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82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包括两个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对角处的支撑连接件以及与两个支撑连接件固定连接的防屈曲支撑件,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前侧板、后侧板和十字节点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下端对应与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的左端焊接,前侧板和后侧板呈L型,前侧板和后侧板对应焊接在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的前后侧。工序简单,能够有效节省支撑加固工程的工期和造价;能够保证构件在拉压反复荷载作用下各种材料性能充分发挥,并具有稳定、良好的力学特性和滞回性能。

A kind of joint connector of steel plate concret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防屈曲支撑进行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一般是在梁柱节点处采用植筋、化学锚栓和外包钢等后锚固技术安装L形钢板,将防屈曲支撑的节点板垂直焊接于后锚固的钢板上形成连接节点,存在箍筋加密区打孔操作难度高,植筋和化学锚固、外包钢等技术造价偏高,这种方法采用后锚固技术只能在箍筋加密区打孔植筋,或者打孔锚固钢板,箍筋加密区打孔可能会损伤箍筋,使梁柱节点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在防屈曲支撑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时,梁柱节点易出现提前损坏;当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发生转动时,上述方法制作的节点可能会使支撑端部附加弯矩,节点的相对转动还可能会造成支撑节点板的屈曲失稳,从而对防屈曲支撑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考虑到节点板的整体稳定性,梁柱节点位置后锚固钢板的节点板尺寸一般都不大,导致防屈曲支撑支撑过长,使其不能满足长细比要求;如果节点板尺寸过大,的确减小了防屈曲支撑的长度,但是节点板过大,可能会出现整体失稳;现有的防屈曲支撑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节点处理方法存在施工工艺难度大,造价高,施工工期长等问题,在箍筋加密区打孔可能会损伤箍筋,使梁柱节点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使梁柱节点提前破坏,与防屈曲支撑相连接的节点板没有其他约束保护,可能产生屈曲失稳从而影响防屈曲支撑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在加固工程中仅需对梁柱节点打孔并简单清理接触面即可完成安装,打孔位置远离梁柱节点箍筋加密区,为打孔带来方便,无需混凝土湿作业,工序简单,能够有效节省支撑加固工程的工期和造价;能够保证构件在拉压反复荷载作用下各种材料性能充分发挥,并具有稳定、良好的力学特性和滞回性能;能够为节点附加转动刚度,避免节点转动对支撑构件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支撑连接件与框架节点的接触面积更大,锚固点远离节点核心区并避开了梁柱的箍筋加密区,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节点处的应力集中,混凝土能够防止节点板发生整体失稳,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包括两个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对角处的支撑连接件以及与两个支撑连接件固定连接的防屈曲支撑件,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前侧板、后侧板和十字节点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下端对应与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的左端焊接,前侧板和后侧板呈L型,前侧板和后侧板对应焊接在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的前后侧,十字节点板对称分布的一对支撑板对应穿过第二竖板和第二水平板并对应与第一竖板和第一水平板焊接,十字节点板对称分布的另一对支撑板对应与前侧板和后侧板焊接,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围成的空间中浇筑有混凝土体,所述防屈曲支撑件的两端与对应支撑连接件的十字节点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体中分别设有多个横预埋管和多个竖预埋管,横预埋管的两端对应贯通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竖预埋管的两端对应贯通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内侧面均焊接有分散布置且与其垂直的栓钉。进一步地,所述十字节点板的四个支撑板内侧设有加劲肋,加劲肋的一端与十字节点板焊接,加劲肋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板或/和第二水平板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加固工程中仅需对梁柱节点打孔并简单清理接触面即可完成安装,打孔位置远离梁柱节点箍筋加密区,为打孔带来方便,无需混凝土湿作业,工序简单,能够有效节省支撑加固工程的工期和造价。2.能够保证构件在拉压反复荷载作用下各种材料性能充分发挥,并具有稳定、良好的力学特性和滞回性能。3.能够为节点附加转动刚度,避免节点转动对支撑构件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支撑连接件与框架节点的接触面积更大,锚固点远离节点核心区并避开了梁柱的箍筋加密区,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节点处的应力集中,混凝土能够防止节点板发生整体失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中支撑连接件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中支撑连接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中支撑连接件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中支撑连接件的俯视图;图6为支撑连接件中第一竖板的右视图;图7为支撑连接件中第二竖板的左视图;图8为支撑连接件中第一水平板的俯视图;图9为支撑连接件中第二水平板的仰视图;图10为支撑连接件中后侧板的正视图。图中:1、支撑连接件;2、防屈曲支撑件;3、钢筋混凝土框架;11、第一竖板;12、第二竖板;13、第一水平板;14、第二水平板;15、前侧板;16、后侧板;17、十字节点板;18、混凝土体;19、横预埋管;110、竖预埋管;111、栓钉;112、加劲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10所示,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包括两个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对角处的支撑连接件1以及与两个支撑连接件1固定连接的防屈曲支撑件2,所述支撑连接件1包括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2、第一水平板13、第二水平板14、前侧板15、后侧板16和十字节点板17,第一竖板11和第二竖板12的下端对应与第一水平板13和第二水平板14的左端焊接,前侧板15和后侧板16呈L型,前侧板15和后侧板16对应焊接在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2、第一水平板13和第二水平板14的前后侧,十字节点板17对称分布的一对支撑板对应穿过第二竖板12和第二水平板14并对应与第一竖板11和第一水平板13焊接,十字节点板17对称分布的另一对支撑板对应与前侧板15和后侧板16焊接,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2、第一水平板13和第二水平板14围成的空间中浇筑有混凝土体18,所述防屈曲支撑件2的两端与对应支撑连接件1的十字节点板17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混凝土体18中分别设有多个横预埋管19和多个竖预埋管110,横预埋管19的两端对应贯通第一竖板11和第二竖板12,竖预埋管110的两端对应贯通第一水平板13和第二水平板14。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人员将防屈曲支撑件14与支撑连接件12的节点板3十字状端进行焊接,形成一个加固整体。其中,所述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2、第一水平板13、第二水平板14、前侧板15和后侧板16的内侧面均焊接有分散布置且与其垂直的栓钉111。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预留孔9用于插设预埋管10。其中,所述十字节点板17的四个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包括两个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对角处的支撑连接件(1)以及与两个支撑连接件(1)固定连接的防屈曲支撑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1)包括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2)、第一水平板(13)、第二水平板(14)、前侧板(15)、后侧板(16)和十字节点板(17),第一竖板(11)和第二竖板(12)的下端对应与第一水平板(13)和第二水平板(14)的左端焊接,前侧板(15)和后侧板(16)呈L型,前侧板(15)和后侧板(16)对应焊接在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2)、第一水平板(13)和第二水平板(14)的前后侧,十字节点板(17)对称分布的一对支撑板对应穿过第二竖板(12)和第二水平板(14)并对应与第一竖板(11)和第一水平板(13)焊接,十字节点板(17)对称分布的另一对支撑板对应与前侧板(15)和后侧板(16)焊接,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2)、第一水平板(13)和第二水平板(14)围成的空间中浇筑有混凝土体(18),所述防屈曲支撑件(2)的两端与对应支撑连接件(1)的十字节点板(17)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混凝土支撑加固节点连接件,包括两个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对角处的支撑连接件(1)以及与两个支撑连接件(1)固定连接的防屈曲支撑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1)包括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2)、第一水平板(13)、第二水平板(14)、前侧板(15)、后侧板(16)和十字节点板(17),第一竖板(11)和第二竖板(12)的下端对应与第一水平板(13)和第二水平板(14)的左端焊接,前侧板(15)和后侧板(16)呈L型,前侧板(15)和后侧板(16)对应焊接在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2)、第一水平板(13)和第二水平板(14)的前后侧,十字节点板(17)对称分布的一对支撑板对应穿过第二竖板(12)和第二水平板(14)并对应与第一竖板(11)和第一水平板(13)焊接,十字节点板(17)对称分布的另一对支撑板对应与前侧板(15)和后侧板(16)焊接,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2)、第一水平板(13)和第二水平板(14)围成的空间中浇筑有混凝土体(18),所述防屈曲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忠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嘉安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