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965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控电路,包括主控模块(U1)、光感器(Q1)、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第三电阻(R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控电路包括简易串联稳压电路,该简易串联稳压电路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路可靠的工作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并保持较高的控制精度;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控电路避免了环境光在临界点附近有波动时出现的闪灯问题。

An optical control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控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控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减排的推进,目前光控器件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场上的光控器件多为AC供电,AC供电的部件在使用中有认证要求,成本高,且功能不完善,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控电路包括主控模块、光感器、第一电容、第三电容、第三电阻,所述主控模块的GND端与公共地GND相连;所述主控模块的TR端和所述主控模块的THR端分别与所述光感器的1脚、所述第三电阻一端相连,且所述主控模块的TR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THR端相连;所述主控模块的RS端分别与VCC、所述光感器的2脚、所述主控模块的V+端、所述第一电容一端相连;所述主控模块的V+端分别与VCC、所述第一电容一端、所述主控模块的RS端、所述光感器的2脚相连;所述主控模块的DIS端与光感器的输出端子SW相连;所述主控模块的CV端与所述第三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另一端接公共地GND;所述第一电容一端分别与VCC、所述主控模块的V+端、所述主控模块的RS端、所述光感器的2脚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公共地GND;所述第三电阻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TR端、所述主控模块的THR端、所述光感器的1脚相连,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接公共地GND。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光控电路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可以用于6-30V的低压DC供电,无认证要求,且本技术的光控电路避免了环境光在临界点附近有波动时出现的闪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控电路,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该光控电路包括主控模块U1、光感器Q1、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第三电阻R3,所述主控模块U1的GND端与公共地GND相连;所述主控模块U1的TR端和所述主控模块U1的THR端分别与所述光感器Q1的1脚、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相连,且所述主控模块U1的TR端与所述主控模块U1的THR端相连;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分别与VCC、所述光感器Q1的2脚、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分别与VCC、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所述主控模块U1的DIS端与光感器的输出端子SW相连;所述主控模块U1的CV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3另一端接公共地GND;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分别与VCC、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接公共地GND;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U1的TR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THR端、所述光感器Q1的1脚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接公共地GND。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光控电路还包括串联稳压电路,所述串联稳压电路输入端与VCC相连,所述串联稳压电路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如图2所示,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所述串联稳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稳压二极管ZD1,所述二极管D1一端分别与VCC、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ZD1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分别与VCC、所述二极管D1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D1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基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ZD1另一端接公共地GND;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接公共地GND。如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光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C2、第二电阻R2、第五电容C5,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光感器Q1的1脚、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所述主控模块U1TR端、所述主控模块U1THR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公共地GND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光感器Q1的1脚、所述主控模块U1TR端、所述主控模块U1THR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VCC、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C5一端分别与光感器的输出端子SW、所述主控模块U1的DIS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C5另一端接公共地GND。作为本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光控电路还包括回滞增强模块,所述回滞增强模块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U1的O端相连,所述回滞增强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U1的TR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THR端、所述光感器Q1的1脚、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相连。如图4所示,在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滞增强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接公共地GND,所述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接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基极接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U1的TR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THR端、所述光感器Q1的1脚、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5另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U1的O端相连。如图5所示,作为本技术的第五个实施例,在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光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C2、第二电阻R2、第五电容C5、回滞增强模块,所述回滞增强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光感器Q1的1脚、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另一端、所述主控模块U1TR端、所述主控模块U1THR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公共地GND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光感器Q1的1脚、所述主控模块U1TR端、所述主控模块U1THR端、所述第四电阻R4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U1)、光感器(Q1)、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第三电阻(R3),/n所述主控模块(U1)的GND端与公共地GND相连;/n所述主控模块(U1)的TR端和所述主控模块(U1)的THR端分别与所述光感器(Q1)的1脚、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相连,且所述主控模块(U1)的TR端与所述主控模块(U1)的THR端相连;/n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分别与VCC、所述光感器(Q1)的2脚、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n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分别与VCC、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n所述主控模块(U1)的DIS端与光感器的输出端子SW相连;/n所述主控模块(U1)的CV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3)另一端接公共地GND;/n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分别与VCC、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接公共地GND;/n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U1)的TR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THR端、所述光感器(Q1)的1脚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接公共地GND。/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U1)、光感器(Q1)、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第三电阻(R3),
所述主控模块(U1)的GND端与公共地GND相连;
所述主控模块(U1)的TR端和所述主控模块(U1)的THR端分别与所述光感器(Q1)的1脚、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相连,且所述主控模块(U1)的TR端与所述主控模块(U1)的THR端相连;
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分别与VCC、所述光感器(Q1)的2脚、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
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分别与VCC、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
所述主控模块(U1)的DIS端与光感器的输出端子SW相连;
所述主控模块(U1)的CV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3)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分别与VCC、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U1)的TR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THR端、所述光感器(Q1)的1脚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光控电路还包括串联稳压电路,所述串联稳压电路输入端与VCC相连,所述串联稳压电路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稳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稳压二极管(ZD1),所述二极管(D1)一端分别与VCC、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相连;
所述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
所述第二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ZD1)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分别与VCC、所述二极管(D1)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D1)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基极相连;
所述稳压二极管(ZD1)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所述主控模块(U1)的V+端、所述主控模块(U1)的RS端、所述光感器(Q1)的2脚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光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C2)、第二电阻(R2)、第五电容(C5),
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光感器(Q1)的1脚、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所述主控模块(U1)TR端、所述主控模块(U1)THR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公共地GND相连;
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胜黄奕奋林贤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奋勇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