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暖多用高效家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66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附有热水装置的固体燃料的家用炉。是将从炉底向炉膛提供水蒸汽而产生一定水煤气的简易煤气炉与利用炉壁余热加热水套炉筒中循环水的简易供热炉有机地结合成的一种多用途家用炉。其特点还包括蒸汽喷口置于风管中,而风管口置于由储水槽封闭的炉蓖下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合理、节煤省时热效率高,不择煤种降低污染等优点。可以广泛地适用于城乡家庭及小规模集体居所。(*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附有热水装置的固体燃料的家用炉。在CN87204670U中公开了“一种自产煤气的省时节煤炉”。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旋热齿轮盘和挡风墙,自产煤气、热效率高的省时节煤炉”。构成主要是在炉膛外壁上增设螺旋汽化管及汽化管末端设有排污孔置于炉体外壁,汽化管内的水蒸汽通过炉桥下的喷汽盘喷入藕煤孔与炉膛内的煤碳反应可生成一定的水煤气参与燃烧。不足之处在于一、二次通风管冷却汽化管及炉膛而降低炉温以及余热未利用影响热效率的提高;二、由于二次通风管阻力小使炉底进入的空气大量跑掉炉膛内氧气供应不充分影响煤炭的燃烧效率;三、喷汽盘和喷汽孔与藕煤孔相对有可能被煤渣、火炭掉落堵塞喷汽孔,使汽化管超温超压构成危险。在CN2033089U中还公开了一种“家用水助燃煤火炉灶”。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随时供洗涤用热水的喷水助燃炉。构成是在炉膛外壁盘绕螺旋水管,该螺旋水管的上端为进水口,下端为出水口,在进水口处引入炉膛内一喷水支管。不足之处在于水管上进下出不利于热循环,喷水管与进水口相接难以汽化以及喷嘴位于炉膛上部易烧损且不利于水碳反应生成水煤气来提高燃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水套炉筒结构的炊暖多用高效家用炉。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结构来实现炊暖多用高效家用炉,是一种填加固体燃料,从炉蓖下喷入炉膛一定的水蒸汽,使固体燃料的煤在燃烧过程中与水反应生成一定的水煤气、水煤气上升至炉膛上部的燃烧室进行充分燃烧而提供炊事用热的简易煤气发生炉,此炉同时利用炉膛壁的余热来加热水套炉筒中的循环水,此水可用来进行温热水洗涤、淋浴和取暖,也可认为是一种简易供热热水炉,本技术的结构包括方筒形炉壳、底座、底座上的普通炉蓖、炉蓖上的圆形水套炉筒、炉筒上部外侧面的热水出水管和排烟筒、炉筒下部外侧面的冷水进水管和可提供高温、高压水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炉筒顶部的可封闭炉壳和炉筒上端面的炉盖盘和通风、供汽、排渣结构以及炉筒内侧构成炉膛的耐火保温墙、炉筒外侧与炉壳内侧之间的保温填料和其他附件。本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上述的蒸汽发生装置是由炉筒外侧的加水小水箱、与小水箱连通的其一侧伸入炉筒内侧构成一部分炉膛壁的封闭加热腔室以及加热腔室内的下喷蒸汽导管组成,加热腔室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对称分布设置两个或等分分布三个或四个;蒸汽导管的下喷口设置于鼓风机的吹风管中,使其水蒸汽可与供风一起送入炉膛。如有两个以上加热腔室,炊风管可设置成多路或环路以使水蒸汽和供风能够均匀充足地送入炉膛;为了使供风和水蒸汽更可靠地送入炉膛,在炉蓖下设置可通过底座下部的升降机构支承的炉底封闭储水槽;构成炉膛的炉墙上部设有可随时更换的喷火盘,喷火盘的形状为中心有一较大圆孔,大圆孔周围分布一周多个小圆孔。本技术的炉膛上部即喷火盘的上部为煤气燃烧室。排烟筒设置于燃烧室的侧面,其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燃烧室的侧面还可设置填煤口及自然供风孔隙。在炉盖盘的上部还可设置筛孔状炊灶,炊灶侧面设置二次排烟管。在炉筒下底侧还可设置可封闭的拨火破渣孔洞。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剖视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局部剖视示意左视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炉壳1是由角钢焊制的方形框架,外面贴接钢板而成。框架的下部与底座19横梁角钢焊接为一体。底座19的上横梁支承其下部设有凸出套20的盘状普通铸铁炉条炉蓖8。炉蓖8上装配支承圆柱形水套炉筒2。炉筒2是由同轴不等径钢板筒端部焊接而成。炉筒2的上部侧面开有填煤通风孔并焊接填煤口道17和排烟孔并焊接排烟管4,排烟管4中设有烟道门21。炉筒2的中、下部侧面开有加热腔室孔和拨火破渣孔并焊接其孔道18,炉筒2的上部外侧设有与炉筒2水套腔连通的可输出炉壳1外部的热水供应出水管3。炉筒2的下部外侧设有与炉筒2水套腔连通的可由炉壳1外部输入的冷水待热进水管5。炉筒2的顶部及炉壳1的上部设有炉盖盘7。在炉筒2的加热腔室孔中装配有伸入炉筒2内的加热腔室10,加热腔室10中设有通向炉蓖8下面的蒸汽导管11。加热腔室10的下部外侧设有供水导管与炉筒2外侧面的小水箱9下部连通。小水箱9的延伸至炉壳1外侧设有填水盒和水位计22。蒸汽导管11的下喷口设置在炉蓖8下面的鼓风机12的吹风管13中。吹风管13的风口对应炉蓖8的下面即炉蓖8凸出套20内侧。底座19的下横梁上固定设有连杆升降机构(或称支架)14。升降机构14的上面放置其内径可与炉蓖8下面的凸出套20外径配合封闭炉底的储水槽15。炉筒2的中下部内壁砌有耐火保温炉衬23,炉衬23内腔构成炉膛,加热腔室10伸入炉筒2内的部分,其外侧贴有耐火板的侧面构成炉膛壁的一部分。炉衬23上口外设有可更换的喷火盘16。喷火盘16设有中间较大周围较小的喷火孔。喷火盘16与炉筒2构成煤气燃烧室。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有机地将简易煤气发生炉与供热热水炉结合为一体,从而提高了燃料燃烧效率及炉灶的热效率。经测定其热效率可达90%以上,节煤效果显著,每台炉一小时耗标煤不大于0.5公斤。2.由于炉膛供入充足的空气及高温水蒸汽,改善燃烧条件,可对煤粉、煤球、煤碱石、无烟煤、烟煤及焦碳等都可充分燃烧,提高了炉灶对燃料的适应性。3.燃烧室提供煤气火焰,提高炊事效率,降低烟气含尘量及有害气体含量以减少空气污染。4.炉底水槽封闭,含有大量余热的炉渣可在水槽中再造煤气与水蒸汽,并可吸收炉渣尘埃以保持环境卫生。本技术可以广泛地适用于城乡家庭及远离集中供热、供煤气的小规模集体居所。尤其适用于乡镇供热面积为60~100平方米、五口人左右家庭的炊事、洗浴及供热设备中。权利要求1.炊暖多用高效家用炉,包括炉壳1、水套炉筒2、炉筒2上部外侧面的热水出水管3和排烟筒4、炉筒2下部外侧面的冷水进水管5和蒸汽发生装置6、炉筒2顶部的炉盖盘7、底部的炉蓖8和通风、供汽、排渣结构以及其他耐火、保温结构和附件,其特征在于蒸汽发生装置6是由炉外的小水箱9、一侧伸入炉筒内侧的封闭加热腔室10及加热腔室10内的下喷蒸汽导管11组成,蒸汽导管11的下喷口设置于风机12的风管13中,炉蓖8下面设置有可通过升降机构14支承的炉底封闭水槽1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附有热水装置的固体燃料的家用炉。是将从炉底向炉膛提供水蒸汽而产生一定水煤气的简易煤气炉与利用炉壁余热加热水套炉筒中循环水的简易供热炉有机地结合成的一种多用途家用炉。其特点还包括蒸汽喷口置于风管中,而风管口置于由储水槽封闭的炉箅下面。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合理、节煤省时热效率高,不择煤种降低污染等优点。可以广泛地适用于城乡家庭及小规模集体居所。文档编号F23L7/00GK2077091SQ9021836公开日1991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那福全 申请人:瓦房店市水泵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炊暖多用高效家用炉,包括炉壳1、水套炉筒2、炉筒2上部外侧面的热水出水管3和排烟筒4、炉筒2下部外侧面的冷水进水管5和蒸汽发生装置6、炉筒2顶部的炉盖盘7、底部的炉蓖8和通风、供汽、排渣结构以及其他耐火、保温结构和附件,其特征在于蒸汽发生装置6是由炉外的小水箱9、一侧伸入炉筒内侧的封闭加热腔室10及加热腔室10内的下喷蒸汽导管11组成,蒸汽导管11的下喷口设置于风机12的风管13中,炉蓖8下面设置有可通过升降机构14支承的炉底封闭水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市水泵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