通道19,并经由播种通道19落入垄沟上的种坑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它包括车体(1)和牵引杆(2),车体(1)是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体,牵引杆(2)的后端与车体(1)前端的上表面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还包括移动轮组件、播种驱动组件、连接轴(3)和两个落种单元,所述移动轮组件安装在车体(1)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落种单元并排固定安装在车体(1)的上表面上,连接轴(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落种单元连接,所述移动轮组件通过所述播种驱动组件与连接轴(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它包括车体(1)和牵引杆(2),车体(1)是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体,牵引杆(2)的后端与车体(1)前端的上表面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还包括移动轮组件、播种驱动组件、连接轴(3)和两个落种单元,所述移动轮组件安装在车体(1)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落种单元并排固定安装在车体(1)的上表面上,连接轴(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落种单元连接,所述移动轮组件通过所述播种驱动组件与连接轴(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组件包括前轮轴(4)、后轮轴(5)、两个前轮(6)、两个后轮(7)和四个减振结构,前轮轴(4)和后轮轴(5)由前至后并排平行设置在车体(1)的下表面,且前轮轴(4)和后轮轴(5)的轴线均与车体(1)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两个前轮(6)分别安装在前轮轴(4)的两端,两个后轮(7)分别安装在后轮轴(5)的两端,前轮轴(4)通过两个所述减振结构与车体(1)的下表面连接,后轮轴(5)通过两个所述减振结构与车体(1)的下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小区玉米种植用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包括连接套(8)、螺杆(9)、螺母(10)和弹簧(11),连接套(8)与前轮轴(4)或后轮轴(5)转动连接,螺杆(9)的下端与连接套(8)的上表面铰接,螺杆(9)的上端穿过车体(1)下表面的通孔与螺母(10)连接,弹簧(11)套装在螺杆(9)上,且弹簧(11)的下端与连接套(8)的上表面连接,弹簧(11)的上端与车体(1)的下表面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霞,黄新育,蓝岚,何长安,纪武鹏,张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