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地循环单元及海绵城市绿色屋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0782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地循环单元及海绵城市绿色屋顶系统,其中绿地循环单元包括: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为中空结构,其顶端开设有通往其内部空腔的开口,在所述承载结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口;以及蓄水结构;以及水循环结构,在所述蓄水结构底部设置有水循环结构;在所述承载结构外表面上设置有铰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承载结构、蓄水结构的设置,使得植被可以很好的放置于屋顶上,并且可以很好的雨水进行利用,无需人工浇水,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Green recycling unit and green roof system of spong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地循环单元及海绵城市绿色屋顶系统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绿地循环单元及海绵城市绿色屋顶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基于城市水文循环,重塑城市、人、水新型关系的新型城市发展理念,具体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其建设能有效缓解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水问题,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问题,创造具备生态和景观等功能的公共空间,是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随着海绵城市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绿色屋顶系统也逐渐出现,其是通过在屋顶上种植绿植从而增加城市绿色植被的覆盖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舒适的环境。然而现有的海绵城市绿色屋顶在使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至少发现了如下的技术问题:现有的海绵城市绿色屋顶,大多是将植被放置于承载植被的容器中,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地循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结构(100),所述承载结构(100)为中空结构,其顶端开设有通往其内部空腔的开口,在所述承载结构(100)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口(101);以及/n蓄水结构(200),所述蓄水结构(200)为中空结构,其顶端开设有通往其内部空腔的开口,所述承载结构(100)下部由蓄水结构(200)顶端的开口插入;以及/n水循环结构(300),在所述蓄水结构(200)底部设置有水循环结构(300);/n在所述承载结构(100)外表面上设置有铰接件(1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地循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结构(100),所述承载结构(100)为中空结构,其顶端开设有通往其内部空腔的开口,在所述承载结构(100)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口(101);以及
蓄水结构(200),所述蓄水结构(200)为中空结构,其顶端开设有通往其内部空腔的开口,所述承载结构(100)下部由蓄水结构(200)顶端的开口插入;以及
水循环结构(300),在所述蓄水结构(200)底部设置有水循环结构(300);
在所述承载结构(100)外表面上设置有铰接件(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地循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结构(300)包括:
入水循环口(301);及
出水循环口(302);
所述入水循环口(301)设置于所述水循环结构(300)下部,且与所述水循环结构(300)底部具有一定距离;
所述出水循环口(302)与入水循环口(301)对称设置于所述水循环结构(300)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地循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地循环单元还包括:引水单元(400),所述引水单元(400)一端设置于所述承载结构(100)内,另一端贯穿通口(10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地循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义曹永超王兆宇路歌曲烨瑛马恺胡锦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