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96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灯,包括至少两个感应器、发光装置、控制器、安装组件和电源机构,每个感应器上均设有控制器,每个感应器的外部均设有安装组件;每个控制器均与发光装置连接;感应器、发光装置和控制器均与电源机构电性连接。通过设有两个或以上的感应器,扩大了有效感应范围,增强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灵敏度。

A kind of induction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感应灯。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智能化需求越来越高,对于现有的照明装置,并不再满足于通过人为的控制开关来控制其亮灭,而是希望照明装置可以通过智能化地感应范围内是否有移动物体,以自动控制照明装置的亮灭。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需要安装传感器、开关和灯具,经过三者配合才能实现智能感应,安装步骤繁多,接线复杂。也有将感应器和照明装置结合的,但是现有技术仅设有一个传感器,由于传感器是通过红外光光线感应,仅能感应某一个方向的门或抽屉的开闭情况,但是如果从超过该传感器的工作范围的区域开门的话,则无法完成感应操作。若要多方面感应动作的话则分别需要安装多套传感器,安装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承载两个以上的感应器能同时监控多方向的动作的、便于安装的、结构简单的感应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应灯,包括至少两个感应器、发光装置、控制器、安装组件和电源机构,每个感应器上均设有控制器,每个感应器的外部均设有安装组件;每个控制器均与发光装置连接;感应器、发光装置和控制器均与电源机构电性连接。特别地,可根据实际需求增设感应器,感应器的数量越多,有效的感应范围也就越大,发光装置的点亮和熄灭也就越灵敏。以设置两个感应器为例,感应器可分别设置在发光装置的两端,为了方便区分,将两个感应器分别命名为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第一感应器与第一控制器的控制器连接,第二感应器与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连接。通过安装组件将本技术固定在需要照明的区域内。当有移动的物品落在第一感应器或第二感应器的有效感应范围内时,第一感应器或第二感应器传送到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或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由于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和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均与电源机构电性连接,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和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均能随时接通或切断电源机构与发光装置的电路,以使发光装置点亮或熄灭。进一步,还包括感应器外壳,感应器、控制器和安装组件均设置在感应器外壳上。特别地,由于感应器要时刻监测外界的物品的移动情况,所以感应器外壳上应设有通孔,感应器通过通孔监测。这样感应器外壳既能保护感应器不直接裸露在外,又能保证感应器能时刻监测外界情况。再进一步,所述感应器外壳包括感应器盒和感应器盖,感应器和控制器均设置在感应器盒和感应器盖之间。特别地,感应器盖可以随时打开,方便更换感应器或控制器。感应器盒上设有与感应器尺寸匹配的通孔,保证感应器正常监测外界情况。进一步,还包括PC罩,PC罩设置在发光装置的外部。PC罩能对发光装置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因外力造成发光装置的损害,而且由于PC罩的可透光的性质,不会对光线照射产生影响。再进一步,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卡扣,固定卡扣设置在感应器的外部,固定卡扣的形状为凹形,固定卡扣上还设置安装孔,安装孔与螺丝匹配连接。特别地,由于固定卡扣的形状为凹形,固定卡扣的凹槽部位与感应器外壳匹配,所以感应器外壳能与固定卡扣嵌合,即完成固定卡扣和感应器的固定。由于本技术设有两个感应器,而且感应器和固定卡扣要配套使用,为了对应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两个固定卡扣也命名为第一固定卡扣和第二固定卡扣。在确定本技术与外部平面的相对位置后,在第一固定卡扣上的安装孔和第二固定卡扣上的安装孔均拧上螺丝上,即完成本技术与平面的固定。特别地,本技术不仅可以利用螺丝安装固定,还能通过柔性绳吊装固定。进一步,还包括外壳,发光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外壳的材质为铝材。发光装置设置在外壳和PC罩之间,外壳和PC罩的尺寸匹配。铝材外壳能保护发光装置。第一感应器的感应器盒的一端和第二感应器一端的感应器盒分别与外壳的两端中的某一端形状匹配,所以外壳设置在第一感应器的感应器盒和第二感应器的感应器盒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有两个或以上的感应器,扩大了有效感应范围,增强了本技术的灵敏度;2、通过凹形的固定卡扣与感应器拼接固定,方便安装和拆卸;3、本技术不仅可应用于门楣和抽屉等平面,还能通过吊装的方式安装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附图标记:第一感应器1;第二感应器2;LED灯板3;PC罩4;外壳5;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11;第一固定卡扣12;第一感应器盒13;第一感应器盖14;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21;第二固定卡扣22;第二感应器盒23;第二感应器盖2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一种感应灯,如图1-2所示,包括至少两个感应器、发光装置、控制器、安装组件和电源机构,每个感应器上均设有控制器,每个感应器的外部均设有安装组件;每个控制器均与发光装置连接;感应器、发光装置和控制器均与电源机构电性连接。特别地,可根据实际需求增设感应器,感应器的数量越多,有效的感应范围也就越大,发光装置的点亮和熄灭也就越灵敏。以设置两个感应器为例,感应器可分别设置在发光装置的两端,为了方便区分,将两个感应器分别命名为第一感应器1和第二感应器2。发光装置为LED灯2。第一感应器1与第一控制器的控制器11连接,第二感应器2与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21连接。通过安装组件将本技术固定在需要照明的区域内。当有移动的物品落在第一感应器1或第二感应器2的有效感应范围内时,第一感应器1或第二感应器2传送到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11或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21。由于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11和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21均与电源机构电性连接,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11和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21均能随时接通或切断电源机构与LED灯板3的电路,以使LED灯板3点亮或熄灭。进一步,还包括感应器外壳,第一感应器1和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11均设置在第一感应器外壳上;第二感应器2和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21均设置在第二感应器外壳上。第一感应器外壳和第二感应器外壳上均设有安装组件。再进一步,所述感应器外壳包括感应器盒和感应器盖,为方便区别,感应器盒分为第一感应器盒13和第二感应器盒23,感应器盖分为第一感应器盖14和第二感应器盖24。第一感应器1和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11均设置在第一感应器盒13和第一感应器盖14之间;第二感应器2和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21均设置在第二感应器盒23和第二感应器盖24之间。特别地,第一感应器盖14和第二感应盖24可以随时打开,方便更换第一感应器1、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11、第二感应器2和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21。由于第一感应器1和第二感应器2要时刻监测外界的物品的移动情况,所以第一感应器盒13和第二感应器盒23上均应设有通孔,第一感应器1和第二感应器2通过通孔监测。这样第一感应器外壳和第二感应器外壳既能保护第一感应器1和第二感应器2不直接裸露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感应器、发光装置、控制器、安装组件和电源机构,每个感应器上均设有控制器,每个感应器的外部均设有安装组件;每个控制器均与发光装置连接;感应器、发光装置和控制器均与电源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器包括有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有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感应器与第一控制器的控制器连接,第二感应器与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连接;第一感应器和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均设置在第一感应器外壳上;第二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均设置在第二感应器外壳上;所述第一感应器外壳包括第一感应器盒和第一感应器盖,第二感应器外壳包括第二感应器盒和第二感应器盖,第一感应器和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均设置在第一感应器盒和第一感应器盖之间;第二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均设置在第二感应器盒和第二感应器盖之间,第一感应器盖和第二感应盖分别设置在第一感应器盒和第二感应器盒的顶部并可打开;第一感应器外壳和第二感应器外壳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卡扣和第二固定卡扣,所述第一固定卡扣和第二固定卡扣呈凹形,其凹槽部位分别与第一感应器外壳和第二感应器外壳匹配并固定嵌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感应器、发光装置、控制器、安装组件和电源机构,每个感应器上均设有控制器,每个感应器的外部均设有安装组件;每个控制器均与发光装置连接;感应器、发光装置和控制器均与电源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器包括有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有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感应器与第一控制器的控制器连接,第二感应器与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连接;第一感应器和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均设置在第一感应器外壳上;第二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的控制器均设置在第二感应器外壳上;所述第一感应器外壳包括第一感应器盒和第一感应器盖,第二感应器外壳包括第二感应器盒和第二感应器盖,第一感应器和第一感应器的控制器均设置在第一感应器盒和第一感应器盖之间;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泰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