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38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支架、限位机构、上底板和自动润滑机构,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气缸,所述上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限位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限位机构的底端外表面安装有收集槽,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底板,所述自动润滑机构位于限位机构的顶端表面。该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与现有的普通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相比,可以对该机构内部进行自动上油润滑,维持该机构内部的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畅通性,提高了该机构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了该机构内部拆卸的复杂,节省了该机构内部润滑的时间,同时可以对该机构内部多余的润滑油进行收集,避免了油料的浪费。

A testing mechanism of high pressure te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
本技术涉及高压测试机
,具体为一种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
技术介绍
测试机是一种用来对工件进行检测的仪器,高压测试机则是可以对工件的耐压性进行检测的测试机的一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工件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同时也促进了工件检测设备的不断发展。现有的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在使用时,需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拆卸润滑,导致润滑的过程较为复杂,并且不便于对其内部多余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容易造成润滑油的浪费,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在使用时,需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拆卸润滑,导致润滑的过程较为复杂,并且不便于对其内部多余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容易造成润滑油的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支架、限位机构、上底板和自动润滑机构,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气缸,且气缸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套,所述上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压力传感器,且上底板位于气缸的顶端,所述限位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且限位机构位于上底板的左右两端,所述限位机构的底端外表面安装有收集槽,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底板,且下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磨砂层,所述自动润滑机构位于限位机构的顶端表面。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滑槽、刻度线和衔接块,且衔接块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侧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表面结构与限位杆的外表面结构相吻合,且限位滑槽之间以限位杆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优选的,所述自动润滑机构包括固定螺杆、进油管、连接杆、环形套管、控制阀门和出油口,且进油管的右端设置有环形套管,所述环形套管的内侧设置有出油口,且出油口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环形套管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杆。优选的,所述进油管通过控制阀门与出油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出油口之间以环形套管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并且环形套管通过固定螺杆、连接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固定支架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底端内表面结构与限位杆的底端外表面结构相吻合,且收集槽的中轴线与限位杆的中轴线相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限位杆、限位滑槽、刻度线和衔接块的设置,使得该机构在使用时,可以对该机构内部的上底板进行限位固定,维持上底板在下降过程中的平衡性,以便于其下方的物体进行平衡受力,进而有利于该机构对物体的压力检测,减小检测过程中外界因素产生的误差,提高该机构检测的准确度;2、本技术通过固定螺杆、进油管、连接杆、环形套管、控制阀门和出油口的设置,可以对其内部进行自动上油润滑,维持该机构内部的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畅通性,提高了该机构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了该机构内部拆卸的复杂,节省了该机构内部润滑的时间;3、本技术通过收集槽和限位杆的设置,可以对该机构内部限位杆表面上油润滑后的多余的润滑油进行收集,以便于润滑油的循环使用,避免油料的浪费,同时也可以防止限位杆底端残留的润滑油四溢,而对该检测机构内部造成污染,影响该检测机构内部零件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润滑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支架;2、限位机构;201、限位杆;202、限位滑槽;203、刻度线;204、衔接块;3、收集槽;4、磨砂层;5、下底板;6、固定底座;7、上底板;8、气缸;9、防护套;10、压力传感器;11、自动润滑机构;1101、固定螺杆;1102、进油管;1103、连接杆;1104、环形套管;1105、控制阀门;1106、出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支架1、限位机构2、上底板7和自动润滑机构11,固定支架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气缸8,且气缸8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套9,上底板7的上表面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0,且上底板7位于气缸8的顶端,限位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6,且限位机构2位于上底板7的左右两端,限位机构2包括限位杆201、限位滑槽202、刻度线203和衔接块204,且衔接块204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限位滑槽202,限位滑槽202的内侧连接有限位杆201,且限位杆201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203,限位滑槽202的内表面结构与限位杆201的外表面结构相吻合,且限位滑槽202之间以限位杆201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使得该机构在使用时,可以对该机构内部的上底板7进行限位固定,维持上底板7在下降过程中的平衡性,以便于其下方的物体进行平衡受力,进而有利于该机构对物体的压力检测,减小检测过程中外界因素产生的误差,提高该机构检测的准确度;限位机构2的底端外表面安装有收集槽3,收集槽3的底端内表面结构与限位杆201的底端外表面结构相吻合,且收集槽3的中轴线与限位杆201的中轴线相重合,可以对该机构内部限位杆201表面上油润滑后的多余的润滑油进行收集,以便于润滑油的循环使用,避免油料的浪费,同时也可以防止限位杆201底端残留的润滑油四溢,而对该检测机构内部造成污染,影响该检测机构内部零件的正常使用;固定底座6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底板5,且下底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磨砂层4,自动润滑机构11位于限位机构2的顶端表面,自动润滑机构11包括固定螺杆1101、进油管1102、连接杆1103、环形套管1104、控制阀门1105和出油口1106,且进油管1102的右端设置有环形套管1104,环形套管1104的内侧设置有出油口1106,且出油口1106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阀门1105,环形套管1104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1103,且连接杆1103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杆1101,使得该机构在使用时,可以对其内部进行自动上油润滑,维持该机构内部的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畅通性,提高了该机构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了该机构内部拆卸的复杂,节省了该机构内部润滑的时间。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时,首先,将该检测机构放置在适当位置,以便于该检测机构进行使用,之后将需要进行压力检测的物体放置在下底板5上端的磨砂层4的表面,之后启动该检测机构,其内部的上底板7在顶端与之相连的气缸8的带动下,进行下降,同时通过与左右两端衔接块204之间的连接,带动衔接块204通过内部限位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支架(1)、限位机构(2)、上底板(7)和自动润滑机构(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气缸(8),且气缸(8)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套(9),所述上底板(7)的上表面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0),且上底板(7)位于气缸(8)的顶端,所述限位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6),且限位机构(2)位于上底板(7)的左右两端,所述限位机构(2)的底端外表面安装有收集槽(3),所述固定底座(6)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底板(5),且下底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磨砂层(4),所述自动润滑机构(11)位于限位机构(2)的顶端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支架(1)、限位机构(2)、上底板(7)和自动润滑机构(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气缸(8),且气缸(8)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套(9),所述上底板(7)的上表面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0),且上底板(7)位于气缸(8)的顶端,所述限位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6),且限位机构(2)位于上底板(7)的左右两端,所述限位机构(2)的底端外表面安装有收集槽(3),所述固定底座(6)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底板(5),且下底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磨砂层(4),所述自动润滑机构(11)位于限位机构(2)的顶端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限位杆(201)、限位滑槽(202)、刻度线(203)和衔接块(204),且衔接块(204)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限位滑槽(202),所述限位滑槽(202)的内侧连接有限位杆(201),且限位杆(201)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测试机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202)的内表面结构与限位杆(201)的外表面结构相吻合,且限位滑槽(202)之间以限位杆(201)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尔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