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锤浮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51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锤浮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深沟球轴承(1)、钢球(2)、直线轴承(3)、支点轴(7)、螺杆(9)、重锤(10)、顶杆(12)、托盘(13),所述托盘(13)与所述顶杆(12)相连,所述顶杆(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所述钢球(2),所述顶杆(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直线轴承(3),所述支点轴(7)左侧活动连接有转接头(8),所述支点轴(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所述螺杆(9),所述螺杆(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重锤(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球面配合,可以通过球相对平面的滚动自位,从而消除摩擦力,避免摩擦力影响到最终镜子的面形,与常用的万向托盘相比优化了其内部结构。

A floa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heavy ham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锤浮动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口径光学结构支撑,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锤浮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大口径光学结构支撑形式多样,重锤浮动支撑属于其中一种常用的支撑形式,该结构可以有效的适应仪器设备运动过程中重力角度的变化。浮动支撑就是不限制定位自由度,只是保证“原定位”的可靠性、是辅助手段,浮动支持也称自位支撑,当既要保证定位的副接触良好,又要避免过定位时,常把支撑做成浮动或联动结构,使之自位,称浮动支撑。传统的重锤支撑结构为一重锤杠杆施力结构与一万向托盘配合完成。万向托盘具有自位功能,在系统产生热变形过程中,无法补偿由此产生的位移。最终托盘支撑面与镜子受力面发生错移,产生的摩擦力对镜面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锤浮动支撑结构,减少镜面变形,提高支撑精度。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锤浮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深沟球轴承1、钢球2、直线轴承3、支点轴7、螺杆9、重锤10、顶杆12、托盘13,所述托盘13与所述顶杆12相连,所述顶杆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所述钢球2,所述顶杆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直线轴承3,所述螺杆9受所述重锤10下压经所述支点轴7将下压力传递给所述顶杆12,所述顶杆12由所述直线轴承3导向,经由所述钢球2将力传递给所述托盘13,从而完成力的施加。上述的重锤浮动支撑结构,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2与所述托盘13之间设有顶端盖14和柔性垫15,所述深沟球轴承1安装在保持架18上,其上设置有隔圈11,所述钢球2设置于所述顶杆12的顶端。上述的重锤浮动支撑结构,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头8,且所述支点轴7通过所述连接头8与所述顶杆12活动连接,所述螺杆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重锤10。上述的重锤浮动支撑结构,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轴承3上设有支座6,所述支座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盖板17,所述支座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侧端盖16。所述支点轴7两端安装有所述深沟球轴承1,所述深沟球轴承1通过隔圈11与所述支座6相连,所述支点轴7上固定安装有保持架18。有益效果:大口径支撑中镜子与支撑托盘之间因为热变形而易产生摩擦力,进而影响镜子最终的面形精度。本专利技术具备补偿由于热变形过程中系统产生的位移,不会对镜面产生影响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球面配合,可以通过球相对平面的滚动自位,从而消除摩擦力,避免摩擦力影响到最终镜子的面形。本专利技术将传统重锤浮动支撑结构中的球锥万向托盘更改为球面配合,将重锤杠杆施力连杆结构进行分割,变为直线轴承导向与杠杆重锤两部分构成。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大大增加了光学设备的使用寿命,性能优异,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重锤浮动支撑结构的A-A剖示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重锤浮动支撑结构的B-B剖示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重锤浮动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重锤浮动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图中,1、深沟球轴承;2、钢球;3、直线轴承;4、5、顶丝;6、支座;7、支点轴;8、转接头;9、螺杆;10、重锤;11、隔圈;12、顶杆;13、托盘;14、顶端盖;15、柔性垫;16、侧端盖;17、盖板;18、保持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重锤浮动支撑结构,由深沟球轴承1、钢球2、直线轴承3、支点轴7、螺杆9、重锤10、顶杆12、托盘13等结构件组成,所述托盘13与所述顶杆12相连,所述顶杆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所述钢球2,所述顶杆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直线轴承3,所述螺杆9受重锤10下压经支点轴7由顶丝5将下压力传递给顶杆12,顶杆12由直线轴承3导向,经由钢球2将力传递给托盘13,从而完成力的施加。所述顶杆12与托盘13之间设有顶端盖14和柔性垫15,所述深沟球轴承1安装在保持架18上,其上设置有隔圈11,所述钢球2设置于所述顶杆12的顶端。本实施例中深沟球轴承1是为支点轴7提供转动;钢球2起到使得顶杆12与托盘13是万向连接(球面配合);3为直线轴承,为顶杆12提供导向作用;所述顶杆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顶丝4、5;顶丝4起锁紧作用;顶丝5起到调节直线轴承13托盘高度,进而可以调节螺杆9水平姿态;支座6为整个结构的连接支架;支点轴7为杠杆支点;转接头8为杠杆转接头连接螺杆9与顶丝5通过支点轴7杠杆施力;螺杆9提供长的力臂;重锤10提供施加的力;隔圈11为深沟球轴承1与支座6提供合理间隔;顶杆12给托盘13施力;顶端盖14防止托盘13脱落;柔性垫15避免托盘13与镜子直接硬接触而受力集中;侧端盖16固定深沟球轴承1与支座6;盖板17装调工装;保持架18避免杠杆运动至负角度重锤大角度运动。该结构中相对于传统杠杆的改进由以下两点:将传统重锤浮动支撑结构中的球锥万向托盘更改为球面配合;将重锤杠杆施力连杆结构进行分割,变为直线轴承导向与杠杆重锤两部分构成。大口径支撑中镜子与支撑托盘之间因为热变形而易产生摩擦力,进而影响最终的支撑精度。本专利技术球面配合,可以通过球相对平面的滚动自位,从而消除摩擦力,避免摩擦力影响到最终的面形。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重锤浮动支撑结构的立体图。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锤浮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深沟球轴承(1)、钢球(2)、直线轴承(3)、支点轴(7)、螺杆(9)、重锤(10)、顶杆(12)、托盘(13),所述托盘(13)与所述顶杆(12)相连,所述顶杆(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所述钢球(2),所述顶杆(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直线轴承(3),所述螺杆(9)受所述重锤(10)下压经所述支点轴(7)将下压力传递给所述顶杆(12),所述顶杆(12)由所述直线轴承(3)导向,经由所述钢球(2)将力传递给所述托盘(13),从而完成力的施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锤浮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深沟球轴承(1)、钢球(2)、直线轴承(3)、支点轴(7)、螺杆(9)、重锤(10)、顶杆(12)、托盘(13),所述托盘(13)与所述顶杆(12)相连,所述顶杆(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所述钢球(2),所述顶杆(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直线轴承(3),所述螺杆(9)受所述重锤(10)下压经所述支点轴(7)将下压力传递给所述顶杆(12),所述顶杆(12)由所述直线轴承(3)导向,经由所述钢球(2)将力传递给所述托盘(13),从而完成力的施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锤浮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2)与所述托盘(13)之间设有顶端盖(14)和柔性垫(15),所述深沟球轴承(1)安装在保持架(18)上,其上设置有隔圈(11),所述钢球(2)设置于所述顶杆(12)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锤浮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头(8),且所述支点轴(7)通过所述连接头(8)与所述顶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军周子元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