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炉具。本技术是在现有藕煤炉(蜂窝煤炉)的基础设计的。现有的藕煤炉(称节煤炉)有两种基本结构一种为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研制,其特点在于将保温层加厚加高,在炉芯之上形成了一个炉堂;另一种为河南省生产的卧龙牌节煤炉,其特点是将炉芯、保温层置于一个盛水的容器中,余热使容器中的水升温,并形成冷水与热水的循环。本技术旨在推出一种结构另有特点的节煤炉,以充分利用热能,尽量避免热能损失在空间。本技术推出的多用储能节煤炉在炉芯(藕煤炉芯)周围安装螺旋形热水循环管,管头的下端接通自来水供水管,其上端接入保温水箱,在螺旋形热水循环管的周围填充半导热性能的材料。在保温水箱的最高点处安装一根通气管与大气相通。还设计了相匹配的炉罩盖,炉罩盖呈锅形,夜间或白天不用火时,锅形炉罩盖的锅口向下盖罩在炉子上端之炉口上,利于封火;用火烧饭时,炉罩盖又可作锅使用,只要将炉罩盖的锅口向上即可。本技术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一是炉体利用余热和保温具佳,由于炉芯周围螺旋形热水循环管和其充填的半导热材料的作用,余热传导给螺旋形热水循环管内的水中,同时,充填的半导热材料能保持炉芯周围有相 ...
【技术保护点】
多用储能节煤炉,由外筒(1)、保温填料(2)、炉膛套筒(3)、半导热填料(4)、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炉芯(6)、风门(7)、风盖(8)、炉罩盖(9)、炉桥(10)、通气孔(11)、保温水箱(12)、通气管(13)、溢出管(14)组成,外筒(1)为炉体的外壁,炉芯(6)位于炉体的中央,炉芯(6)置于炉桥(10)上,炉桥(10)上正对炉芯(6)处有通气漏渣孔,风门(7)是穿过外筒(1)下端的一个圆形通风排渣通道,风盖(8)与风门(7)匹配,能活动地盖合于风门(7)上,炉桥(10)水平地安装在炉体的下部且在风门(7)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炉芯(6)的周围缠绕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