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朝绥专利>正文

多用储能节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79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用储能节煤炉为一种日常生活用炉具,由外筒(1)、保温填料(2)、炉膛套筒(3)、半导热填料(4)、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炉芯(6)、风门(7)、风盖(8)、炉罩盖(9)、炉桥(10)、通气孔(11)、保温水箱(12)、通气管(13)、溢出管(14)组成。其优点突出:一是炉体利用余热和保温具佳;二是保温水箱储能的效果好,非常安全,对供水系统无任何意外影响;三是独到地设计锅形炉罩盖,既是炉盖,便利封火,又是蒸、煮、烤多用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炉具。本技术是在现有藕煤炉(蜂窝煤炉)的基础设计的。现有的藕煤炉(称节煤炉)有两种基本结构一种为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研制,其特点在于将保温层加厚加高,在炉芯之上形成了一个炉堂;另一种为河南省生产的卧龙牌节煤炉,其特点是将炉芯、保温层置于一个盛水的容器中,余热使容器中的水升温,并形成冷水与热水的循环。本技术旨在推出一种结构另有特点的节煤炉,以充分利用热能,尽量避免热能损失在空间。本技术推出的多用储能节煤炉在炉芯(藕煤炉芯)周围安装螺旋形热水循环管,管头的下端接通自来水供水管,其上端接入保温水箱,在螺旋形热水循环管的周围填充半导热性能的材料。在保温水箱的最高点处安装一根通气管与大气相通。还设计了相匹配的炉罩盖,炉罩盖呈锅形,夜间或白天不用火时,锅形炉罩盖的锅口向下盖罩在炉子上端之炉口上,利于封火;用火烧饭时,炉罩盖又可作锅使用,只要将炉罩盖的锅口向上即可。本技术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一是炉体利用余热和保温具佳,由于炉芯周围螺旋形热水循环管和其充填的半导热材料的作用,余热传导给螺旋形热水循环管内的水中,同时,充填的半导热材料能保持炉芯周围有相当的温度,使煤能充分燃烧。二是保温水箱储能的效果好,刚生起炉火时,保温水箱进满冷水,通过管道与螺旋形热水循环管内的热水不断交换循环,保温水箱中的水温可达90℃以上,而且,取热水与进冷水是同步进行的,非常方便,进冷水不会使热水降温,只会把热水朝上挤出来,因为冷水在下层。另外,由于在保温水箱的最高点处安有一根通气管与大气相连通,避免产生高压,非常安全,对供水系统无任何意外影响。三是独到地设计锅形炉罩盖,既是炉盖,便利封火,又是蒸、煮、烤多用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由外筒(1)、保温填料(2)、炉膛套筒(3)、半导热填料(4)、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炉芯(6)、风门(7)、风盖(8)、炉罩盖(9)、炉桥(10)、通气孔(11)、保温水箱(12)、通气管(13)、溢出管(14)组成。外筒(1)为炉体的外壁。炉芯(6)位于炉体的中央,炉芯(6)置于炉桥(10)上。炉桥(10)上正对炉芯(6)处有通气漏渣孔。风门(7)是穿过外筒(1)下端的一个圆形通风排渣通道,风盖(8)与风门(7)匹配,能活动地盖合于风门(7)上。炉桥(10)水平地安装在炉体的下部且在风门(7)的上方。在炉芯(6)的周围缠绕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炉膛套筒(3)套于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的外周。在炉芯(6)与炉膛套筒(3)间的空隙填充半导热材料(4)。保温材料(2)填充在外筒(1)与炉膛套筒(3)之间。炉罩盖(9)呈圆锅形,既能锅口向下,盖罩在外筒(1)上端的炉口上,又能锅口向上,坐置于炉芯(6)及外筒(1)上。通气孔(11)位于且穿过外筒(1)的上端。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的下端与上端分别同保温水箱(12)的下部与上部连通,通气管(13)与溢出管(14)位于保温水箱(12)的上部。炉罩盖(9)的周壁由外壁(15)、保温填料(16)、锅壁(17)组成,在外壁(15)与锅壁(17)间充填保温材料(16),炉罩盖(9)的锅底即罩顶仅有锅壁(17)。保温水箱(12)由内胆、保温层、外壁组成。图1中的(18)为冷水进水阀,(19)为热水阀。使用时,生起炉火,打开冷水进水阀(18),当冷水从溢水管(14)口溢出时,保温水箱(12)已盛满冷水,关闭冷水进水阀(18),待保温水箱(12)内水温升高后,用进冷水出热水的方法取用热水。权利要求1.多用储能节煤炉,由外筒(1)、保温填料(2)、炉膛套筒(3)、半导热填料(4)、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炉芯(6)、风门(7)、风盖(8)、炉罩盖(9)、炉桥(10)、通气孔(11)、保温水箱(12)、通气管(13)、溢出管(14)组成,外筒(1)为炉体的外壁,炉芯(6)位于炉体的中央,炉芯(6)置于炉桥(10)上,炉桥(10)上正对炉芯(6)处有通气漏渣孔,风门(7)是穿过外筒(1)下端的一个圆形通风排渣通道,风盖(8)与风门(7)匹配,能活动地盖合于风门(7)上,炉桥(10)水平地安装在炉体的下部且在风门(7)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炉芯(6)的周围缠绕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炉膛套筒(3)套于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的外周,在炉芯(6)与炉膛套筒(3)间的空隙填充半导热材料(4),保温材料(2)填充在外筒(1)与炉膛套筒(3)之间,炉罩盖(9)呈圆锅形,既能锅口向下,盖罩在外筒(1)上端的炉口上,又能锅口向上,坐置于炉芯(6)及外筒(1)上,通气孔(11)位于且穿过外筒(1)的上端,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的下端与上端分别同保温水箱(12)的下部与上部连通,通气管(13)与溢出管(14)位于保温水箱(12)的上部。2.依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多用储能节煤炉,其特征在于炉罩盖(9)的周壁由外壁(15)、保温填料(16)、锅壁(17)组成,在外壁(15)与锅壁(17)间充填保温材料(16),炉罩盖(9)的锅底即罩顶仅有锅壁(17)。3.依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多用储能节煤炉,其特征在于保温水箱(12)由内胆、保温层、外壁组成。专利摘要多用储能节煤炉为一种日常生活用炉具,由外筒(1)、保温填料(2)、炉膛套筒(3)、半导热填料(4)、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炉芯(6)、风门(7)、风盖(8)、炉罩盖(9)、炉桥(10)、通气孔(11)、保温水箱(12)、通气管(13)、溢出管(14)组成。其优点突出:一是炉体利用余热和保温具佳;二是保温水箱储能的效果好,非常安全,对供水系统无任何意外影响;三是独到地设计锅形炉罩盖,既是炉盖,便利封火,又是蒸、煮、烤多用锅。文档编号F24B1/183GK2492772SQ01234939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朱朝绥 申请人:朱朝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用储能节煤炉,由外筒(1)、保温填料(2)、炉膛套筒(3)、半导热填料(4)、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炉芯(6)、风门(7)、风盖(8)、炉罩盖(9)、炉桥(10)、通气孔(11)、保温水箱(12)、通气管(13)、溢出管(14)组成,外筒(1)为炉体的外壁,炉芯(6)位于炉体的中央,炉芯(6)置于炉桥(10)上,炉桥(10)上正对炉芯(6)处有通气漏渣孔,风门(7)是穿过外筒(1)下端的一个圆形通风排渣通道,风盖(8)与风门(7)匹配,能活动地盖合于风门(7)上,炉桥(10)水平地安装在炉体的下部且在风门(7)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炉芯(6)的周围缠绕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炉膛套筒(3)套于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的外周,在炉芯(6)与炉膛套筒(3)间的空隙填充半导热材料(4),保温材料(2)填充在外筒(1)与炉膛套筒(3)之间,炉罩盖(9)呈圆锅形,既能锅口向下,盖罩在外筒(1)上端的炉口上,又能锅口向上,坐置于炉芯(6)及外筒(1)上,通气孔(11)位于且穿过外筒(1)的上端,螺旋形热水循环管(5)的下端与上端分别同保温水箱(12)的下部与上部连通,通气管(13)与溢出管(14)位于保温水箱(12)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朝绥
申请(专利权)人:朱朝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