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牢固且方便修复的木质结构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96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接牢固且方便修复的木质结构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插条组,插条组包括第一条形材、第二条形材、第三条形材和第四条形材;第一连接件的一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置腔,容置腔包括入口段、中间段和底腔,中间段和底腔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条形材与第三条形材的自由端同时经由入口段插入容置腔后通过限位台阶卡紧在底腔内,第一条形材与第四条形材的自由端的端面抵紧第一连接件的表面,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垂直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稳固且松动后修复操作简单、易行且不会留下修复痕迹,美观。

A kind of wood structure connector with firm connection and convenient rep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牢固且方便修复的木质结构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木质家具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牢固且方便修复的木质结构连接件。
技术介绍
为了简化连接操作,提高连接处的美观性,木质家具制作时多采用榫槽的连接结构,即在连接的一端设有插槽,另一端设榫头,安装时将木材的榫头插入到插槽即可完成接合。但是,如果环境干燥、温度高,木材干化会发生形变使得榫头松脱,导致连接部位不稳定,容易松动。有如下两种常规的处理方式:一种是先用石膏或瓷粉加水,加生漆调拌成漆灰,再将拆散的家具榫头眼清理干净,用牛角铲在榫头眼周围刮上漆灰,即可进行拼装,随手将榫头里挤压出来的漆灰刮干净,恢复家具原状,待漆灰完全干硬后即可使用;另一种是找一些大小木榫,沾上白乳胶,用榔头慢慢敲进去。这两种修复方式操作都比较麻烦且会在修复处或多或少留下修复痕迹,不美观。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连接稳固且方便松动后进行修复的木质结构连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牢固且方便修复的木质结构连接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连接牢固且方便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牢固且方便修复的木质结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扣盖(2)和第二连接件(3);/n第二连接件(3)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插条组,所述插条组包括由上往下依序间隔设置的第一条形材(31)、第二条形材(32)、第三条形材(33)和第四条形材(34),第二条形材(32)自由端的上部设有上凸起(321),第三条形材(33)自由端的下部设有下凸起(331),第一条形材(31)与第四条形材(34)结构对称,第二条形材(32)与第三条形材(33)结构对称,第一条形材(31)与第四条形材(34)的自由端的端面均平整;/n第一连接件(1)的一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置腔(12),容置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牢固且方便修复的木质结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扣盖(2)和第二连接件(3);
第二连接件(3)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插条组,所述插条组包括由上往下依序间隔设置的第一条形材(31)、第二条形材(32)、第三条形材(33)和第四条形材(34),第二条形材(32)自由端的上部设有上凸起(321),第三条形材(33)自由端的下部设有下凸起(331),第一条形材(31)与第四条形材(34)结构对称,第二条形材(32)与第三条形材(33)结构对称,第一条形材(31)与第四条形材(34)的自由端的端面均平整;
第一连接件(1)的一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置腔(12),容置腔(12)包括入口段(121)、中间段和底腔(122),入口段(121)的顶端为开口且开口逐渐缩小,底腔(122)开口与入口段(121)的最大开口尺寸相同使得所述中间段和底腔(122)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123);
第二连接件(3)的第二条形材(32)与第三条形材(33)的自由端同时经由入口段(121)插入容置腔(12)后通过限位台阶(123)卡紧在底腔(122)内,第一条形材(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米立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