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1236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冷却系统,涉及高压冷却设备领域,包括循环上水总管,循环上水总管通过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连接冷却器和软水箱壳程,冷却器通过第一冷却水管连接净水泵,净水泵通过第二冷却水管连接高压循环冷却器壳程的第一进口端,高压循环冷却器壳程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第一回流管连接循环回水总管,软水箱壳程通过第二回流管连接循环回水总管,软水箱通过第一软水管连接水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通过第二软水管连接高压循环冷却器壳程的第二进口端,高压循环冷却器壳程的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三回流管连接软水箱,高压循环冷却器设有进料管,高压循环冷却器通过物料连接管连接高压分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却效果好,可节约生产成本。

A high pressure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冷却系统
本技术属于高压冷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脂肪醇甲酯加氢单元,在建厂初期考虑到循环水水质好坏的确定性,为了安全稳定的生产,高压循环冷却器不能腐蚀和结垢,采用了软水二次冷却系统,即使用循环水冷却软水,再由软水在高压循环冷却器内循环冷却物料,这种方式耗能高,冷却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可节约生产成本的高压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高压冷却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冷却系统。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冷却系统,包括循环上水总管,所述循环上水总管通过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分别连接冷却器的进口端和软水箱的壳程的进口端,所述冷却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冷却水管连接净水泵的进口端,所述净水泵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冷却水管连接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一进口端,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第一回流管连接循环回水总管,所述软水箱的壳程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回流管连接所述循环回水总管,所述软水箱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软水管连接水水换热器的进口端,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软水管连接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二进口端,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三回流管连接所述软水箱的进口端,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进口端设有进料管,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出口端通过物料连接管连接高压分离器的进口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支管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分支管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阀门。优选的,所述第一软水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阀门。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流管、所述第二回流管和所述第三回流管上均设有压力泵。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压力泵均与系统外部的控制箱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材质为双相不锈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高压循环冷却器中进行充分冷却后,通过物料连接管进入高压分离器中;高压循环冷却器通过一用一备的管路对物料进行冷却,确保冷却效果;通常情况下,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循环上水总管中的压力后,打开第一阀门,循环上水总管中的水通过第一分支管进入冷却器中,冷却的循环水通过第一冷却水管进入净水泵中,出去杂质后的循环水通过第二冷却水管进入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一进口端,对高压循环冷却器内的物料进行冷却,进行热交换后的循环水在压力泵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回流管流入循环回水总管中;当冷却器发生损坏时,第一阀门关闭,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上升后,第二阀门开启,循环水通过第二分支管进入软水箱的壳程中对软水进行初步冷却,热交换后的循环水在压力泵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回流管进入循环回水总管中,软水箱中的软水温度降低,温度传感器感受到温度降低后,第三阀门开启,软水通过第一软水管进入水水换热器中进行充分冷却,冷却后的软水通过第二软水管进入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二进口端,对物料进行冷却,进行热交换后的软水在压力泵的作用下从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三回流管进入软水箱的进口端;两种冷却管路在高压循环冷却器中均独立设置,循环水与软水不相混,由于软水的冷却方式成本较高,因此将其设置为备用冷却方式,可降低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循环上水总管;2、第一分支管;3、第二分支管;4、冷却器;5、软水箱;6、第一冷却水管;7、净水泵;8、第二冷却水管;9、高压循环冷却器;10、第一回流管;11、循环回水总管;12、第二回流管;13、第一软水管;14、水水换热器;15、第二软水管;16、第三回流管;17、进料管;18、物料连接管;19、高压分离器;20、第一压力传感器;21、第一阀门;22、第二压力传感器;23、第二阀门;24、温度传感器;25、第三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冷却系统,包括循环上水总管1,循环上水总管1通过第一分支管2和第二分支管3分别连接冷却器4的进口端和软水箱5的壳程的进口端,冷却器4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冷却水管6连接净水泵7的进口端,净水泵7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冷却水管8连接高压循环冷却器9的壳程的第一进口端,高压循环冷却器9的壳程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第一回流管10连接循环回水总管11,软水箱5的壳程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回流管12连接循环回水总管11,软水箱5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软水管13连接水水换热器14的进口端,水水换热器14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软水管15连接高压循环冷却器9的壳程的第二进口端,高压循环冷却器9的壳程的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三回流管16连接软水箱5的进口端,高压循环冷却器9的进口端设有进料管17,高压循环冷却器9的出口端通过物料连接管18连接高压分离器19的进口端。第一分支管2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0和第一阀门21,第二分支管3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2和第二阀门23。第一软水管13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4和第三阀门25。第一回流管10、第二回流管12和第三回流管16上均设有压力泵。第一压力传感器20、第二压力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4、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5和压力泵均与系统外部的控制箱电性连接。高压循环冷却器9的材质为双相不锈钢,可抗腐蚀抗氯离子。本技术的使用方式为:高压循环冷却器9通过一用一备的管路对物料进行冷却,确保冷却效果;通常情况下,第一压力传感器20感受到循环上水总管1中的压力后,打开第一阀门21,循环上水总管1中的水通过第一分支管2进入冷却器4中,冷却的循环水通过第一冷却水管6进入净水泵7中,出去杂质后的循环水通过第二冷却水管8进入高压循环冷却器9的壳程的第一进口端,对高压循环冷却器9内的物料进行冷却,进行热交换后的循环水在压力泵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回流管10流入循环回水总管11中;当冷却器4发生损坏时,第一阀门21关闭,第二压力传感器22感受到压力上升后,第二阀门23开启,循环水通过第二分支管3进入软水箱5的壳程中对软水进行初步冷却,热交换后的循环水在压力泵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回流管12进入循环回水总管11中,软水箱5中的软水温度降低,温度传感器24感受到温度降低后,第三阀门25开启,软水通过第一软水管13进入水水换热器14中进行充分冷却,冷却后的软水通过第二软水管15进入高压循环冷却器9的壳程的第二进口端,对物料进行冷却,进行热交换后的软水在压力泵的作用下从高压循环冷却器9的壳程的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三回流管16进入软水箱5的进口端;物料通过进料管17进入高压循环冷却器9中进行充分冷却后,通过物料连接管18进入高压分离器19中,进而进行下步加工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上水总管,所述循环上水总管通过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分别连接冷却器的进口端和软水箱的壳程的进口端,所述冷却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冷却水管连接净水泵的进口端,所述净水泵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冷却水管连接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一进口端,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第一回流管连接循环回水总管,所述软水箱的壳程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回流管连接所述循环回水总管,所述软水箱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软水管连接水水换热器的进口端,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软水管连接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二进口端,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三回流管连接所述软水箱的进口端,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进口端设有进料管,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出口端通过物料连接管连接高压分离器的进口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上水总管,所述循环上水总管通过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分别连接冷却器的进口端和软水箱的壳程的进口端,所述冷却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冷却水管连接净水泵的进口端,所述净水泵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冷却水管连接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一进口端,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第一回流管连接循环回水总管,所述软水箱的壳程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回流管连接所述循环回水总管,所述软水箱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软水管连接水水换热器的进口端,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软水管连接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二进口端,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壳程的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三回流管连接所述软水箱的进口端,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进口端设有进料管,所述高压循环冷却器的出口端通过物料连接管连接高压分离器的进口端。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静刘延风李建军李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泰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