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暖气两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35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生活暖气两用炉采用双回程垂直式管箱结构,炉膛辅射拱结构和炉膛四角二次进风口设计结构增加了炉膛内氧气的供给,促进了煤的进一步燃烧,使高温烟气在炉体中回流提高了热效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适合广大农村和中小企事业单位使用的供做饭和暖气供暖的两用炉。(*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民用炉应用
兼有做饭和暖气供暖的两用炉,通常是在炉膛外增加外炉体构成储水层用以达到做饭和供暖的目的,但这种结构的两用炉、炉膛内的煤不能充分燃烧,同时烟筒直接与炉膛相通使高温烟气直接顺烟筒流失,热效利用率较低,在社会上流通的各种类似的两用炉,大都采用在炉膛内多布置受热面的作法,这样使炉的水冷度过大,炉温降低,不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有此采用在烟囱上搞双层烟道以增加储水层的受热面,但其效果也不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生活暖气两用炉采用双回程垂直式管箱结构使高温烟气的流程增加、降低排烟温度、增加储水层的受热面,提高热效率。同时改变炉膛设计结构以强化燃料的燃烧和增加消烟除尘结构以降低烟尘排放量。采用下述结构炉体有2个回水管和2个出水管、炉膛为方型炉膛,其四角有四个与清灰口相通的二次进风口。在炉膛上端有辐射拱,在烟筒底部与炉膛上部之间有火墙,其上有小烟挡布置。当小烟挡关闭时火墙封闭烟筒与炉膛之间的空间,火墙与炉膛之间的储水层中有数根前火管穿过。火墙与烟筒之间储水层中也有数根后火管穿过,位于火墙前端的前火管和位于火墙后端的后火管均与降尘室相通。降尘室位于炉膛后端,其通过前火管和后火管贯通烟筒和炉膛,在清灰门上端有出渣口。炉体内至少有2个烟挡,炉体上部后端有前后烟道盖。上述结构设计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这种结构的炉膛上部增加了辐射拱,以便强化燃料的燃烧,在炉膛上部的四个角增加了四个二次进风口补充空气,提供氧气,进一步强化了炉膛内煤和烟气的燃烧,并减少了炉膛出口的排烟黑度,采用双回程垂直式管箱结构,使燃烧后的高温烟区通过第一管束区,由于中间隔墙的阻挡、烟气进入降尘室后,再上升到第二管束区,由烟筒直接排向外界,使高温烟气的流程增加以充分加热储水层同时降低了排烟温度,经过烟气的回流大量的烟尘积留在降尘室从而减少了通向大气的粉尘。上述结构的炉体热效率达61%,排烟黑度低于国家标准。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描述本技术最佳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生活暖气两用炉示意图图2为生活暖气两用炉侧示图图3为生活暖气两用炉正示图用铸铁或铁板制作正方桶型的内箱体(1)其内布置耐火材料(2),内箱体(1)的4个角内按装二次进风口(5)可连用方型或圆型管材,其高度与内箱体相同。在内箱体底部按装炉筚(4),炉筚用炉筚固铁(37)固定。内箱体(1)的耐火材料内为炉膛(20)其下部前侧有出渣口(18)用以清理炉膛内燃料的灰渣,出渣口(18)用出渣门(19)密封和开启。用铸铁或铁板制作长方桶型的外箱体(8)其高度与内箱体相同,靠近炉筒(29)的外箱体与内箱体之间安装火墙(23),火墙(23)作用在于隔断和开启炉膛与烟筒之间的空间,火墙下端与储水层(9)相通。火墙与炉膛之间有按一定距离布置排列的12根前火管(10),火墙与烟筒(29)之间有另一组按一定距离布置排列的12根后火管(11)。用上管板(30)和下管板(31)密封内箱体和外箱体上下之间的箱体构成储水层(9)。用薄铁皮制作包装板(6)包装矿渣棉(7)于外箱体用于外箱体保温,在包装板上端安装铁板用螺钉(22)与包装板连成一体,炉膛(20)上端的铁板有圆洞用炉盖(14)封闭,铁板底部与火墙顶端焊接。在铁板上还制作前烟道口(24)和后烟道口(27)用以清除火墙与炉膛和烟筒之间的烟尘,烟道口用前烟道盖(13)和后烟道盖(12)开启密封。铁板后端安装烟筒(29),其中有大烟挡(28)开启和关闭烟筒。在出渣门(19)下端焊接底座(17),底座下端有清灰口(15)用清灰门(16)开闭、炉膛下端为清灰室、清灰室后部为降尘室(34)、降尘室一侧有除尘口(36)。清灰室和降尘室用密封条(33)密封,以防止烟尘外泄。在炉体底部安装底脚(35)。在储水层底部布置2个回水管(32),火墙顶端有2个出水管(26),火墙(23)上有小烟挡(25)开启和封闭火墙洞。使用时,当煤刚在炉膛内燃烧时产生大量低温烟气需要尽快排出炉体时,打开火墙上的小烟挡(25)和烟筒大烟挡(28)烟气可穿过火墙直接排出室外,当炉膛内煤充分燃烧时关闭小烟挡,火墙封闭烟筒与炉膛之间的空间,这样高温烟气通过由前火管(10)组成的第一管束区进入降尘室后再经由后火管(11)组成的第二管束区,回到后烟道口(12)后进入烟筒排出室外。冷水由回水管(32)进入储水层(9)并经炉膛和火管组成的双回程垂直式管箱结构,加热后由出水管(26)排出供热。打开炉盘即可做饭。为便于清扫烟道,在前后烟道盖(12)(13)上下各安装2个拉手(3)、炉膛上部安装半圆型辐射拱(21),以辅射热强化燃料燃烧。总之,这种结构的生活取暖两用炉是一种较为新型热效率较高的、便于广大农村和小型企事业单位使用的两用炉。权利要求1.生活暖气两用炉,由炉盖、炉筚、清灰口和烟筒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至少有2个回水管和2个出水管,炉膛为方型炉膛,其四角有四个与清灰口相通的二次进风口,在炉膛上端有辐射拱,在烟筒底部与炉膛上部之间有火墙,其上有小烟挡布置,当小烟挡关闭时火墙封闭烟筒与炉膛之间的空间,火墙与炉膛之间的储水层中有数根前火管,火墙与烟筒之间的储水层中也有数根后火管,位于火墙前端的前火管和位于火墙后端的后火管均与降尘室相通,降尘室位于炉膛后端,其通过前火管和后火管贯通烟筒和炉膛,在清灰门上端有出渣口,炉体内至少有2个烟挡,炉体上部后端有前后烟道盖。专利摘要生活暖气两用炉采用双回程垂直式管箱结构,炉膛辐射拱结构和炉膛四角二次进风口设计结构增加了炉膛内氧气的供给,促进了煤的进一步燃烧,使高温烟气在炉体中回流提高了热效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适合广大农村和中小企事业单位使用的供做饭和暖气供暖的两用炉。文档编号F24B9/04GK2043720SQ8920123公开日1989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2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2日专利技术者王俊生, 靳庭海 申请人:北京车门子机电设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活暖气两用炉,由炉盖、炉筚、清灰口和烟筒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至少有2个回水管和2个出水管,炉膛为方型炉膛,其四角有四个与清灰口相通的二次进风口,在炉膛上端有辐射拱,在烟筒底部与炉膛上部之间有火墙,其上有小烟挡布置,当小烟挡关闭时火墙封闭烟筒与炉膛之间的空间,火墙与炉膛之间的储水层中有数根前火管,火墙与烟筒之间的储水层中也有数根后火管,位于火墙前端的前火管和位于火墙后端的后火管均与降尘室相通,降尘室位于炉膛后端,其通过前火管和后火管贯通烟筒和炉膛,在清灰门上端有出渣口,炉体内至少2个烟挡,炉体上部后端有前后烟道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生靳庭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门子机电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