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和风机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803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和风机塔筒。所述移动平台组件包括:第一轨道,沿着所述风机塔筒的圆周方向延伸,安装在所述风机塔筒的内壁上,并与所述内壁间隔开;移动平台,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轨道围绕所述风机塔筒运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平台组件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制造、运输简单,现场安装速度快。尤其是在用于大直径的风机塔筒时,能够显著降低风机塔筒的总重量和成本。

Mobile platform assembly and fan tower for fa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和风机塔筒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和风机塔筒。
技术介绍
通常,风力发电机组的风机塔筒包括平铺于整个塔筒内部截面的维护平台。维护平台主要供操作人员在风机塔筒内安装和维护风机塔筒时使用或供操作人员在风机塔筒内休息时使用。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越来越大,风机塔筒的直径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不仅导致维护平台的尺寸和重量都较大,而且会使内壁承受较大的力。此外,尺寸和重量的增加使得组成维护平台的部件的运输和安装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重量并且便于运输和安装的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移动平台组件包括:第一轨道,沿着风机塔筒的圆周方向延伸,安装在风机塔筒的内壁上,并与内壁间隔开;移动平台,能够沿着第一轨道围绕风机塔筒运动。优选地,移动平台可包括:第一平台部,呈扇环状并能够沿着第一轨道运动;第一斜支撑部,从第一平台部的底部的远离内壁的部分朝向内壁向下倾斜地延伸,并且第一斜支撑部的靠近内壁的一端能够相对于内壁运动;驱动部,驱动第一平台部沿着第一轨道运动以带动第一斜支撑部相对于内壁运动。优选地,移动平台还可包括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一平台部之下的至少一个轮组。优选地,每个轮组可包括:行走轮,能够在第一轨道上滚动;行走轮支架,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平台部,行走轮能够相对于行走轮支架旋转;保持部,固定到行走轮支架并能够相对于第一轨道的相对的两侧运动,其中,驱动部驱动至少一个轮组中的一个轮组的行走轮。优选地,保持部可包括两个侧轮和两个侧轮支架,两个侧轮能够沿着第一轨道的相对的两侧滚动,其中,每个侧轮支架固定到行走轮支架,并且每个侧轮可旋转地安装在相应的侧轮支架上。优选地,移动平台还可包括辅轮,辅轮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斜支撑部的靠近内壁的一端,其中,辅轮能够沿着内壁滚动,或者移动平台组件还可包括第二轨道,第二轨道沿着风机塔筒的圆周方向延伸,安装在风机塔筒的内壁上并设置在第一轨道下方,辅轮能够沿着第二轨道滚动。优选地,第一平台部能够沿着第一轨道滑动,和/或第一斜支撑部能够相对于内壁滑动。优选地,移动平台组件还可包括制动部,制动部用于使移动平台相对于第一轨道制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风机塔筒,风机塔筒包括:固定平台,固定到风机塔筒的内壁;如上所述的移动平台组件,移动平台组件的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相对应地安装。优选地,移动平台上可安装有第一护栏,第一护栏上可设置有第一护栏门,并且固定平台上可安装有第二护栏,第二护栏上可设置有与第一护栏门相对应的第二护栏门。通过采用上述移动平台组件,能够将操作人员围绕风机塔筒运送到风机塔筒内部的期望位置,从而进行诸如维护、维修、安装等操作。此外,根据本技术的移动平台组件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制造、运输简单,现场安装速度快,降低风机塔筒的内壁所承受的力。尤其是在用于大直径的风机塔筒时,能够显著降低风机塔筒的总重量和成本。附图说明当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时,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移动平台组件安装在风机塔筒的内壁上的结构视图,其中,移除了风机塔筒的一部分以示出内部结构;图2是图1中示出的移动平台组件的移动平台的主视图;图3是图1中示出的移动平台组件的移动平台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示出的移动平台组件的移动平台的侧视图;图5是移动平台的轮组的立体图;图6是移动平台的轮组的侧视图,其中,枢轴安装在轮组上;图7是从图6的左侧观察的轮组和枢轴的示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移动平台组件的第一轨道、轨枕和轨道支座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移动平台组件和固定平台安装在风机塔筒的内壁上的结构视图;图10是示出固定平台安装在风机塔筒的内壁上的结构视图,其中,移除了风机塔筒的一部分以示出内部结构;图11是图10中示出的固定平台的主视图;图12是图10中示出的固定平台的俯视图;图13是图10中示出的固定平台的侧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0:第一轨道,11:轨枕,12:轨道支座,20:内壁,21:爬梯,22:法兰连接组件,23:平台支座,24:固定支座,30:移动平台,31:第一平台部,311:第一平台板,312:第一支撑框架,32:第一斜支撑部,34:轮组,341:行走轮,342:行走轮支架,343:侧轮,344:侧轮支架,351:减速电机,352:小链轮,353:大链轮,36:枢轴,37:辅轮,40:固定平台,41:第二平台部,411:第二平台板,412:第二支撑框架,413:通孔,414:可移动门,42:第二斜支撑部,50:第一护栏,51:第一护栏门,60:第二护栏,61:第二护栏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组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安装在风机塔筒的内壁20上的结构视图。具体地,根据本技术的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包括:第一轨道10,沿着风机塔筒的圆周方向延伸,安装在风机塔筒的内壁20上,并与内壁20间隔开;移动平台30,能够沿着第一轨道10围绕风机塔筒运动。通过采用上述移动平台组件,能够将操作人员围绕风机塔筒的内壁运送到风机塔筒内部的期望位置,从而进行诸如维护、维修、安装等操作。此外,根据本技术的移动平台组件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制造、运输简单,现场安装速度快。尤其是在用于大直径的风机塔筒时,能够显著降低风机塔筒的总重量和成本。下面将参照图2至图4详细描述移动平台30的具体结构。移动平台30可包括第一平台部31、两个第一斜支撑部32以及驱动部。第一平台部31可呈扇环状并能够沿着第一轨道10运动。两个第一斜支撑部32设置在第一平台部31的下方并分别靠近第一平台部31的弧向方向的两侧。如图4所示,第一斜支撑部32从第一平台部31的底部的远离内壁20的部分朝向内壁20向下倾斜地延伸。具体地,第一斜支撑部32的一端靠近内壁20并能够相对于内壁20运动,第一斜支撑部32的另一端固定到第一平台部31的底部的远离内壁20的部分上。通过上述的结构,在第一平台部31、第一斜支撑部32和内壁20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使得移动平台30不会倾翻(相对于图4而言,不会绕着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倾翻)。驱动部可驱动第一平台部31沿着第一轨道10运动以带动第一斜支撑部32相对于内壁20运动。然而,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此,移动平台30可包括一个、三个或更多个如上所述的第一斜支撑部3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斜支撑部32也可设置在第一平台部31的弧向中央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组件包括:/n第一轨道(10),沿着所述风机塔筒的圆周方向延伸,安装在所述风机塔筒的内壁(20)上,并与所述内壁(20)间隔开;/n移动平台(30),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轨道(10)围绕所述风机塔筒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组件包括:
第一轨道(10),沿着所述风机塔筒的圆周方向延伸,安装在所述风机塔筒的内壁(20)上,并与所述内壁(20)间隔开;
移动平台(30),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轨道(10)围绕所述风机塔筒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30)包括:
第一平台部(31),呈扇环状并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轨道(10)运动;
第一斜支撑部(32),从所述第一平台部(31)的底部的远离所述内壁(20)的部分朝向所述内壁(20)向下倾斜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斜支撑部(32)的靠近所述内壁(20)的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壁(20)运动;
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平台部(31)沿着所述第一轨道(10)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斜支撑部(32)相对于所述内壁(20)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30)还包括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部(31)之下的至少一个轮组(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组(34)包括:
行走轮(341),能够在所述第一轨道(10)上滚动;
行走轮支架(342),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平台部(31),所述行走轮(341)能够相对于所述行走轮支架(342)旋转;
保持部,固定到所述行走轮支架(342)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10)的相对的两侧运动,
其中,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至少一个轮组(34)中的一个所述轮组(34)的所述行走轮(3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移动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包括两个侧轮(343)和两个侧轮支架(34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周云赵庆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