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78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9:43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铺设有若干个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连接缝下方设有相互连通的纵向排水槽和横向排水槽,纵向排水槽固定设置在屋顶檩条上,纵向排水槽上方设有压条,压条将光伏组件边部压设在纵向排水槽的槽边上,横向排水槽的槽边压设有光伏组件边部,压条与光伏组件边部之间、光伏组件边部与纵向排水槽的槽边之间以及光伏组件边部与横向排水槽的槽边之间至少一处设有橡胶条进行密封,其中至少一个橡胶条横向方向的一侧设有滴檐,滴檐倾斜向下设置,使雨水被引入排水槽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能在利用光伏组件发电的同时,有效的解决屋顶存在的漏水问题。

A building photovoltaic integrated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技术作为清洁能源的有效解决方案已经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但是光伏电站还有很多局限性,占地面积大,发电效率不稳定等等。对着越来越多的集中地面电站建设起来,光照条件好的建设区域越来越少,集中电站所发电量难以消纳等问题随之而来。为解决这些问题,集中地面电站渐渐转向为分布式光伏电站,闲置屋顶成为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理想位置。随着屋顶光伏电站建设增多,老房可承载屋顶也已经越来越少,为了解决老方屋顶年久失修的漏水问题和新建屋顶避免屋顶建设和屋顶光伏建设的两次投资问题,建筑与光伏一体化的BIPV模式渐渐流行起来。将光伏组件阵列直接作为建筑屋顶融入到房屋建设中,避免二次投资的浪费,也为那些屋顶需要翻新的建筑提供能更为环保节能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涌现出了许多BIPV的解决方案,大致可分为组件搭接和组件拼接两种方案,其中组件搭接方案是模仿传统瓦片屋顶,将组件当做瓦片前后搭接,通过屋顶的物理坡度进行排水设计,但是这种搭接的方案使用范围比较局限,只适用于那些坡度很大,能够及时将雨水排出的屋顶,现在一些厂房屋顶的坡度很小,雨水容易在屋顶滞留,风速过快还有可能造成雨水倒流的情况,有很大的漏水隐患。拼接方案是将组件沿屋顶表面进行拼接,在组件的接缝处进行封堵,在组件之间的接缝封堵处的下侧设置排水槽,排出那些封堵未能阻挡渗漏下来的水。对于排水槽的设计,目前出现了很多种类型,导轨截面,固定方式,导水理念都不尽相同,为了达到排水的目的,有些导轨设计截面很大,这样会造成钢材的浪费,大多数固定方式都是采用螺钉进行固定,这样会造成构建的永久性破坏,在二次维修时,螺钉孔位固定不牢靠,容易造成漏雨风险。有的为了密封紧实,采用的安装方式很复杂,施工效率底下;还有的采用刚性接触或密封橡胶设计不合理导致渗水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能在利用光伏组件发电的同时,有效的解决屋顶存在的漏水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铺设有若干个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连接缝下方设有相互连通的纵向排水槽和横向排水槽,所述纵向排水槽固定设置在屋顶檩条上,所述纵向排水槽上方设有压条,所述压条将光伏组件边部压设在纵向排水槽的槽边上,所述横向排水槽的槽边压设有光伏组件边部,所述压条与光伏组件边部之间、光伏组件边部与纵向排水槽的槽边之间以及光伏组件边部与横向排水槽的槽边之间至少一处设有橡胶条进行密封,其中至少一个橡胶条横向方向的一侧设有滴檐,所述滴檐倾斜向下设置,使雨水被引入排水槽内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当光伏组件连接缝有雨水渗入时,渗入的雨水可以由橡胶条一侧的滴檐引入排水槽内部,避免雨水沿光伏组件背面移动而进入屋内,能有效的解决光伏屋顶的漏水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压条与光伏组件边部之间设有第一橡胶条,所述第一橡胶条的上表面沿其长度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压条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配合嵌设在第一凹槽内。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第一橡胶条能稳定的安装在压条底部,避免第一橡胶条的位置存在偏移而削弱第一橡胶条的密封效果,同时便于结构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橡胶条的下表面与光伏组件边部的正面接触,所述第一橡胶条的下表面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避免雨水通过毛细现象沿光伏组件边部正面进入光伏组件连接缝下方,增加第一橡胶条的密封作用,减少雨水的渗漏。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组件边部与纵向排水槽的槽边之间设有第二橡胶条,所述第二橡胶条的下表面沿其长度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纵向排水槽的槽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配合嵌设在第二凹槽内。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第二橡胶条能稳定的安装在纵向排水槽的槽边,避免第一橡胶条的位置存在偏移而削弱第二橡胶条的密封效果,同时便于结构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橡胶条的上表面与光伏组件边部的背面接触,所述第二橡胶条的上表面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避免雨水通过毛细现象沿光伏组件边部背面移动而进入房屋内部,增加第二橡胶条的密封作用,减少雨水的渗漏。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组件边部与横向排水槽的槽边之间设有第三橡胶条,所述第三橡胶条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凸起,所述横向排水槽的槽边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凸起配合嵌设在第三凹槽内。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第三橡胶条能稳定的安装在横向排水槽的槽边,避免第一橡胶条的位置存在偏移而削弱第三橡胶条的密封效果,同时便于结构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橡胶条为空心结构。上述结构中,第三橡胶条为空心结构,使第三橡胶条能紧密的贴设在光伏组件背面,增加第三橡胶条的密封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压条与纵向排水槽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将光伏组件的边部压设在纵向排水槽的槽边上;所述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栓杆,所述螺栓头固定设置在纵向排水槽的两槽璧上,所述螺栓杆向上贯穿压条,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压条上。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中,压条能长期有效的将光伏组件边部压设在纵向排水槽的槽边上,保证压条与光伏组件之间、光伏组件与排水槽槽边之间的密封效果,增加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排水槽的两槽璧上设有位于同一高度的两第一平台,所述两第一平台上方设有位于同一高度的两第二平台,所述两第一平台和两第二平台共同形成用于卡接螺栓头的空腔;所述两第一平台之间、两第二平台之间均存在间隙,使由纵向连接缝流入的雨水进入纵向排水槽内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螺栓稳定并可拆卸连接在纵向排水槽上,便于结构的安装和维修。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排水槽上方设有防水胶带,所述防水胶带贴设于光伏组件连接缝上表面。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减少由光伏组件连接缝渗入横向排水槽内部的雨水。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技术中,压条与光伏组件边部之间、光伏组件边部与纵向排水槽的槽边之间以及光伏组件边部与横向排水槽的槽边之间至少一处设有橡胶条进行密封,其中至少一个橡胶条横向方向的一侧设有滴檐,滴檐倾斜向下设置,使雨水被引入排水槽内部,能有效的避免由光伏组件连接缝渗入的雨水沿光伏组件背面移动而进入房屋内部;2、在本技术中,第一橡胶条通过其上表面的第一凸起嵌设压条底部,第二橡胶条通过其下表面的第二凸起嵌设在纵向排水槽的槽边,第三橡胶条通过其下表面的第三凸起嵌设在横向排水槽的槽边,避免橡胶条位置存在偏移而影响橡胶条的密封效果,同时便于现场施工;3、在本技术中,第一橡胶条下表面的横截面为锯齿形,避免雨水通过毛细现象沿光伏组件边部正面移动而进入纵向排水槽内部;第二橡胶条上表面的横截面为锯齿形,避免雨水通过毛细现象沿光伏组件边部背面移动而进入房屋内部,有效的减少雨水的渗漏;4、在本技术中,第三橡胶条为空心结构,使第三橡胶条能紧压在光伏组件背面,避免雨水沿光伏组件背面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铺设有若干个光伏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1)的连接缝下方设有相互连通的纵向排水槽(2)和横向排水槽(3),所述纵向排水槽(2)固定设置在屋顶檩条上,所述纵向排水槽(2)上方设有压条(4),所述压条(4)将光伏组件(1)边部压设在纵向排水槽(2)的槽边上,所述横向排水槽(3)的槽边压设有光伏组件(1)边部,所述压条(4)与光伏组件(1)边部之间、光伏组件(1)边部与纵向排水槽(2)的槽边之间以及光伏组件(1)边部与横向排水槽(3)的槽边之间至少一处设有橡胶条进行密封,其中至少一个橡胶条横向方向的一侧设有滴檐(51),所述滴檐(51)倾斜向下设置,使雨水被引入排水槽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铺设有若干个光伏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1)的连接缝下方设有相互连通的纵向排水槽(2)和横向排水槽(3),所述纵向排水槽(2)固定设置在屋顶檩条上,所述纵向排水槽(2)上方设有压条(4),所述压条(4)将光伏组件(1)边部压设在纵向排水槽(2)的槽边上,所述横向排水槽(3)的槽边压设有光伏组件(1)边部,所述压条(4)与光伏组件(1)边部之间、光伏组件(1)边部与纵向排水槽(2)的槽边之间以及光伏组件(1)边部与横向排水槽(3)的槽边之间至少一处设有橡胶条进行密封,其中至少一个橡胶条横向方向的一侧设有滴檐(51),所述滴檐(51)倾斜向下设置,使雨水被引入排水槽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4)与光伏组件(1)边部之间设有第一橡胶条(5),所述第一橡胶条(5)的上表面沿其长度设有第一凸起(52),所述压条(4)底部设有第一凹槽(41),所述第一凸起(52)配合嵌设在第一凹槽(4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条(5)的下表面与光伏组件(1)边部的正面接触,所述第一橡胶条(5)的下表面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1)边部与纵向排水槽(2)的槽边之间设有第二橡胶条(6),所述第二橡胶条(6)的下表面沿其长度设有第二凸起(62),所述纵向排水槽(2)的槽边设有第二凹槽(25),所述第二凸起(62)配合嵌设在第二凹槽(25)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波孙春耕王思平母志俊权启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浩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