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58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包括立柱与门禁杆,门禁杆包括第一门禁杆与第二门禁杆,立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上端通过中心轴转动设有中心杆;对称设置的滑块滑动卡设在防护架的内部,提高了弧板在转动时的稳定性;弧板的一侧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与中心杆相连接,使得驱动电机在带动中心杆旋转时,带动弧板进行转动;弧板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干扰,提高了中心杆使用寿命;减速板的位置移动至原来第一门禁杆的位置,此时,车辆在经过减速板时速度会下降,从而避免速度过快对过往的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A safety management device for tunnel access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为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1970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召开的隧道会议综合了各种因素,对隧道所下的定义为:“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平方米的洞室。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因此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常常需安装门禁来控制车辆以及人员的出入,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门禁装置,但是过于简单的门禁系统,存在许多不便,比如车辆在行驶出入过程中,由于没有任何减速设施,导致经过门禁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包括立柱与门禁杆,所述门禁杆包括第一门禁杆与第二门禁杆,所述立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通过中心轴转动设有中心杆,所述立柱的上端焊接设有防护架,所述中心杆转动插设在防护架的内部,所述防护架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中心杆的表面焊接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焊接设有弧板,所述弧板的一端与第一门禁杆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门禁杆的下端等间距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第二门禁杆的表面焊接设置,所述第二门禁杆靠近立柱的一端垂直安装有减速板。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下端焊接设有基桩,且立柱与基桩相连接部分内嵌开设有环槽。优选的,所述防护架的表面对称开设有滑槽,该滑槽与弧形槽相连通设置,所述弧板转动卡设在弧形槽的内部,所述弧板的上下端均焊接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门禁杆靠近立柱的一端焊接设有转环,所述转环转动卡设在环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减速板远离第二门禁杆的一端转动设有滚轮。优选的,所述中心轴与立柱及防护架相切部分设有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对称设置的滑块滑动卡设在防护架的内部,提高了弧板在转动时的稳定性;弧板的一侧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与中心杆相连接,使得驱动电机在带动中心杆旋转时,带动弧板进行转动;2.弧板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干扰,提高了中心杆使用寿命;3.减速板的位置移动至原来第一门禁杆的位置,此时,车辆在经过减速板时速度会下降,从而避免速度过快对过往的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门禁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11基桩、2驱动电机、21中心杆、3防护架、31滑槽、4第一门禁杆、41弧板、42滑块、43连接杆、5第二门禁杆、51支撑板、52转环、6减速板、61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包括立柱1与门禁杆,门禁杆包括第一门禁杆4与第二门禁杆5,立柱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上端通过中心轴转动设有中心杆21,立柱1的上端焊接设有防护架3,中心杆21转动插设在防护架3的内部,防护架3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中心杆21的表面焊接设有连接杆43,连接杆43的一端焊接设有弧板41,弧板41的一端与第一门禁杆4的一端焊接第一门禁杆4的下端等间距设有支撑板51,支撑板51的下端与第二门禁杆5的表面焊接设置,第二门禁杆5靠近立柱1的一端垂直安装有减速板6。进一步地,立柱1的下端焊接设有基桩11,且立柱1与基桩11相连接部分内嵌开设有环槽;立柱1的下端焊接设有基桩11,该基桩11可埋在地面,使得立柱1能稳定地安装在地面。进一步地,防护架3的表面对称开设有滑槽31,该滑槽31与弧形槽相连通设置,弧板41转动卡设在弧形槽的内部,弧板41的上下端均焊接设有滑块42,滑块42滑动设置在滑槽31的内部;弧板41可转动设置在防护架3的表面,同时可通过对称设置的滑块42滑动卡设在防护架3的内部,从而提高弧板41在转动时的稳定性;且弧板41的一侧通过设置的连接杆43与中心杆21相连接,使得驱动电机2在带动中心杆21旋转时,带动弧板41进行转动,此外弧板41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干扰,提高了中心杆21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第二门禁杆5靠近立柱1的一端焊接设有转环52,转环52转动卡设在环槽的内部;第二门禁杆5的一端设置的转环52转动设置在立柱1表面的环槽中,提高第二门禁杆5的支撑力,减少断裂的情况。进一步地,减速板6远离第二门禁杆5的一端转动设有滚轮61;当第一门禁杆4打开之后,减速板6的位置移动至原来第一门禁杆4的位置,此时,车辆在经过减速板6时速度会下降,从而避免速度过快对过往的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且设置有滚轮61,方便减速板6进行转动。进一步地,中心轴与立柱1及防护架3相切部分设有轴承;减少摩擦,延长寿命。工作原理:弧板41可转动设置在防护架3的表面,同时可通过对称设置的滑块42滑动卡设在防护架3的内部,从而提高弧板41在转动时的稳定性;且弧板41的一侧通过设置的连接杆43与中心杆21相连接,使得驱动电机2在带动中心杆21旋转时,带动弧板41进行转动,此外弧板41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干扰,提高了中心杆21使用寿命,当第一门禁杆4打开之后,减速板6的位置移动至原来第一门禁杆4的位置,此时,车辆在经过减速板6时速度会下降,从而避免速度过快对过往的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且设置有滚轮61,方便减速板6进行转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包括立柱(1)与门禁杆,所述门禁杆包括第一门禁杆(4)与第二门禁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上端通过中心轴转动设有中心杆(21),所述立柱(1)的上端焊接设有防护架(3),所述中心杆(21)转动插设在防护架(3)的内部,所述防护架(3)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中心杆(21)的表面焊接设有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的一端焊接设有弧板(41),所述弧板(41)的一端与第一门禁杆(4)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门禁杆(4)的下端等间距设有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的下端与第二门禁杆(5)的表面焊接设置,所述第二门禁杆(5)靠近立柱(1)的一端垂直安装有减速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包括立柱(1)与门禁杆,所述门禁杆包括第一门禁杆(4)与第二门禁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上端通过中心轴转动设有中心杆(21),所述立柱(1)的上端焊接设有防护架(3),所述中心杆(21)转动插设在防护架(3)的内部,所述防护架(3)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中心杆(21)的表面焊接设有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的一端焊接设有弧板(41),所述弧板(41)的一端与第一门禁杆(4)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门禁杆(4)的下端等间距设有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的下端与第二门禁杆(5)的表面焊接设置,所述第二门禁杆(5)靠近立柱(1)的一端垂直安装有减速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下端焊接设有基桩(11),且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学文肖利君王磊肖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云路交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