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78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残疾人坡道结构,包括坡道和设置在所述坡道上的扶手,所述坡道包括用于供一轮椅上坡的单行上坡道,所述单行上坡道上设有若干用于防止一轮椅后溜的弹性突出构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能够在压合状态和弹出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处于压合状态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缩回至所述单行上坡道内,当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处于弹出状态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凸出于所述单行上坡道,以挡住所述轮椅。

Disabled ram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残疾人坡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园林建筑施工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残疾人坡道结构。
技术介绍
园林景观建筑中为了方便残疾人移动都设置有无障碍设施,由于很多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不合理导致上行坡道坡度过大,坡道过长,当残疾人尤其是体弱的老年人在爬坡的过程时,若轮椅使用者存在无力、体力透支等原因无法牢牢握住扶手时,轮椅和轮椅使用者的巨大重力易使轮椅从斜坡上后溜,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残疾人坡道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残疾人坡道结构,包括坡道和设置在所述坡道上的扶手,所述坡道包括用于供一轮椅上坡的单行上坡道,所述单行上坡道上设有若干用于防止一轮椅后溜的弹性突出构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能够在压合状态和弹出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处于压合状态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缩回至所述单行上坡道内,当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处于弹出状态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凸出于所述单行上坡道,以挡住所述轮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突出构件用于挡止所述轮椅的前小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单行上坡道上设有若干安装槽,每一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安装在一所述安装槽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包括底座和活动连接至所述底座两端的活动件,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连接至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单行上坡道下坡方向一端的侧板,所述活动件包括压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压板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侧板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压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底板的端部,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连接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对所述压板施加一朝向远离所述底板方向的弹性偏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所述单行上坡道平行,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端部位于所述单行上坡道的外表面处,使得当所述压板处于所述压合状态时所述压板与所述单行上坡道的外表面平齐。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抵靠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底板的端部抵靠所述安装槽的另一侧内壁上。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压板处于所述弹出状态时所述压板与所述单行上坡道呈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抵靠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当所述压板处于所述压合状态时所述压板与所述单行上坡道的外表面平齐,所述压板压合至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弯曲转动缩回至所述安装槽内,且此时所述弹性元件处于压紧状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板的前端部到所述单行上坡道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10cm。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突出构件还包括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弹性突出构件。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残疾人坡道结构。坡道包括用于供一轮椅上坡的单行上坡道,在单行上坡道上设置多个弹性突出构件,弹性突出构件能够在压合状态和弹出状态之间切换。当轮椅轧过弹性突出构件并驶离时,弹性突出构件从压合状态自动回复至弹出状态,此时压板与单行上坡道成一预设角度,轮椅的前小毂轮抵靠在压板端部,对轮椅进行限位,防止轮椅在单行上坡道上需要施加足够的力来使其保持稳定的时候因施力不够而后溜,保障了残疾人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残疾人坡道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弹性突出构件处于压合状态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弹性突出构件处于弹出状态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本技术提供一种残疾人坡道结构10,包括坡道和设置在坡道上的扶手,坡道可以设计成双行道结构,例如,坡道的一个行道可以供一轮椅下坡或者供行人上下坡,另一个行道设计成用于供轮椅上坡的单行上坡道12。单行上坡道12上设有若干用于防止轮椅后溜的弹性突出构件14,单行上坡道12上还设有若干安装槽16,每一弹性突出构件14安装在一安装槽16内。弹性突出构件14能够在压合状态和弹出状态之间切换,当弹性突出构件14处于压合状态时,弹性突出构件14缩回至单行上坡道12内;当弹性突出构件14处于弹出状态时,弹性突出构件14凸出于单行上坡道12,用于挡住轮椅,例如挡止轮椅的前小轮。更具体地,弹性突出构件14包括底座18和活动连接至底座18两端的活动件20。底座18包括底板22和连接在底板22一端的侧板24,侧板24设置在底板22沿坡道下坡方向的一侧,侧板24抵靠在安装槽16的一侧内壁上,底板22位于安装槽16的底部,且底板22的端部抵靠安装槽16的另一侧内壁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底板22与单行上坡道12平行设置,侧板24垂直于底板22。活动件20包括压板26、第一连接板28和第二连接板30,其中,压板26一端通过转轴32可转动地连接至侧板24的端部,第一连接板28通过转轴32可转动地连接至压板26的另一端,第二连接板30一端通过转轴32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一连接板28的端部,第二连接板30的另一端通过转轴32可转动地连接至底板22的端部。当压板26相对侧板24转动时,第一连接板28和第二连接板30分别相对压板26和底板22做出相应的转动动作。压板26与底板22之间连接一弹性元件34,弹性元件34例如为弹簧34,由于底板22为固定结构,因此弹簧34对压板26施加一朝向远离底板22方向的弹性偏压,使得当压板26没有受到外部压力时在弹性偏压的作用下处于弹出状态。侧板24的端部位于单行上坡道12的外表面处,使得当压板26处于压合状态时压板26与单行上坡道12的外表面平齐。更具体地,当压板26处于弹出状态时,压板26与单行上坡道12呈一预设角度。压板26的前端部可以抵靠在轮椅的前小毂轮上,以将轮椅的前小轮卡住,使得轮椅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从而防止轮椅后溜。此时第一连接板28和第二连接板30的连接处,即位于该处的转轴32抵靠在安装槽16的内壁上,对压板26的张开角度进行限位。同时,第一连接板28和第二连接板30还起到限位固定作用,防止压板26被轮椅抵靠力度过大而转动角度过大发生断裂的情况发生。压板26的前端部到单行上坡道1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10cm,本实施例中,该距离设置为10cm,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轮椅前小轮的直径大小做对应调整,例如该距离大于10cm,只要能使得弹性突出构件处于弹出状态时可以起到挡止作用防止轮椅后溜即可。当压板26处于压合状态时,压板26与单行上坡道12的外表面平齐,压板26压合至安装槽16内,第一连接板28和第二连接板30转动缩回至安装槽16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残疾人坡道结构,包括坡道和设置在所述坡道上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包括用于供一轮椅上坡的单行上坡道,所述单行上坡道上设有若干用于防止一轮椅后溜的弹性突出构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能够在压合状态和弹出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处于压合状态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缩回至所述单行上坡道内,当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处于弹出状态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凸出于所述单行上坡道,以挡住所述轮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残疾人坡道结构,包括坡道和设置在所述坡道上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包括用于供一轮椅上坡的单行上坡道,所述单行上坡道上设有若干用于防止一轮椅后溜的弹性突出构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能够在压合状态和弹出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处于压合状态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缩回至所述单行上坡道内,当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处于弹出状态时,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凸出于所述单行上坡道,以挡住所述轮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疾人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出构件用于挡止所述轮椅的前小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疾人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行上坡道上设有若干安装槽,每一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安装在一所述安装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残疾人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出构件包括底座和活动连接至所述底座两端的活动件,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连接至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单行上坡道下坡方向一端的侧板,所述活动件包括压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压板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侧板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压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底板的端部,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连接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对所述压板施加一朝向远离所述底板方向的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航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唯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