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充压检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137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充压检漏系统,包括:用于输送压力介质的介质管路;相互连通的两个中空弹性体;介质管路包括与中空弹性体连通的第一管路,以及与第一管路并联设置的第二管路;第一管路设有一压力表,第二管路设有一压力表;两个中空弹性体分设于管道的内部通道的两端时,由第一管路向中空弹性体充入压力介质,中空弹性体的侧壁沿管道的径向方向受压膨胀而贴合管道的内侧壁,使得两个中空弹性体之间的内部通道形成一密封空间,第二管路与密封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简单、易于实现,便于携带且使用安全性高。

A pipeline pressure leak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充压检漏系统
本技术涉及管道检漏
,尤指一种管道充压检漏系统。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管道一般起到输送流体的作用,因此,管道需要保证其无漏性,以保证管道内输送的介质不会流出,导致介质的浪费;当管道用于输送有毒有害或者易爆流体时,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甚至危害到人体或环境的健康,乃至生命,因此,管道在生产或者使用过程中,对管道进行检漏成为不可或缺的检查事项。怎样提供一种能够便携且使用安全的管道检漏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充压检漏系统,结构紧凑、简单、易于实现,便于携带且使用安全性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道充压检漏系统,包括:用于输送压力介质的介质管路;相互连通的两个中空弹性体;所述介质管路包括与所述中空弹性体连通的第一管路,以及与所述第一管路并联设置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设有一压力表,所述第二管路设有一压力表;两个所述中空弹性体分设于管道的内部通道的两端时,由所述第一管路向所述中空弹性体充入压力介质,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侧壁沿所述管道的径向方向受压膨胀而贴合所述管道的内侧壁,使得两个所述中空弹性体之间的内部通道形成一密封空间,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密封空间连通。本技术方案中,由于两个中空弹性体相互连通,从而第一管路只需与其中一个中空弹性体连通即可;同时,压力表可表征中空弹性体是否与管道的内壁贴合,同时还可表征中空弹性体是否始终贴合管道的内壁,起到表征中空弹性体的稳压状况;更优的,密封空间和中空弹性体内填充的压力介质为同一种,简化了本技术的介质管路;更优的,压力表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无需人眼观察和判断中空弹性体是否贴合管道,从而避免中空弹性体出现未贴合管道的内侧壁而导致管道检漏的失真,或者中空弹性体因过渡膨胀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或者直接爆裂等不良现象,压力表的设置提高了管道检漏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以及使用安全性;通过压力表检测密封空间的压力从而快速判断管道是否漏气,检漏结果精准且科学。进一步优选地,多个适用于不同内径尺寸的管道的所述中空弹性体可替换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本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更换不同中空弹性体而实现不同内径尺寸的管道的检漏,大大节约了使用成本,携带一个本系统便可实现多个不同管径的管道的检漏测试,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实用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空弹性体包括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并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的外侧壁密封连接的弹性体。本技术方案中,中空弹性体能够发生形变的部位仅为需要与管道的内侧壁接触的弹性体,从而保证了弹性体发生形变时只会沿管道的径向方向膨胀,加快了中空弹性体贴合管道的内侧壁的速度,提高了本技术的工作效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性体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本技术方案中,根据需要可将弹性体设置成单层或多层,从而实现本产品的多样化。进一步优选地,两个所述中空弹性体之间的距离可调。本技术方案中,满足了不同长度的管道的检测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范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管路贯穿其中一所述中空弹性体后与所述密封空间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外侧壁与所述中空弹性体密封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第二管路穿设其中一中空弹性体,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本技术的空间占用率,使得本技术更易于携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设有压力控制阀。本技术方案中,控制阀实现了压力介质输送量的把控,提高本技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放空阀,所述放空阀设于所述中空弹性体或所述第一管路。本技术方案中,放空阀可将中空弹性体内部的压力介质放出,使得膨胀后的中空弹性体可恢复到原状,便于中空弹性体于管道的取放,使得中空弹性体无需处于膨胀状态于管道取下,降低了中空弹性体于管道取下时所受到的磨损,延长了中空弹性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管路设有压力控制阀。本技术方案中,控制阀实现了压力介质输送量的把控,提高本技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放空阀,所述放空阀设于所述第二管路。本技术方案中,放开阀可将密封空间内的压力介质放出,从而避免了排出了压力介质的中空弹性体由于密封空间压力的作用而弹出管道,避免误伤工作人员,同时也避免连通的两个中空弹性体因做相互远离的运动而断开,导致本系统的无法使用,因此,提高了本技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充压检漏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第一管路只需与其中一个中空弹性体连通即可;同时,压力表可表征中空弹性体是否与管道的内壁贴合,同时还可表征中空弹性体是否始终贴合管道的内壁,起到表征中空弹性体的稳压状况;更优的,密封空间和中空弹性体内填充的压力介质为同一种,简化了本技术的介质管路;更优的,压力表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无需人眼观察和判断中空弹性体是否贴合管道,从而避免中空弹性体出现未贴合管道的内侧壁而导致管道检漏的失真,或者中空弹性体因过渡膨胀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或者直接爆裂等不良现象,压力表的设置提高了管道检漏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以及使用安全性;通过压力表检测密封空间的压力从而快速判断管道是否漏气,检漏结果精准且科学。2、本技术中,可通过更换不同中空弹性体而实现不同内径尺寸的管道的检漏,大大节约了使用成本,携带一个本系统便可实现多个不同管径的管道的检漏测试;两个中空弹性体之间的距离可调,满足了不同长度的管道的检测需求,使得本技术适用于不同长度、不同内径尺寸的管道,大大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范围。3、本技术中,放空阀和控制阀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管道充压检漏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介质管路,11.第一管路,12.第二管路,2.中空弹性体,21.端板,22.弹性体,23.线体,24.安装件,25.伸缩管,261.第一通管,262.第二通管,263.第三通管,264.第四通管,3.压力表,4.管道,41.密封空间,5.压力控制阀。6.放空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充压检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输送压力介质的介质管路;/n相互连通的两个中空弹性体;/n所述介质管路包括与所述中空弹性体连通的第一管路,以及与所述第一管路并联设置的第二管路;/n所述第一管路设有一压力表,所述第二管路设有一压力表;/n两个所述中空弹性体分设于管道的内部通道的两端时,由所述第一管路向所述中空弹性体充入压力介质,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侧壁沿所述管道的径向方向受压膨胀而贴合所述管道的内侧壁,使得两个所述中空弹性体之间的内部通道形成一密封空间,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密封空间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充压检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输送压力介质的介质管路;
相互连通的两个中空弹性体;
所述介质管路包括与所述中空弹性体连通的第一管路,以及与所述第一管路并联设置的第二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设有一压力表,所述第二管路设有一压力表;
两个所述中空弹性体分设于管道的内部通道的两端时,由所述第一管路向所述中空弹性体充入压力介质,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侧壁沿所述管道的径向方向受压膨胀而贴合所述管道的内侧壁,使得两个所述中空弹性体之间的内部通道形成一密封空间,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密封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充压检漏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适用于不同内径尺寸的管道的所述中空弹性体可替换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充压检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弹性体包括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并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的外侧壁密封连接的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阳富跃武顾礼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