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角处高保温的双扇窗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86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角处高保温的双扇窗的结构,它包括拐角柱、第一窗扇和第二窗扇,所述第一窗扇包括第一扇框、第一三层玻璃和两个密封胶垫,所述第二窗扇包括第二扇框、第二三层玻璃和两个密封胶垫,并设置第一隔热边界、第二隔热边界和拐角隔热胶,共同构成总隔热边界,实现了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和高隔热性能。

A double window structure with high heat preservation at the cor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角处高保温的双扇窗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户结构,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转角处高保温的双扇窗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拐角窗户的设计中,通常采用两扇窗分别安装的方式,在窗户开合过程中经常出现很多磕碰和难以避免的麻烦,导致使用过程中问题频出,而且,由于拐角位置利用型材填充,没有墙体,保温性能大打折扣,大部分热量从该位置散出,造成室内温度的浪费,夏季则相反,型材起到高导热功能,导致室内温度升高。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模块化设计、保温性能好、拐角结构设计合理的转角处高保温的双扇窗的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角处高保温的双扇窗的结构,包括拐角柱、第一窗扇和第二窗扇,所述第一窗扇包括第一扇框、第一三层玻璃和两个密封胶垫,所述第二窗扇包括第二扇框、第二三层玻璃和两个密封胶垫,第一窗框为固定框,所述第一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通过第一双层隔热胶隔绝,所述第一三层玻璃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一双层隔热胶处;第一三层玻璃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密封胶垫夹塞在第一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位于外部的密封胶垫一端延伸并抵接至第一双层隔热胶处,并与第一双层隔热胶形成第一隔热边界;第二窗框为活动框,所述第二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通过第二双层隔热胶隔绝,第二三层玻璃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二双层隔热胶处;第二三层玻璃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密封胶垫夹塞在第二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位于外部的密封胶垫一端延伸并抵接至第二双层隔热胶处,并与第二双层隔热胶形成第二隔热边界;所述拐角柱包括直角型材、安装在所述直角型材内的多层拐角隔热胶,多层拐角隔热胶的一端通过密封垫条与第二双层隔热胶贴合,多层拐角隔热胶的另一端与第一双层隔热胶呈90度角且构成直角处对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隔热边界、拐角隔热胶、第二隔热边界共同组成总隔热边界。基上所述,所述密封垫条设于拐角柱对应活动窗扇的一侧,活动窗扇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的拐角柱的一侧上,当活动窗扇闭合时,密封垫条与第二双层隔热胶抵接。基上所述,所述拐角柱的直角型材的拐角处设有斜撑边界。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设计出一直角型材结构,直接连接两侧的窗扇,并将其中一扇窗直接封死,另一扇窗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窗户产品,而非两个窗户拼合的产品,对于安装而言,更方便易用;利用第一隔热边界、第二隔热边界和拐角隔热胶联结形成总隔热边界,解决拐角处隔热难的问题,其具有模块化设计、保温性能好、拐角结构设计合理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转角处高保温的双扇窗的外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转角处高保温的双扇窗拐角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拐角柱;1-1.直角型材;1-2.拐角隔热条;2.第一窗扇;2-1.第一三层玻璃;2-2.密封胶垫;2-3.第一窗框的前框;2-4.第一窗框的后框;2-5.第一双层隔热胶;3.第二窗扇;3-1.第二三层玻璃;3-2.密封胶垫;3-3.第二窗框的前框;3-4.第二窗框的后框;3-5.第二双层隔热胶;4.密封垫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转角处高保温的双扇窗的结构,包括拐角柱1、第一窗扇2和第二窗扇3,所述第一窗扇2包括第一扇框、第一三层玻璃2-1和两个密封胶垫2-2,所述第二窗扇3包括第二扇框、第二三层玻璃3-1和两个密封胶垫3-2,第一窗框为固定框,所述第一窗框的前框2-3和后框2-4之间通过第一双层隔热胶隔绝2-5,所述第一三层玻璃2-1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一双层隔热胶2-5处;第一三层玻璃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密封胶垫2-2夹塞在第一窗框的前框2-3和后框2-4之间,位于外部的密封胶垫2-2一端延伸并抵接至第一双层隔热胶2-5处,并与第一双层隔热胶形成第一隔热边界;第二窗框为活动框,所述第二窗框的前框3-3和后框3-4之间通过第二双层隔热胶3-5隔绝,第二三层玻璃3-1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二双层隔热胶3-5处;第二三层玻璃3-1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密封胶垫3-2夹塞在第二窗框的前框3-3和后框3-4之间,位于外部的密封胶垫3-2一端延伸并抵接至第二双层隔热胶3-5处,并与第二双层隔热胶3-5形成第二隔热边界;所述拐角柱1包括直角型材1-1、安装在所述直角型材1-1内的多层拐角隔热胶1-2,多层拐角隔热胶1-2的一端通过密封垫条4与第二双层隔热胶3-5贴合,多层拐角隔热胶1-2的另一端与第一双层隔热胶2-5呈90度角且构成直角处对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隔热边界、拐角隔热胶、第二隔热边界共同组成总隔热边界。结构原理:三层玻璃本身具备隔热性能,而一般的三层玻璃窗并不连贯,导致热量通过型材部分散发,三层玻璃的功能有限,本申请中,在第一三层玻璃2-1和第二三层玻璃3-1的端部各自设置隔热胶,并通过对应侧的密封胶垫延伸抵接至隔热胶处,形成各窗扇位置处的隔热结构,分别为第一隔热边界和第二隔热边界,有效避免热量从窗扇的窗框部分散发而出,而拐角处则设计多层的拐角隔热胶1-2,分别通过结构设计连接两端的第一双层隔热胶2-1和第二双层隔热胶3-1,形成总隔热边界,以实现整体的隔热,解决拐角窗户隔热难的问题。所述密封垫条设于拐角柱对应活动窗扇的一侧,活动窗扇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的拐角柱的一侧上,当活动窗扇闭合时,密封垫条与第二双层隔热胶抵接,该密封垫条4的作用,一个是实现密封隔热,另一个是实现环境的密闭,降低噪音。所述拐角柱的直角型材的拐角处设有斜撑边界,加强结构强度。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角处高保温的双扇窗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拐角柱、第一窗扇和第二窗扇,所述第一窗扇包括第一扇框、第一三层玻璃和两个密封胶垫,所述第二窗扇包括第二扇框、第二三层玻璃和两个密封胶垫,第一窗框为固定框,所述第一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通过第一双层隔热胶隔绝,所述第一三层玻璃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一双层隔热胶处;/n第一三层玻璃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密封胶垫夹塞在第一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位于外部的密封胶垫一端延伸并抵接至第一双层隔热胶处,并与第一双层隔热胶形成第一隔热边界;/n第二窗框为活动框,所述第二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通过第二双层隔热胶隔绝,第二三层玻璃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二双层隔热胶处;/n第二三层玻璃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密封胶垫夹塞在第二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位于外部的密封胶垫一端延伸并抵接至第二双层隔热胶处,并与第二双层隔热胶形成第二隔热边界;/n所述拐角柱包括直角型材、安装在所述直角型材内的多层拐角隔热胶,多层拐角隔热胶的一端通过密封垫条与第二双层隔热胶贴合,多层拐角隔热胶的另一端与第一双层隔热胶呈90度角且构成直角处对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隔热边界、拐角隔热胶、第二隔热边界共同组成总隔热边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角处高保温的双扇窗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拐角柱、第一窗扇和第二窗扇,所述第一窗扇包括第一扇框、第一三层玻璃和两个密封胶垫,所述第二窗扇包括第二扇框、第二三层玻璃和两个密封胶垫,第一窗框为固定框,所述第一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通过第一双层隔热胶隔绝,所述第一三层玻璃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一双层隔热胶处;
第一三层玻璃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密封胶垫夹塞在第一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位于外部的密封胶垫一端延伸并抵接至第一双层隔热胶处,并与第一双层隔热胶形成第一隔热边界;
第二窗框为活动框,所述第二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通过第二双层隔热胶隔绝,第二三层玻璃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二双层隔热胶处;
第二三层玻璃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密封胶垫夹塞在第二窗框的前框和后框之间,位于外部的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一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天一窗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