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田专利>正文

缸内压雾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91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减少发动机爆震、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燃油效率的缸内压雾喷射装置。在该缸内压雾喷射装置的输压管(2)无缝穿过气缸(4)的壁进入气缸(4)内,输压管(2)出口端与渐缩管(3)入口端密闭连接,渐缩管(3)出口端正对火花塞(5),输油管(7)无缝穿过渐缩管(3)管壁进入渐缩管(3)管内,输油管(7)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油嘴(8),输水管(10)无缝穿过渐缩管(3)管壁进入渐缩管(3)管内,输水管(10)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水嘴(11)。

In cylinder pressure spr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缸内压雾喷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缸内压雾喷射装置,包括发动机气缸和发动机内的渐缩管,以及渐缩管内的喷油嘴。
技术介绍
现有的缸内直喷装置,相比歧管电喷装置有着省油、提高动力性等优点,但是缸内直喷也带来了积碳增多、发生超级爆震危害发动机且因为超级爆震而无法进一步提高气缸压力、排放中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增加的负面效果,而且为了缸内直喷的燃油有较好雾化效率和足够的贯穿距,需要在已经高压的喷油嘴下大幅提高喷油嘴的喷油压力,大幅增加了油泵和喷油嘴的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缸内压雾喷射装置,能针对上述现有缸内直喷装置存在的问题做出改善,相比现有的缸内直喷装置:积碳更少,避免发生超级爆震,能减少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而且不需要大幅提高喷油嘴的喷油压力就能够使燃油有较好的雾化效率和足够的贯穿距,对于让燃油有较好的雾化效率和足够的贯穿距,本技术是以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燃油让燃油快速雾化并随气流快速流动而达到的。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燃油生成的雾化后的油雾和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水生成的雾化后的水雾的冲击下,能够因为高速气雾冲刷而有效减少积碳,而且因为减少了积碳并叠加水雾冷却效果和燃油提前充分雾化而增加汽化率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超级爆震和爆震的发生可能性。即使是发动机低负载时,燃油也能在到火花塞前利用高速压缩气体冲击下雾化后汽化,不会出现现有的缸内直喷发动机在低负载的时候生成的大量的颗粒物,而且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水生成的雾化后的水雾可以与颗粒物发生碰撞和凝聚,让颗粒物增大从而易于净化。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燃油生成的雾化后的油雾比较均匀,较现有的缸内直喷装置产生的氮氧化物更少,而且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水生成的雾化后的水雾能吸收氮氧化物,能有效改善氮氧化物的排放。而油与水之间不互溶也不发生化学反应,一起使用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缸内压雾喷射装置是由气缸、火花塞、空气压缩机、输压管、渐缩管、水泵、输水管、喷水嘴、油泵、输油管、喷油嘴组成。空气压缩机出口端密闭连接输压管入口端,输压管无缝穿过气缸壁进入气缸内,输压管出口端密闭连接渐缩管入口端,渐缩管出口端正对火花塞,火花塞在气缸内,水泵出口端密闭连接输水管入口端,输水管无缝穿过渐缩管,输水管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水嘴,喷水嘴在渐缩管内靠近渐缩管出口端且正对渐缩管出口端,油泵出口端密闭连接输油管入口端,输油管无缝穿过渐缩管,输油管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油嘴,喷油嘴在渐缩管内靠近渐缩管出口端且正对火花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缸内压雾喷射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缸内压雾喷射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缸内压雾喷射装置中,1为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1出口端与输压管2入口端密闭连接,输压管2无缝穿过气缸4的壁进入气缸4内,输压管2出口端与渐缩管3入口端密闭连接,渐缩管3出口端正对火花塞5,水泵9出口端密闭连接输水管10入口端,输水管10无缝穿过渐缩管3管壁进入渐缩管3管内,输水管10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水嘴11,喷水嘴11在渐缩管3内靠近渐缩管3出口端且面向渐缩管3出口端,油泵6出口端密闭连接输油管7入口端,输油管7无缝穿过渐缩管3管壁进入渐缩管3管内,输油管7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油嘴8,喷油嘴8在渐缩管3内靠近渐缩管3出口端且面向渐缩管3出口端。图3为本技术缸内压雾喷射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1为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1出口端与输压管2入口端密闭连接,输压管2无缝穿过气缸4的壁进入气缸4内,输压管2出口端与渐缩管3入口端密闭连接,渐缩管3出口端正对火花塞5,油泵6出口端密闭连接输油管7入口端,输油管7无缝穿过渐缩管3管壁进入渐缩管3管内,输油管7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油嘴8,喷油嘴8在渐缩管3内靠近渐缩管3出口端且面向渐缩管3出口端。此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看作是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因为缺水等因素导致水雾系统不工作或者是不带水雾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启动空气压缩机1并启动油泵6,将压缩空气压入输压管2中,压缩空气经过输压管2后进入渐缩管3中加速并从渐缩管3喷入气缸4,油泵6将燃油通过输油管7送入喷油嘴8中,燃油从喷油嘴8喷入渐缩管3中与压缩空气混合,燃油因为气液作用被快速雾化,然后随压缩空气一起向火花塞5喷射,在发动机达到一定的负载或者达到一定温度,启动水泵9,将水通过输水管10送入喷水嘴11中,水从喷水嘴11喷入渐缩管3中与压缩空气混合,水因为气液作用被快速雾化,然后随压缩空气一起向火花塞5喷射。在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启动空气压缩机1并启动油泵6,将压缩空气压入输压管2中,压缩空气经过输压管2后进入渐缩管3中加速并从渐缩管3喷入气缸4,油泵6将燃油通过输油管7送入喷油嘴8中,燃油从喷油嘴8喷入渐缩管3中与压缩空气混合,燃油因为气液作用被快速雾化,然后随压缩空气一起向火花塞5喷射。采用上述缸内压雾喷射装置,一方面不需要再依靠大幅提高喷嘴压力就能使燃油充分雾化和使燃油有足够的贯穿距。另一方面,在防治积碳增多、有效减少发生超级爆震可能性保护发动机、有效减少排放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因为能有效减少发生超级爆震的可能性,可以对发动机进一步增压来提高发动机效率。本装置不仅能用在汽车发动机上,也可以用在船用发动机等内燃机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缸内压雾喷射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输压管(2),喷油嘴(8),气缸(4)及气缸(4)内的火花塞(5),其特征在于:空气压缩机(1)出口端与输压管(2)入口端密闭连接,输压管(2)无缝穿过气缸(4)的壁进入气缸(4)内,输压管(2)出口端与渐缩管(3)入口端密闭连接,渐缩管(3)出口端正对火花塞(5),油泵(6)出口端密闭连接输油管(7)入口端,输油管(7)无缝穿过渐缩管(3)管壁进入渐缩管(3)管内,输油管(7)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油嘴(8),喷油嘴(8)在渐缩管(3)内靠近渐缩管(3)出口端且面向渐缩管(3)出口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内压雾喷射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输压管(2),喷油嘴(8),气缸(4)及气缸(4)内的火花塞(5),其特征在于:空气压缩机(1)出口端与输压管(2)入口端密闭连接,输压管(2)无缝穿过气缸(4)的壁进入气缸(4)内,输压管(2)出口端与渐缩管(3)入口端密闭连接,渐缩管(3)出口端正对火花塞(5),油泵(6)出口端密闭连接输油管(7)入口端,输油管(7)无缝穿过渐缩管(3)管壁进入渐缩管(3)管内,输油管(7)出口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
申请(专利权)人:石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