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用热辊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25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织物处理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物用热辊烘干装置,包括底架和设于底架上若干组烘架,其中所述烘架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架上的支架,以及两根转动连接在支架之间用于输送烘干织物的热辊,其中所述热辊内部具有加热空腔,所述热辊的右端开设有一个与加热空腔连通的通道,所述加热空腔内设有从通道内穿出用以向加热空腔内导入热风的导风管,其中所述导风管与通道之间形成排风间隙,且所述导风管的外端与产生热风的热源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热风加热方式代替蒸汽加热方式,可以避免产生较多的冷凝水。

A hot roller drying device for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用热辊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织物处理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织物用热辊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织物加工工艺中,为了使织物更为美观,有时候会对织物进行印染,而在印染之前通常会先对织物进行上浆,等到浆料干燥后才可以进行印染,为了提高浆料的干燥效率,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烘干装置对织物进行烘干。例如申请号为CN201620843785.3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蒸汽烘干织物的滚筒印花前处理上浆设备,包括上浆设备,所述上浆设备两侧设有进料辊装置,所述进料辊装置用于输送待上浆的原料织物,所述进料辊装置后方设有蒸汽加热烘干筒,所述原料织物缠绕于所述蒸汽加热烘干筒之上,所述蒸汽加热烘干筒上设有水蒸汽入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蒸汽加热烘干筒后方设有将缠绕于蒸汽加热烘干筒上被加热烘干的卷布织物抽离的出料辊装置。上述方案采用蒸汽加热烘干筒以达到为织物烘干的目的,这种方式虽能进行织物烘干,但是在烘干的过程中,烘干筒内部的蒸汽会冷凝成冷凝水,当烘干筒内部冷凝水较多时,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停机进行冷凝水排放工作,从而会降低工作效率,故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织物用热辊烘干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织物用热辊烘干装置,包括底架和设于底架上若干组烘架,其中所述烘架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架上的支架,以及两根转动连接在支架之间用于输送烘干织物的热辊,其中所述热辊内部具有加热空腔,所述热辊的右端开设有一个与加热空腔连通的通道,所述加热空腔内设有从通道内穿出用以向加热空腔内导入热风的导风管,其中所述导风管与通道之间形成排风间隙,且所述导风管的外端与产生热风的热源机构连接。通过上述设置,本技术采用热风为热辊加热的方式替代现有的利用蒸汽加热热辊的方式,其优点在于,热辊在烘干织物时,热辊内部的加热空腔内不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冷凝形成的冷凝水,因此后期不需要花费较大的经历去清理冷凝水,更为实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风管位于加热空腔内的一端封闭,且所述导风管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出风孔。通过上述设置,导风管内的热风可以从出风孔导出,从而使热风均匀分布在加热空腔内,从而使热辊受热均匀,以起到更好的烘干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源机构包括制造热风的热风组件,以及连通同组上下两根导风管外端的连接管;其中所述热风发生组件的输出端通过出风管与连接管连通。通过上述设置,热风组件制造热风后由出风管、连接管导入导风管内,为热辊加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机,以及下端与风机出风口连通,上端与出风管连通的加热筒,其中所述加热筒内设有若干层电热网。通过上述设置,风机向加热筒内通风,风在加热筒内经过电热网时会被加热形成热风,最终由出风管导出热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一个将热辊具有通道一端罩住的护罩,其中所述护罩的顶部连通有排风管;所述导风管的外端穿出护罩外与连接管连通。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导风管不断向热辊的加热空腔内导入热风时,加热空腔内的热风也会不断从通道和导风管之间的排风间隙不断往外排出,设置护罩和排风管,可以将排出的热风由排风管向上排出,避免热风烫伤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机的进风端通过进风管与护罩内部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工作时,加热空腔内的热风会不断网护罩内排入,如此护罩内便存在较多的热风,因此风机可以直接通过进风管抽取护罩内的部分热风进行二次利用,充分利用了能源。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采用热风为热辊加热的方式替代现有的利用蒸汽加热热辊的方式,其优点在于,热辊在烘干织物时,热辊内部的加热空腔内不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冷凝形成的冷凝水,因此后期不需要花费较大的经历去清理冷凝水,更为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组烘架去除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烘架的截面图;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图5为加热筒的内部结构图;图6为烘干织物时的状态图。附图标记:1、底架;2、支架;3、热辊;31、加热空腔;32、通道;33、排风间隙;4、导风管;41、出风孔;51、热风组件;511、风机;512、加热筒;513、电热网;514、进风管;52、连接管;53、出风管;6、护罩;61、排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一种织物用热辊烘干装置,包括底架1和设于底架1上若干组烘架,其中烘架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架1上的支架2,以及两根转动连接在支架2之间用于输送烘干织物的热辊3,结合图3所示,其中热辊3内部具有加热空腔31,热辊3的右端开设有一个与加热空腔31连通的通道32,加热空腔31内设有从通道32内穿出用以向加热空腔31内导入热风的导风管4,具体的,结合图4所示,导风管4位于加热空腔31内的一端封闭,且导风管4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出风孔41,通过出风孔41可以使热风均匀分布在加热空腔31内,从而使热辊3受热均匀,以起到更好的烘干效果。结合图2所示,其中导风管4与通道32之间形成排风间隙33,如此导入加热空腔31内的热风最终可以由排风间隙33不断从加热空腔31内导出。导风管4的外端与产生热风的热源机构连接。结合图1所示,具体的,热源机构包括制造热风的热风组件51,以及连通同组上下两根导风管4外端的连接管52;其中热风发生组件的输出端通过出风管53与连接管52连通。本实施例中的热风组件51包括风机511,以及下端与风机511出风口连通,上端与出风管53连通的加热筒512,结合图5所示,其中加热筒512内设有若干层电热网513。如此,风机511向加热筒512内通风,风在加热筒512内经过电热网513时会被加热形成热风,最终由出风管53导出热风。为了防止由排风间隙33排出的热风烫伤人,在支架2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一个将热辊3具有通道32一端罩住的护罩6,其中护罩6的顶部连通有排风管61;导风管4的外端穿出护罩6外与连接管52连通,因此热风会从排风间隙33导入护罩6内,最终由护罩6上方的排风管61向上排出,避免人被烫伤。为了充分利用能源,将风机511的进风端通过进风管514与护罩6内部连通,如此风机511在工作时可以直接抽取一部分存留在护罩6内的热风导入到加热筒512内进行加热,既能提高加热效率,充分利用能源。实施原理:风机511向加热筒512内通风,经过加热筒512内的电热网513形成热风,热风依次由出风管53、连接管52导入两根导风管4内,最终热风由导风管4上的出风孔41分散到加热空腔31内,以此为热辊3加热,加热后的热辊3便能对织物进行烘干。在不断向加热空腔31内导入热风的同时,加热空腔31内的热风会不断从排风间隙33不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物用热辊烘干装置,包括底架(1)和设于底架(1)上若干组烘架,其中所述烘架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架(1)上的支架(2),以及两根转动连接在支架(2)之间用于输送烘干织物的热辊(3),其中所述热辊(3)内部具有加热空腔(3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辊(3)的右端开设有一个与加热空腔(31)连通的通道(32),所述加热空腔(31)内设有从通道(32)内穿出用以向加热空腔(31)内导入热风的导风管(4),其中所述导风管(4)与通道(32)之间形成排风间隙(33),且所述导风管(4)的外端与产生热风的热源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用热辊烘干装置,包括底架(1)和设于底架(1)上若干组烘架,其中所述烘架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架(1)上的支架(2),以及两根转动连接在支架(2)之间用于输送烘干织物的热辊(3),其中所述热辊(3)内部具有加热空腔(3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辊(3)的右端开设有一个与加热空腔(31)连通的通道(32),所述加热空腔(31)内设有从通道(32)内穿出用以向加热空腔(31)内导入热风的导风管(4),其中所述导风管(4)与通道(32)之间形成排风间隙(33),且所述导风管(4)的外端与产生热风的热源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用热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4)位于加热空腔(31)内的一端封闭,且所述导风管(4)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出风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用热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机构包括制造热风的热风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澳美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