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避雨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54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避雨亭,包括亭盖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亭盖的立柱,所述智能避雨亭还包括伸缩板和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板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亭盖内,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旋转体和螺杆,所述旋转体上设有螺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至所述螺孔内,所述旋转体驱动连接至所述电机,所述螺杆连接至所述伸缩板,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旋转体转动进而驱动所述螺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当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伸缩板位于所述亭盖内,当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伸缩板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亭盖。

Intelligent she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避雨亭
本技术涉及园林环保
,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扩展避雨面积的智能避雨亭。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条件和居住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园林作为一种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园林的修建中,避雨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建筑物,而现有的避雨亭多拘泥于传统的设计,不能够与现代环保技术相结合,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功能较为单一。特别是下雨时,园林游玩人数过多,而考虑到园林景观设计的需要,园林中避雨亭的数量以及容纳量设置有限,无法容纳更多的人避雨,给游玩的人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扩展避雨面积的智能避雨亭。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避雨亭,包括亭盖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亭盖的立柱,所述智能避雨亭还包括伸缩板和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板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亭盖内,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旋转体和螺杆,所述旋转体上设有螺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至所述螺孔内,所述旋转体驱动连接至所述电机,所述螺杆连接至所述伸缩板,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旋转体转动进而驱动所述螺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当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伸缩板位于所述亭盖内,当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伸缩板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亭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亭盖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螺孔穿设在所述旋转体上,使得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旋转体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为第一齿轮,所述电机上连接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连接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驱动轴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驱动所述螺杆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板设置为两个,两个伸缩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亭盖的两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所述伸缩板的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亭盖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亭盖内设有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驱动电机和太阳能控制器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扩展避雨面积的智能避雨亭。在亭盖中设置可伸缩的伸缩板,利用驱动电机驱动伸缩板伸出亭盖或者缩回亭盖。下雨时,人们可以进入智能避雨亭中避雨,当人数超过智能避雨亭的容纳量时,可以打开开关,使得伸缩板伸出亭盖,扩大亭盖的遮雨面积,提升智能避雨亭的容纳量,给人们带来便利。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达到了充分利用自然能量的效果,不仅能够满足驱动电机用电的需求,还能够为园林其他场所的用电提供支持,彰显了环保理念,使得园林更具有现代化气息,将传统设计和现代科技有机的结合了起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避雨亭的伸缩板处于缩回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避雨亭的伸缩板处于伸出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螺杆在第一位置的驱动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螺杆在第二位置的驱动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旋转体驱动连接至电机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避雨亭10,包括亭盖12、用于支撑亭盖12的立柱14、伸缩板16和驱动电机18,本实施例中,立柱14的数量设置为两根,在其他实施例中,立柱14也可以设置成一根或者多根。伸缩板16可伸缩地设置在亭盖12内,驱动电机18设置在亭盖12内并与伸缩板16驱动连接,用以驱动伸缩板16在一伸出位置和一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当伸缩板16位于伸出位置时,伸缩板16至少部分伸出亭盖12;当伸缩板16位于缩回位置时,伸缩板16缩回至亭盖12内。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伸缩板16设置为两个,两个伸缩板16分别设置在亭盖12的两端,亭盖12的两端设有用于供伸缩板16伸出的开口,亭盖12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支撑两伸缩板16的支架20,伸缩板16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20上。驱动电机18包括电机32、旋转体34和螺杆36,旋转体34驱动连接至电机32,使得电机32能够控制旋转体34转动,旋转体34上设有螺孔(图未示出),螺杆36螺纹连接至螺孔内。当旋转体34被电机32驱动转动时,在螺杆36与螺孔之间的螺纹驱使力作用下,旋转体34驱动螺杆36沿螺孔的轴向方向移动。螺杆36的端部连接至伸缩板16,电机32驱动螺杆36移动,螺杆36的移动进而驱动伸缩板16移动。本实施例中,螺孔穿设于旋转体34上,使得螺杆36穿设在旋转体36上,增大螺杆36的可移动距离,进而增大伸缩板16的可移动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伸缩板16靠近亭盖12内的一侧设置一连接部,螺杆36连接至连接部,进而通过连接部驱动伸缩板16的伸缩。电机32能够驱动旋转体34转动进而驱动螺杆36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当螺杆36位于第一位置时,伸缩板16位于亭盖12内,如图3所示,此时伸缩板16位于其缩回位置;当螺杆36位于第二位置时,伸缩板16至少部分伸出亭盖12,如图4所示,此时伸缩板16位于其伸出位置。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有两个伸缩板16,因此,旋转体34和螺杆36也分别设置为两个,两个旋转体34分别驱动连接至电机32,两个螺杆36分别螺纹连接并穿设在旋转体34上。当伸缩板16需要伸出亭盖12时,启动驱动电机18工作,电机32驱动两个旋转体34转动,例如正向转动,旋转体34转动驱动对应的螺杆36朝向亭盖12外移动。当伸缩板16需要缩回至亭盖12内时,驱动电机18工作,电机32驱动两个旋转体34转动,例如反向转动,旋转体34转动驱动对应的螺杆36朝向亭盖12内移动。旋转体34驱动连接至电机32,例如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两个旋转体34为第一齿轮34,两个螺杆36分别螺纹连接并穿设在第一齿轮34的中心位置,电机32上驱动连接一驱动轴38,驱动轴38上转动连接一第二齿轮40,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避雨亭,包括亭盖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亭盖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避雨亭还包括伸缩板和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板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亭盖内,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旋转体和螺杆,所述旋转体上设有螺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至所述螺孔内,所述旋转体驱动连接至所述电机,所述螺杆连接至所述伸缩板,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旋转体转动进而驱动所述螺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当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伸缩板位于所述亭盖内,当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伸缩板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亭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避雨亭,包括亭盖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亭盖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避雨亭还包括伸缩板和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板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亭盖内,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旋转体和螺杆,所述旋转体上设有螺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至所述螺孔内,所述旋转体驱动连接至所述电机,所述螺杆连接至所述伸缩板,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旋转体转动进而驱动所述螺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当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伸缩板位于所述亭盖内,当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伸缩板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亭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避雨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亭盖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避雨亭,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穿设在所述旋转体上,使得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旋转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唯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