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池组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20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池组转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调节结构和防撞结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放置腔,且放置腔和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结构,且防撞结构包括滑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伸缩杆、滑块和活动臂,所述放置腔内部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结构,且调节结构包括外套管、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调节结构的一端固定有夹持板,且夹持板的一端设置有电池组主体,所述装置主体远离把手的一侧设置有活动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撞功能,避免转运过程电池组受到撞击而损坏,便于将电池组搬运至装置的内部,方便省力,便于对不同型号的电池组进行固定。

A battery transfer device with anti-collis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池组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转运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池组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组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它是由多个电池单体串联或者并联而成,现有的电池组在生产出来之后,需要将其转运至其他工作地点,所以需要一种转运装置;现有的电池组转运装置一般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传统电池组的转运大多是通过普通的转运箱进行操作,转运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的碰撞,容易造成内部的电池组损坏,浪费较多的人力物力;(2)电池组一般具有多个电池,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便于搬运至转运装置的内部;(3)由于电池组的型号不同,在运输过程中,电池组在装置内部容易产生晃动或者撞击装置的内侧壁,也容易导致电池组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池组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易受到外界的撞击而损坏,不便于搬运至装置内部和不便于对电池组进行固定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池组转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调节结构和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池组转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调节结构(4)和防撞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万向轮(8),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把手(2),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放置腔(3),且放置腔(3)和装置主体(1)之间设置有空腔(101),所述空腔(10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结构(7),且防撞结构(7)包括滑杆(701)、第一弹簧(702)、第二弹簧(703)、伸缩杆(704)、滑块(705)和活动臂(706),所述放置腔(3)内部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结构(4),且调节结构(4)包括外套管(401)、第一螺纹杆(402)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池组转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调节结构(4)和防撞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万向轮(8),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把手(2),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放置腔(3),且放置腔(3)和装置主体(1)之间设置有空腔(101),所述空腔(10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结构(7),且防撞结构(7)包括滑杆(701)、第一弹簧(702)、第二弹簧(703)、伸缩杆(704)、滑块(705)和活动臂(706),所述放置腔(3)内部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结构(4),且调节结构(4)包括外套管(401)、第一螺纹杆(402)和第二螺纹杆(403),所述调节结构(4)的一端固定有夹持板(5),且夹持板(5)的一端设置有电池组主体(6),所述装置主体(1)远离把手(2)的一侧设置有活动门(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池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102)的底端与装置主体(1)的一侧铰接,且活动门(102)一端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103),且固定板(103)通过固定螺栓(105)与装置主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铰接安装有活动盖(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池组转运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纶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九鼎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