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防火闭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85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防火闭窗器,其包括安装在窗户框架上的第一本体、安装在窗户侧边框上的第二本体、两端分别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的伸缩臂,第一本体上设有弹性回复机构,伸缩臂上设有连杆,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弹性回复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伸缩臂连接;第二本体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滑动座,伸缩臂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一本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滑动座连接,滑动座上设有解锁件、将解锁件固定的感温元件,解锁件通过弹性回复元件与滑动座转动连接,解锁件上设有凸轮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实现隐藏式安装,其机械机构稳定可靠,灵敏度高。

An automatic fire sh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防火闭窗器
本技术涉及防火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防火闭窗器。
技术介绍
防火窗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窗。在防火间距不足的两建筑物外墙上,或在被防火墙分隔的空间之间,需要采光和通风时,应当采用防火窗。而防火窗一部分在于其玻璃和框架,还有一部分性能在于闭窗器,由于窗户需要打开,打开后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需要闭窗器自动关闭,以保证防火效果。现有的闭窗器一般为电动式,其存在结构庞大,安装不便,影响美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的隐藏式自动防火闭窗器。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防火闭窗器,包括安装在窗户框架上的第一本体、安装在窗户侧边框上的第二本体、两端分别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的伸缩臂,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弹性回复机构,所述伸缩臂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弹性回复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伸缩臂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滑动座,所述伸缩臂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滑动座连接,所述滑动座上设有解锁件、将所述解锁件固定的感温元件,所述解锁件通过弹性回复元件与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解锁件上设有凸轮部;当窗户打开时,所述连杆对所述伸缩臂形成支撑并与所述伸缩臂之间形成支撑角,当所述感温元件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破碎时,所述弹性回复元件带动所述解锁件转动,所述凸轮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抵接,并带动所述滑动座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使所述连杆与支撑臂之间的夹角小于支撑角,此时,所述弹性回复机构回复,完成闭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回复机构包括弹簧、导向杆、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环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杆远离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弹性回复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弹簧与所述滑块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本体上还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与导向杆远离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解锁件上设有锁定孔,所述感温元件的一端设于所述锁定孔内将所述解锁件锁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臂包括互相配合的主臂和副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臂和副臂之间设有摩擦垫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回复元件为扭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温元件为感温玻璃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自动防火闭窗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实现隐藏式安装,其可以实现自动闭窗,其机械机构稳定可靠,灵敏度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防火闭窗器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防火闭窗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解锁件和感温元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解锁件和感温元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标记说明:100、第一本体;110、第三转轴;120、第二滑槽;131、弹簧;132、导向杆;133、固定环;134、滑块;140、缓冲器;200、第二本体;210.第一滑槽;300、伸缩臂;310、伸缩臂;310、主臂;320、副臂;400、连杆;410、第一转轴;420、第二转轴;500、滑动座;510、第四转轴;520、解锁件;521、扭簧装配孔;522、锁定孔;523、凸轮部;530、感温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自动防火闭窗器,该自动防火闭窗器包括安装在窗户框架上的第一本体100、安装在窗户侧边框上的第二本体200、两端分别与第一本体100和第二本体200连接的伸缩臂300。第一本体100上设有弹性回复机构,伸缩臂300上设有连杆400,连杆400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410与弹性回复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420与伸缩臂300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本体100上设有第二滑槽120,弹性回复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滑槽120内,弹性回复机构包括弹簧131、导向杆132、固定环133,固定环133套设于导向杆132上且与第一本体100固定连接,弹簧131套设于导向杆132上,弹簧131的一端与固定环133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杆132远离第三转轴110的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132远离第三转轴110的一端设有滑块134,弹簧131与滑块13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0上还设有缓冲器140,缓冲器140与导向杆132远离第三转轴110的一端连接。缓冲器140可以实现更加平稳地关窗。如图4-8所示,第二本体200上设有第一滑槽210,第一滑槽210内设有滑动座500,伸缩臂300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10与第一本体100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510与滑动座500连接,滑动座500上设有解锁件520、将解锁件520固定的感温元件530,解锁件520通过弹性回复元件与滑动座500转动连接,解锁件520上设有凸轮部523。具体的,解锁件520上设有锁定孔522,感温元件530的一端设于锁定孔522内,另一端与滑动座500抵接,将解锁件520锁定。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回复元件为扭簧,解锁件520和滑动座500上均设有扭簧装配孔521,扭簧装配于扭簧装配孔521内。在本实施例中,伸缩臂300包括互相配合的主臂310和副臂320,主臂310和副臂320之间设有摩擦垫片。用于增加摩擦力。优选的,感温元件530为感温玻璃球。当窗户打开时,连杆400对伸缩臂300形成支撑并与伸缩臂300之间形成支撑角,在此状态下,第一转轴410、第二转轴420、第三转轴110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本体100、连杆400和伸缩臂300三者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弹性回复机构施加在伸缩臂300上的转向力为零。靠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即可使窗户稳定在开窗状态。当感温元件530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破碎时,扭簧带动解锁件520转动,凸轮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防火闭窗器,包括安装在窗户框架上的第一本体、安装在窗户侧边框上的第二本体、两端分别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的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弹性回复机构,所述伸缩臂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弹性回复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伸缩臂连接;/n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滑动座,所述伸缩臂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滑动座连接,所述滑动座上设有解锁件、将所述解锁件固定的感温元件,所述解锁件通过弹性回复元件与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解锁件上设有凸轮部;/n当窗户打开时,所述连杆对所述伸缩臂形成支撑并与所述伸缩臂之间形成支撑角,当所述感温元件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破碎时,所述弹性回复元件带动所述解锁件转动,所述凸轮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抵接,并带动所述滑动座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使所述连杆与支撑臂之间的夹角小于支撑角,此时,所述弹性回复机构回复,完成闭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防火闭窗器,包括安装在窗户框架上的第一本体、安装在窗户侧边框上的第二本体、两端分别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的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弹性回复机构,所述伸缩臂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弹性回复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伸缩臂连接;
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滑动座,所述伸缩臂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滑动座连接,所述滑动座上设有解锁件、将所述解锁件固定的感温元件,所述解锁件通过弹性回复元件与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解锁件上设有凸轮部;
当窗户打开时,所述连杆对所述伸缩臂形成支撑并与所述伸缩臂之间形成支撑角,当所述感温元件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破碎时,所述弹性回复元件带动所述解锁件转动,所述凸轮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抵接,并带动所述滑动座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使所述连杆与支撑臂之间的夹角小于支撑角,此时,所述弹性回复机构回复,完成闭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火闭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复机构包括弹簧、导向杆、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力克聂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富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