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878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作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水力锚。水力锚包括锚体,其具有中心流道;径向通孔组,各径向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径向通孔;锚爪,锚爪的内端用于承受中心流道中的液体作用力而使锚爪径向外移以锚定在套管上;锚体上对应于各径向通孔组设有回位流道,回位流道偏心布置在中心流道旁侧;锚爪具有在径向上内粗外细的锥形段,锥形段与回位流道对应,锥形段的外部具有用于被回位流道中流出的液体冲击而驱使锚爪内移的锥面;阀座,上端具有阀口;回位流道的内径小于中心流道的内径,以使得锚爪在中心流道导通时被中心流道内的液体驱使外移而锚定在套管上,在中心流道被阀球封堵后被回位流道内的液体驱使内移而与套管分离。

A kind of hydraulic anch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锚
本技术涉及一种井下作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水力锚。
技术介绍
水力锚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固定管柱、防止管柱受力发生纵向位移的锚定装置,水力锚通常与封隔器配套使用,用于试油、采油、酸化、压裂、注水等工艺。目前我国各油田使用的水力锚多为弹簧回位方式,其具体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327016U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水力锚由锚体、锚爪、锚爪压板、固定螺钉、密封圈和支撑弹簧等部分组成,具体地,在锚体中开设有中心流道,锚体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径向通孔,锚爪沿径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径向通孔中,在径向通孔的外部固定有压板,锚爪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压板槽。组装时,将锚爪安装在径向通孔中,压板槽与压板对齐,在压板槽和压板之间压装有弹簧。使用时,地面打压时锚爪被径向外推,锚定在套管上;上提管柱时,停止打压,锚爪在弹簧的作用下径向内移,与套管分离。以上为现有技术中水力锚的理想使用过程,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弹簧在井下介质含砂、含蜡、结垢、腐蚀及长时间承受高压等复杂环境下,弹簧会出现弹性变形失效的情况,造成锚爪无力回收,尤其是在注水井中,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锚,包括/n锚体,其具有轴向延伸且用于与油管连通的中心流道;/n径向通孔组,设于锚体上,沿周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各径向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径向通孔,径向通孔与中心流道连通;/n锚爪,沿径向可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径向通孔中,锚爪的内端用于承受中心流道中的液体作用力而使锚爪径向外移以锚定在套管上;/n其特征在于:/n锚体上对应于各径向通孔组设有回位流道,回位流道沿轴向延伸并与相应的径向通孔连通,回位流道偏心布置在中心流道旁侧,上端与油管连通;/n锚爪具有在径向上内粗外细的锥形段,锥形段与回位流道对应,锥形段的外部具有用于被回位流道中流出的液体冲击而驱使锚爪内移的锥面;/n阀座,设于中心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锚,包括
锚体,其具有轴向延伸且用于与油管连通的中心流道;
径向通孔组,设于锚体上,沿周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各径向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径向通孔,径向通孔与中心流道连通;
锚爪,沿径向可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径向通孔中,锚爪的内端用于承受中心流道中的液体作用力而使锚爪径向外移以锚定在套管上;
其特征在于:
锚体上对应于各径向通孔组设有回位流道,回位流道沿轴向延伸并与相应的径向通孔连通,回位流道偏心布置在中心流道旁侧,上端与油管连通;
锚爪具有在径向上内粗外细的锥形段,锥形段与回位流道对应,锥形段的外部具有用于被回位流道中流出的液体冲击而驱使锚爪内移的锥面;
阀座,设于中心流道中径向通孔的上方,上端具有用于与阀球配合以封堵中心流道的阀口;
回位流道的内径小于中心流道的内径,以使得锚爪在中心流道导通时被中心流道内的液体驱使外移而锚定在套管上,在中心流道被阀球封堵后被回位流道内的液体驱使内移而与套管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锚,其特征在于:各径向通孔组均包括沿轴向依次间隔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径向通孔,回位流道包括连接最上方径向通水孔的上连接段,还包括连接相邻两径向通水孔的中间连接段,上连接段与中间连接段之间以及任意相邻的两个中间连接段之间通过锚爪的锥形段与径向通孔孔壁之间的间隙连通。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建吕树章姜学明吕楠薛震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濮城采油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