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大豆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00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豆播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的安装箱,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弹簧与开关板,弹簧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开关板相连;开关板与气动双作用单杆缸的活塞杆相连,气动双作用单杆缸中的有杆腔与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出气口相连,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进气口与气罐相连;壳体上下端面均开有两个通孔,上端面两个通孔分别与种箱和肥箱相连,播种管上端设有两根分别与下端面两个通孔相连的分支管;开关板开有两个上下通孔分别为通种孔与通肥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土壤旋耕后即可同步进行播种和施肥,且能够准确控制播种量、施肥量和播种间距,保证播种质量。

Soybean s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豆播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播种装置技术和气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作为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对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豆是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作物,食用、医药用、饲用和工业用是其主要价值,因此,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黑龙江大豆最为著名。我国大豆产量虽然居世界前列,但作为大豆消费与进口大国之一,大豆生产的收益却不高。大豆种植时,需要较高的种植条件,如大豆种植地的翻土深度、覆土深度以及化肥定量。化肥过多可能会造成大豆种子,因呼吸作用不充分而种子死亡,降低其发苗率,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在大豆播种时需要对大豆进行定量施肥,以帮助幼苗在合适的营养条件下进行发芽生长。播种环节不仅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与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后续作业有关,播种环节直接决定了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尤其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加重,间接降低了大豆种植的收益,严重伤害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播种装置,不仅能够完成大豆播种过程中的旋耕、播种、施肥、覆土和镇压作业,还能够保证播种和施肥的精度,以提高大豆播种的质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的安装箱,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弹簧与开关板,壳体一端设有开口,弹簧一端与壳体未开口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与开关板一端相连。壳体上下端面均开有两个通孔,上端面两个通孔分别为进种孔和进肥孔,下端面两个通孔分别为出种孔和出肥孔,进种孔和进肥孔的位置分别与出种孔和出肥孔上下相对应;进种孔通过进种管与种箱相连,进肥孔通过进肥管与肥箱相连,播种管上端分设有两根分别与出种孔和出肥孔相连的分支管,播种管下端与外界相通;开关板开有两个上下通孔分别为通种孔与通肥孔,通种孔与通肥孔之间的间距与进种孔和进肥孔之间的间距相同。还包括气动双作用单杆缸,开关板另一端从壳体开口一端伸出后与气动双作用单杆缸的活塞杆相连,气动双作用单杆缸的内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有杆腔为活塞杆所处的腔室,无杆腔为不存在活塞杆的腔室;有杆腔通过气管Ⅰ与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出气口相连,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一个进气口通过气管Ⅱ与气罐相连,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另一进气口空置。所述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与阀控制器相连,通过阀控制器控制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开闭。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旋耕器、覆土轮和镇压轮,旋耕器位于机架前端,覆土轮和镇压轮位于机架后端。所述旋耕器主要由圆盘和旋耕刀组成,圆盘周向等间隔布置有六片旋耕刀,圆盘中心通过连接轴安装于机架底部。所述气动双作用单杆缸的有杆腔开有与大气相通的放气孔,放气孔上安装有控制放气孔开闭的调节阀。通过阀控制器打开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即打开气管Ⅱ与气管Ⅰ之间的通道,气罐内气体依次经气管Ⅱ与气管Ⅰ后对气动双作用单杆缸的有杆腔内充气,活塞杆朝无杆腔移动的同时带动开关板朝壳体开口一端移动,使得通种孔上下端分别与进种孔和出种孔相通,通肥孔上下端分别与进肥孔和出肥孔相通;此时,种箱内种子依次经进种管、通种孔后进入播种管,肥箱中的肥料依次经进肥管、通肥孔后进入播种管,最后种子与肥料经播种管同步落入旋耕后的土壤;当满足播种量与施肥量时,通过阀控制器关闭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即关闭气管Ⅱ与气管Ⅰ之间的通道,通过调节阀打开放气孔进行放气,开关板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复位,进种管、进肥管与播种管之间的通道关闭,播种机停止播种和施肥。阀控制器通过控制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开闭时间控制单穴的播种量与施肥量。大豆播种装置在牵引机构带动下前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大豆播种装置对土壤旋耕后即可直接同步进行播种和施肥,且能够准确控制播种量、施肥量和播种间距,保证播种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大豆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旋耕器;3、种箱;4、肥箱;5、气罐;6、阀控制器;7、气管Ⅱ;8、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9、进种管;10、进肥管;11、气管Ⅰ;12、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13、弹簧;14、开关板;15、通种孔;16、通肥孔;17、气动双作用单杆缸;18、播种管;19、安装箱;20、覆土轮;21、镇压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1,机架1前部下方设置有旋耕器,机架1上设置有种箱3、肥箱4、气罐5、阀控制器6和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8;种箱3下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12的安装箱19;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8通过电线与阀控制器6相连;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8进气口与气管Ⅱ7一端相连,气管Ⅱ7另一端与气罐5相连。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12包括壳体、弹簧13、开关板14;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12壳体上侧设置有两个通孔,左侧通孔与进种管9相连,进种管9另一端与种箱3相连通;右侧通孔与进肥管10相连,进肥管10另一端与肥箱4相连通;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12壳体下侧设置有两个通孔分别为出种孔和出肥孔;播种管种管18上端分设有两根分别与出种孔和出肥孔相连的分支管,播种管18下端与外界相通。开关板14横向设置于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12壳体内,开关板14左侧与弹簧13一端相连,弹簧13另一端与壳体左侧相连;开关板14右侧与气动双作用单杆缸17的活塞杆相连;气动双作用单杆缸17左侧进气口与气管Ⅰ11一端相连,气管Ⅰ11另一端与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8出气口相连;气动双作用单杠缸17右侧进气口空置;开关板14开有两个上下通孔分别为通种孔15与通肥孔16,通种孔15与通肥孔16之间的间距与进种孔和进肥孔之间的间距相同。机架1下方设置有覆土轮20,机架1后部下方设置有镇压轮21。具体实施例:以拖拉机牵引大豆气动播种装置为例,使用时,将机架1与拖拉机相连接,拖拉机前进过程中,旋耕器2上的旋耕刀首先对土壤进行旋耕。之后,阀控制器6对气动两位三通方向控制阀8发出电信号,打开气管Ⅱ7与气管Ⅰ11之间的通道,对气动双作用单杠缸17左侧腔室进行充气,气动双作用单杠缸17的活塞杆向右运动,拉动开关板14向右运动,使得进种管9通过通种孔15与播种管18连通,进肥管10经过通肥孔16与播种管18连通。种箱3中的种子经过进种管9、通种孔15进入播种管18,最终落入旋耕后的土壤。肥箱4中的肥料经过进肥管10、通肥孔16进入播种管18,同步落入旋耕后的土壤。当达到单穴的播种量与施肥量时,阀控制器6对气动两位三通方向控制阀8发出电信号,关闭气管Ⅱ7与气管Ⅰ11之间的通道,通过调节阀打开气动双作用单杠缸17的放气孔进行放气,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播种施肥同步开关板14向左运动,进种管9、进肥管10与播种管18之间的通道关闭,种子和肥料无法进入播种管。种子的单穴播种量、施肥量和播种间距由阀控制器6精密控制。通过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播种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12)的安装箱(19),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12)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弹簧(13)与开关板(14),壳体一端设有开口,弹簧(13)一端与壳体未开口一端相连,弹簧(13)另一端与开关板(14)一端相连;/n壳体上下端面均开有两个通孔,上端面两个通孔分别为进种孔和进肥孔,下端面两个通孔分别为出种孔和出肥孔,进种孔和进肥孔的位置分别与出种孔和出肥孔上下相对应;进种孔通过进种管(9)与种箱(3)相连,进肥孔通过进肥管(10)与肥箱(4)相连,播种管(18)上端分设有两根分别与出种孔和出肥孔相连的分支管,播种管(18)下端与外界相通;开关板(14)开有两个上下通孔分别为通种孔(15)与通肥孔(16),通种孔(15)与通肥孔(16)之间的间距与进种孔和进肥孔之间的间距相同;/n还包括气动双作用单杆缸(17),开关板(14)另一端从壳体开口一端伸出后与气动双作用单杆缸(17)的活塞杆相连,气动双作用单杆缸(17)的内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有杆腔为活塞杆所处的腔室;有杆腔通过气管Ⅰ(11)与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8)的出气口相连,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8)的一个进气口通过气管Ⅱ(7)与气罐(5)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播种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12)的安装箱(19),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12)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弹簧(13)与开关板(14),壳体一端设有开口,弹簧(13)一端与壳体未开口一端相连,弹簧(13)另一端与开关板(14)一端相连;
壳体上下端面均开有两个通孔,上端面两个通孔分别为进种孔和进肥孔,下端面两个通孔分别为出种孔和出肥孔,进种孔和进肥孔的位置分别与出种孔和出肥孔上下相对应;进种孔通过进种管(9)与种箱(3)相连,进肥孔通过进肥管(10)与肥箱(4)相连,播种管(18)上端分设有两根分别与出种孔和出肥孔相连的分支管,播种管(18)下端与外界相通;开关板(14)开有两个上下通孔分别为通种孔(15)与通肥孔(16),通种孔(15)与通肥孔(16)之间的间距与进种孔和进肥孔之间的间距相同;
还包括气动双作用单杆缸(17),开关板(14)另一端从壳体开口一端伸出后与气动双作用单杆缸(17)的活塞杆相连,气动双作用单杆缸(17)的内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有杆腔为活塞杆所处的腔室;有杆腔通过气管Ⅰ(11)与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8)的出气口相连,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8)的一个进气口通过气管Ⅱ(7)与气罐(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8)与阀控制器(6)相连,通过阀控制器(6)控制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8)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底部安装有旋耕器(2)、覆土轮(20)和镇压轮(21),旋耕器(2)位于机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磊宋放赵天伦陈进红祝水金阙亚伟冯超李庆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