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胶囊式油枕排气培训辅助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636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胶囊式油枕排气培训辅助器材,包括透明瓶、观察瓶、软体气囊、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充气装置,所述透明瓶的瓶盖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软体气囊设于所述透明瓶内,所述透明瓶内盛装有水,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软体气囊连接,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插接入所述观察瓶内。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模拟变压器胶囊式油枕排气的过程,让检修人员消除疑惑、顾虑,更好地进行胶囊式油枕的排气工作。

A kind of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transformer capsule oil conservator exhaust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胶囊式油枕排气培训辅助器材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检修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胶囊式油枕排气培训辅助器材。
技术介绍
胶囊式油枕的主变检修后,检修人员需要对油枕进行排气,由于变压器本体、油枕采取全密封的钢结构,不能够直接看到油枕内胶囊的变化,以及空气排出的过程,特别在曾多次发生主变抽真空时由于检修人员操作不当(没打开连通油枕和胶囊的连接阀)导致胶囊破损的事件,更让检修人员对油枕排气存在疑惑、顾虑。大多数的检修人员缺乏静止液压、气体的理论知识,仅图片、动画等难以对这部分检修人员理解胶囊式油枕排气的过程、步骤。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设计一个可以直接观察的模型,模拟变压器胶囊式油枕排气的过程,让检修人员消除疑惑、顾虑,更好地进行胶囊式油枕的排气工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胶囊式油枕排气培训辅助器材,包括透明瓶、观察瓶、软体气囊、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充气装置,所述透明瓶的瓶盖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软体气囊设于所述透明瓶内,所述透明瓶内盛装有水,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软体气囊连接,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插接入所述观察瓶内。在该培训器材中,利用透明瓶模拟变压器的油枕,透明瓶内的水模拟油枕内的变压器油,软体气囊模拟变压器的胶囊。在需要进行排气培训时,操作者首先开启充气装置,充气装置通过第一软管对透明瓶内的软体气囊进行充气,当软体气囊逐渐膨胀时,往下压迫,透明瓶内的气体被压迫,透明瓶内的水被挤压逐渐上升,而瓶内气体通过第二软管被压出到观察瓶内,可在观察瓶内观察气体的排出效果。通过该培训模型,能够直接看到软体气囊膨胀过程,以及排气过程中变压器油的变化过程和油枕气体排出透明瓶的过程,让检修人员完全理解胶囊式油枕排气的过程、步骤,彻底消除他们的疑惑与顾虑。进一步,所述观察瓶为不带瓶盖的开口式瓶体,所述观察瓶内盛装有水,所述第二软管的管口置于水面下方。在观察瓶内放置水,并使第二软管的管口插入水中,使第二软管排出的气体从水中排出,会形成气泡,操作者可直接观察到从透明瓶中排出了的气体,过程直观明了。进一步,所述透明瓶盛装的水不超过瓶体高度的一半。避免装水过多,在进行排气过程中倒灌流出到观察瓶内,影响气体排出的观察,同时也更为逼真地模拟油枕内变压器油的情况。进一步,所述观察瓶为透明塑料瓶,便于观察。进一步,所述第一软管设有支管,所述支管设有开关阀。开关阀在透明瓶进行培训使用时为关闭状态。在排气培训完毕后,充气装置不再对第一软管进行充气,此时,软体气囊处于充气膨胀状态,打开支管的开关阀,使软体气囊的气体从支管泄露,使软体气囊恢复未充气状态,然后再关闭开关阀,以便下一个操作人员使用。进一步,所述支管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软管,便于软体气囊内的气体快速从支管进行泄露。进一步,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泵。上述需要进行穿孔连接的地方均要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瓶体是采用透明瓶,以便观察瓶内软体气囊的形状变化;2、软管穿过瓶盖与软体气囊连接,软管与瓶盖之间、软管与软体气囊之间密封良好,不漏气;3、在观察瓶内放置水,使第二软管排出的气体从水中排出,会形成气泡,操作者可直接观察到从透明瓶中排出了的气体,过程直观明了;4、利用透明瓶、软管和软体气囊的有机结合模拟胶囊油枕排气过程,能够直接看到胶囊变化与排气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透明瓶、2-观察瓶、3-软体气囊、4-第一软管、5-第二软管、6-支管、7-开关阀、8-充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变压器胶囊式油枕排气培训辅助器材,包括透明瓶1、观察瓶2、软体气囊3、第一软管4、第二软管5和充气装置8,透明瓶1的瓶盖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软体气囊3设于透明瓶1内,透明瓶1内盛装有水,第一软管4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软体气囊3连接,第一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充气装置8进行充气,第二软管5的一端与第二通孔连接,第二软管5的另一端插接入观察瓶2内,观察瓶2为不带瓶盖的开口式瓶体,观察瓶2内盛装有水,第二软管5的管口置于水面下方,第一软管4设有支管6,支管6设有开关阀7。第一软管4穿过第一通孔后用密封胶进行密封,避免产生缝隙;第二软管5穿过第二通孔后用密封胶进行密封,避免产生缝隙;第二软管5与软体气囊3的连接处用密封胶密封,避免产生缝隙;支管6与第一软管4的连接处用密封胶密封,避免产生缝隙;第一软管4与充气装置8的连接处用密封胶密封,避免产生缝隙。在该培训器材中,利用透明瓶1模拟变压器的油枕,透明瓶1内的水模拟油枕内的变压器油,软体气囊3模拟变压器的胶囊。充气装置8可采用小型的充气泵,使其对软体气囊3慢慢充气,以便更好地观察气体的排出。在需要进行排气培训时,操作者首先开启充气装置8,充气装置8通过第一软管4对透明瓶1内的软体气囊3进行充气,当软体气囊3逐渐膨胀时,透明瓶1内的气体被压迫,透明瓶1内的水被挤压逐渐上升,而瓶内气体通过第二软管5被压出到观察瓶2内,第二软管5排出的气体从观察瓶2中的水中排出,形成气泡,操作者可直接观察到从透明瓶1中排出了的气体,过程直观明了。同时,开关阀7在透明瓶1进行培训使用时为关闭状态,在排气培训完毕后,充气装置8不再对第一软管4进行充气,此时,软体气囊3处于充气膨胀状态,打开支管6的开关阀7,使软体气囊3的气体从支管6泄露,使软体气囊3恢复未充气状态,然后再关闭开关阀7,以便下一个操作人员使用。通过该培训模型,能够直接看到软体气囊3膨胀过程,以及排气过程中变压器油的变化过程和油枕气体排出透明瓶1的过程,让检修人员完全理解胶囊式油枕排气的过程、步骤,彻底消除他们的疑惑与顾虑。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瓶1盛装的水不超过瓶体高度的一半,避免装水过多,在进行排气过程中倒灌流出到观察瓶2内,影响气体排出的观察,同时也更为逼真地模拟油枕内变压器油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支管6竖直设置在第一软管4上,便于软体气囊3内的气体快速从支管6进行泄露。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胶囊式油枕排气培训辅助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瓶、观察瓶、软体气囊、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充气装置,所述透明瓶的瓶盖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软体气囊设于所述透明瓶内,所述透明瓶内盛装有水,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软体气囊连接,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插接入所述观察瓶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胶囊式油枕排气培训辅助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瓶、观察瓶、软体气囊、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充气装置,所述透明瓶的瓶盖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软体气囊设于所述透明瓶内,所述透明瓶内盛装有水,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软体气囊连接,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插接入所述观察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胶囊式油枕排气培训辅助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瓶为不带瓶盖的开口式瓶体,所述观察瓶内盛装有水,所述第二软管的管口置于水面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律辉潘平东张健能麦志彦劳锦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