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亮专利>正文

改进的家用暖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50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家用暖气炉,炉体的底部敞开,其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排烟孔,排烟孔外侧炉体上设置着烟道,炉体内间隔设置着外水套和内水套,外水套与炉体之间形成圆筒形的外烟道,外、内水套分别呈高低布置且通过水道相互连通,水道将外、内水套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两个半圆筒形的内烟道,内、外烟道的底部连通,内水套形成炉膛,外水套下部设置有进水管,其上部设置有出水管,炉膛的底部设置有炉箅,内水套底部的外侧下延伸壁与炉体的下部之间配合设置着环形封盖,外水套的上部与炉体的上部密封连接在一起。它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的暖气炉燃烧的火焰对炊具底部加热不均的问题,减少热能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庭中使用的暖气炉,特别是改进的家用暖气炉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北方广大农村地区使用煤炉取暖的现象仍较普遍,传统的煤炉子结构简单,在炉膛内点燃煤炭既可烧水、做饭,又可取暖,而传统的暖气炉也只是简单地在炉膛周围包绕一圈水套,利用炉膛内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将水套内的水加热取暖而已,烟囱的开口直接设置在炉膛壁上,其不足之处是煤炭燃烧的火焰往往直接偏向烟囱的出口一侧,当人们在做饭时,火焰对炊具底部就存在加热不均的问题,大量的热能直接顺着烟囱散失了,热能不仅损失大,而且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家用暖气炉,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的暖气炉燃烧产生的火焰对炊具底部加热不均的问题,减少热能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家用暖气炉,其包括安装有炉腿的炉体,其底部敞开,炉体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排烟孔,其外侧的炉体上设置着烟道,炉体的里面由外到内相互间隔设置着环形的外水套和内水套,外水套与炉体之间形成圆筒形的外烟道,外水套和内水套分别呈高低布置且通过水道相互连通,水道将外水套和内水套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两个半圆筒形的内烟道,内、外烟道的底部连通,内水套环绕形成炉膛,外水套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其上部设置有出水管,炉膛的底部设置有炉箅,内水套底部的外侧下延伸壁与炉体的下部之间配合设置着环形封盖,外水套的上部与炉体的上部密封连接在一起。本技术使用时,先将设置在外水套上的进、出水管与室内暖气管路连接好,在炉箅上放好煤炭并点燃,在炉台上放置炊具或把炉盖子盖好,煤炭燃烧的火焰先从炉膛内出来然后通过内外水套之间的内烟道,经外水套的底部再沿着外水套与炉体之间的外烟道进入设置在炉体上端外侧的烟道,从烟囱排出。在火焰迂回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将内外水套内的水加热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能的损失,提高了热能利用率,由于火焰不是直接偏向烟道,不存在火焰偏转的问题,因此火焰分布均匀,对炊具底部能做到均匀加热。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沿图2中B-B线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一种改进的家用暖气炉,如图1所示,其包括安装有炉腿12的炉体13,炉腿12可拆卸,炉体13的底部敞开,如图2,图3所示,炉体13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排烟孔19,排烟孔19外侧的炉体13上设置着安装有烟囱2的烟道16,火焰经排烟孔19排入烟道16内。如图1,图3所示,炉体13的里面由外到内依次间隔设置着环形的外水套3和内水套4,外水套3与炉体13之间形成圆筒形的外烟道23,内水套4环绕形成炉膛5,如图1,图3所示,炉膛5的中部狭窄,上部和下部宽敞,采用这种结构有利于内水套4吸热,炉膛5的形状还可以为直筒形。外水套3和内水套4分别呈高低布置且通过水道21相互连通,水道21将外水套3和内水套4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两个半圆筒形的内烟道24,内、外烟道的底部连通,炉膛5内的火焰沿内烟道24折返下来再沿着外烟道23上升,外水套3的上部与炉体13的上部密封连接在一起,使得经外烟道23上升的煤烟只能从炉体13上部的排烟孔19排出。外水套3的顶端与烟道16的顶端形成炉台。如图1所示,外水套3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6,其上部设置有出水管1,出水管1设置在烟道16内,以尽可能利用煤炭燃烧产生的煤烟中的余热。如图1,图3所示,炉膛5的底部设置有炉箅8,炉箅8安装在炉箅架9上,炉箅架9的柱筒形外壁上部均布设置有圆柱销10,内水套4的内侧下延伸壁上均布设置有挂口,圆柱销10与挂口配合安装,炉箅架9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横杆25,设置在横杆25中心的轴套与炉箅8的中心轴26相配合,炉箅8的中心轴26的下部形成拐柄,拐柄的端部铰接有连杆7,拉动连杆7即可带动炉箅8转动从而使炉膛5底部的炉灰落下。炉箅架9下部的外侧配合设置有挡圈20,本技术在使用时先要在地面上挖好炉坑,将挡圈20放下使之与炉坑的顶部以及炉箅架9的柱筒形外壁下部相接触,可防止炉灰四处飞扬。如图1,图3所示,内水套4底部的外侧下延伸壁与炉体13的外壁之间配合设置着环形的封盖11,封盖11可以防止通过内、外水套之间的内烟道24下来的煤烟冒出,尤其是用来防止煤烟中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冒出,危害人们的生命,在封盖11的竖直内壁上设置有耐热密封圈18,以增强密封效果。如图1所示,烟囱2的正下方设置有除灰孔15,其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挡盖14,打开挡盖14即可将烟囱2内落下的烟灰等杂物清除。如图2所示,烟道16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挡板17。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家用暖气炉,其包括安装有炉腿(12)的炉体(13),其特征是炉体(13)的底部敞开,其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排烟孔(19),其外侧的炉体(13)上设置着烟道(16),炉体(13)的里面由外到内相互间隔设置着环形的外水套(3)和内水套(4),外水套(3)与炉体(13)之间形成圆筒形的外烟道(23),外水套(3)和内水套(4)分别呈高低布置且通过水道(21)相互连通,水道(21)将外水套(3)和内水套(4)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两个半圆筒形的内烟道(24),内、外烟道的底部连通,内水套(4)环绕形成炉膛(5),外水套(3)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6),其上部设置有出水管(1),炉膛(5)的底部设置有炉箅(8),内水套(4)底部的外侧下延伸壁与炉体(13)的下部之间配合设置着环形封盖(11),外水套(3)的上部与炉体(13)的上部密封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家用暖气炉,其特征是炉箅(8)安装在炉箅架(9)上,炉箅架(9)的柱筒形外壁上部均布设置有圆柱销(10),内水套(4)的内侧下延伸壁上均布设置有挂口,圆柱销(10)与挂口配合安装,炉箅架(9)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横杆(25),设置在横杆(25)中心的轴套与炉箅(8)的中心轴(26)相配合,中心轴(26)的下部形成拐柄,拐柄的端部铰接有连杆(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家用暖气炉,其特征是烟囱(2)的正下方设置有除灰孔(15),其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挡盖(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家用暖气炉,其特征是炉膛(5)的中部狭窄,上部和下部宽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家用暖气炉,其特征是炉箅架(9)下部的外侧配合设置有挡圈(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家用暖气炉,其特征是在封盖(11)的竖直内壁上设置有耐热密封圈(1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家用暖气炉,炉体的底部敞开,其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排烟孔,排烟孔外侧炉体上设置着烟道,炉体内间隔设置着外水套和内水套,外水套与炉体之间形成圆筒形的外烟道,外、内水套分别呈高低布置且通过水道相互连通,水道将外、内水套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两个半圆筒形的内烟道,内、外烟道的底部连通,内水套形成炉膛,外水套下部设置有进水管,其上部设置有出水管,炉膛的底部设置有炉箅,内水套底部的外侧下延伸壁与炉体的下部之间配合设置着环形封盖,外水套的上部与炉体的上部密封连接在一起。它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的暖气炉燃烧的火焰对炊具底部加热不均的问题,减少热能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文档编号F24B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家用暖气炉,其包括安装有炉腿(12)的炉体(13),其特征是:炉体(13)的底部敞开,其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排烟孔(19),其外侧的炉体(13)上设置着烟道(16),炉体(13)的里面由外到内相互间隔设置着环形的外水套(3)和内水套(4),外水套(3)与炉体(13)之间形成圆筒形的外烟道(23),外水套(3)和内水套(4)分别呈高低布置且通过水道(21)相互连通,水道(21)将外水套(3)和内水套(4)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两个半圆筒形的内烟道(24),内、外烟道的底部连通,内水套(4)环绕形成炉膛(5),外水套(3)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6),其上部设置有出水管(1),炉膛(5)的底部设置有炉箅(8),内水套(4)底部的外侧下延伸壁与炉体(13)的下部之间配合设置着环形封盖(11),外水套(3)的上部与炉体(13)的上部密封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