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彦西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消烟燃煤炉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61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用消烟燃煤炉灶,主要由水套、引射器、导流罩体、耐火衬套、炉箅、炉体六部分组成。它很好地解决了家用燃煤炉灶冒黑烟,燃料适应性差及粉尘污染问题。其特征在于耐火衬套上分别设置了独立的燃煤储仓及火焰通道,从而把加煤口与火焰通道分开,同时设置了导流罩体,以便合理取用热煤介质。它可同时满足家庭、饮食业采暖及用火的需要。(*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灶,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独立的燃煤储仓及火焰通道的炉灶,该炉灶可同时满足家庭、饮食业采暖及用火的需要。通常,家庭及饮食业采暖或用火燃煤炉灶,燃煤储仓兼为火焰通道,燃煤燃烧产生的火焰及高温烟气,要在穿过燃煤储仓内煤层后才能被利用,它的主要缺点在于火焰通道截面尺寸的大小取决于煤层厚度及煤的粒度,因此,不但造成火焰及高温烟气温度低,燃料燃烧不充分,冒黑烟,火势不易掌握,而且燃煤适用范围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通常燃煤炉灶冒黑烟,火势不旺及燃煤适用范围窄的问题。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燃烧释放的热能得于合理充分的利用。本技术是建立在这样的现实性基础上的,把火焰通道与燃煤储仓相独立,并分别与燃烧燃尽室直接相通;如果火焰通道的截面形状及长度适当,且合理的引导高温烟气及火焰,则在保证燃料燃烧用气情况下,可获得满意的消烟效果及稳定的火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技术炉灶,在耐火衬套(4)上设置了独立的火焰通道(11)及燃煤储仓(10),且与其内的燃烧燃尽室(13)相联通,燃烧燃尽室(13)内壁开设有燃气供气通道(12),并使之与火焰通道(11)相对应;在火焰通道(11)的出口设置了汇集或扩散高温烟气及火焰的导流罩体(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结构,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消除了冒黑烟问题,高温烟气及火焰的热能能合理的得到利用,同时也扩大了燃煤炉灶燃煤范围。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由附图给出,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炉灶给予详细说明。它主要由水套(1)、引射器(2)、导流罩体(3)、耐火衬套(4)、炉篦(6)、炉体(7)六部分组成。炉体(7)制成整体方形或园形结构,由支腿支撑,上盖炉盘。耐火衬套(4)安置在炉体(7)的中部,采用耐火材料制成园筒形状;下部组成燃烧燃尽室(13),上部中央部分为燃煤储仓(10),周边通孔为火焰通道(11);燃烧燃尽室(13)的内壁上开设有燃气供气通道(12),且与火焰通道(11)相对应。火焰通道(11)绕燃煤储仓(10)均匀分布,其截面为园形,且上小下大,以利于高温烟气及火焰的通顺流动。火焰通道(11)出口设置的导流罩体(3)为锥体形,以便合理的汇集或扩散高温烟气及火焰。另外在燃煤储仓(10)入口设置的密封盖(9)起防止燃煤储仓(10)内的煤预热、干馏析出的挥发性物质及高温烟气走短路的问题。本技术炉灶的水套(1)作为一种换热器,分上体与下体两部分,下体主要吸收烟气辐射热,上体主要吸收烟气对流热。在水套(1)上体下端的引射器(2)主要是在燃煤较碎或需要较旺的火势时,起辅助通风的作用,它可避免通常鼓风带来的烟尘污染问题。炉篦(6)采用双体结构,由内圈与外圈组成,当煤的粒度变化时,通过更换内圈可维持原有的燃烧状况。另外,在耐火衬套(4)与炉体(7)之间灌注隔热保温层(5),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燃烧燃尽室(13)的温度及降低散热损失。燃煤在燃煤储仓(10)内,由于有密封盖(9)密封及阻止,燃煤预热、干燥及干馏蒸发出的水蒸汽及析出的挥发份被强制向下流动,穿过炽热煤层强烈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及火焰通过火焰通道(11)进一步燃烧后,在导流罩体(3)引导下汇集或扩散,最后流入水套(1)上体内烟道,释放热量后由烟囱排入大气。燃烧燃尽室(13)燃尽的碳块穿过炉篦(6)落入灰斗(8)内。灰斗(8)的位置(抽出或推进)控制着燃烧状况。当不用火仅需采暖或压火时,需把导流罩体(3)倒置,这样不但可多储煤而且可使高温烟气及火焰在扩散后冲刷水套(1)。另外,当燃煤过碎或压火后瞬间需加强火势时,需把灰斗(8)抽出,通过引射器(2)辅助通风。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消烟燃煤炉灶,主要由水套(1)、引射器(2)、导流罩体(3)、耐火衬套(4)、炉篦(6)、炉体(7)六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将这六部分组合,构成一个整体,通过燃料的燃烧获得热媒介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消烟燃煤炉灶,其特征在于把火焰通道(11)与燃煤储仓(10)相独立。3.如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多用消烟燃煤炉灶,其特征在于火焰通道(11)及燃煤储仓(10)直接与燃烧燃尽室(13)相联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消烟燃煤炉灶,其特征在于在火焰通道(11)火焰出口设置了导流罩体(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消烟燃煤炉灶,其特征在于在水套(1)上体下端安置了引射器(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消烟燃煤炉灶,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尽室(13)内壁面上开有燃气供气通道(1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消烟燃煤炉灶,其特征在于炉篦(6)采用了可改变通风截面的双体结构。专利摘要一种多用消烟燃煤炉灶,主要由水套、引射器、导流罩体、耐火衬套、炉箅、炉体六部分组成。它很好地解决了家用燃煤炉灶冒黑烟,燃料适应性差及粉尘污染问题。其特征在于耐火衬套上分别设置了独立的燃煤储仓及火焰通道,从而把加煤口与火焰通道分开,同时设置了导流罩体,以便合理取用热煤介质。它可同时满足家庭、饮食业采暖及用火的需要。文档编号F24B9/00GK2084571SQ91200409公开日1991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7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彦西 申请人:刘彦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消烟燃煤炉灶,主要由水套(1)、引射器(2)、导流罩体(3)、耐火衬套(4)、炉篦(6)、炉体(7)六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将这六部分组合,构成一个整体,通过燃料的燃烧获得热媒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西
申请(专利权)人:刘彦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