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完全隔离型的低压DCTODC恒流输出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完全隔离型的低压DCTODC恒流输出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重功能的运用越来越多,DCTODC恒压转恒流电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运用较多的是电感降压的非隔离方案或用变压器的VIN和VOUT隔离,但地或其它部分有连接的方案。这样用在高压测量或控制电路上时(比如AC交流电控制等),有触电风险,用在高压测量及低压控制的多用途复合产品中时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完全隔离型的低压DCTODC恒流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电源IC、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二极管、第二电容、第四电阻、三极管、光耦,所述光耦包括发光器、受光器,所述第一电容一端分别与所述VIN端、所述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受光器一端、所述电源IC的VIN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初级地GND;所述电源IC的GND端连接初级地GND;所述电源IC的SW端与所述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相连;所述电源IC的VIN端分别与受光器一端、所述隔离及能量转换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完全隔离型的低压DC TO DC恒流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C1)、电源IC(U1)、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T1)、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三极管(Q1)、光耦(U2),所述光耦(U2)包括发光器(U2-B)、受光器(U2-A),/n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分别与所述VIN端、所述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T1)、所述受光器(U2-A)一端、所述电源IC(U1)的VIN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连接初级地GND;/n所述电源IC(U1)的GND端连接初级地GND;/n所述电源IC(U1)的SW端与所述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完全隔离型的低压DCTODC恒流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C1)、电源IC(U1)、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T1)、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三极管(Q1)、光耦(U2),所述光耦(U2)包括发光器(U2-B)、受光器(U2-A),
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分别与所述VIN端、所述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T1)、所述受光器(U2-A)一端、所述电源IC(U1)的VIN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连接初级地GND;
所述电源IC(U1)的GND端连接初级地GND;
所述电源IC(U1)的SW端与所述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T1)相连;
所述电源IC(U1)的VIN端分别与所述受光器(U2-A)一端、所述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T1)、VIN端、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
所述电源IC(U1)的FB端与所述受光器(U2-A)另一端相连;
所述受光器(U2-A)另一端与所述电源IC(U1)的FB端相连;
所述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T1)与次级地AGND相连;
所述二极管(D1)一端与所述隔离及能量转换变压器(T1)相连,所述二极管(D1)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三极管(Q1)发射极相连;
所述电容(C2)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另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相连,所述电容(C2)另一端与次级地AGND相连;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R4)另一端和VOUT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发光器(U2-B)一端相连;
所述发光器(U2-B)另一端接次级地AGND;
所述第四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VOUT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DC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奕奋,林贤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奋勇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