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旭林专利>正文

开停闭锁气动道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19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开停闭锁气动道岔,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感应装置、气动变道组件和轨道,所述远程控制终端为一台分别与感应装置和气动变道组件通过导线电力连接的电脑,所述轨道包括主轨道、分支轨道、限位轨道和活动轨道,所述气动变道组件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主板。该开停闭锁气动道岔,通过设置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感应器和移动标签卡,使感应器自动感应到运输车的到来,且移动标签卡无需采用任何能源,通过设置感应器与气动变道组件距离200米,使该自动变道组件可以提前变道,通过设置远程控制终端,可以根据该运输车目的地而判断是否需要变道,从而使该开停闭锁气动道岔无需人工操作,提前变道,节约时间。

Open stop lock pneumatic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停闭锁气动道岔
本技术涉及气动道岔
,具体为开停闭锁气动道岔。
技术介绍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在煤矿运输的时候大多采用轨道式运输,那么运输怎么变道的问题就会产生,煤矿道岔是我国煤炭系统使用的专用铁路道岔,是窄轨道铁路线路连接的基本设备。现有的煤矿运输道岔在使用时,分为两种,一种是司机下车手动调节,第二使发送信号给控制端,自动调节变道。这两个都需要司机操作,阴暗的矿洞内部,开车时操控遥控器或者下车极不安全,且费时间。因此我们结合RFID射频识别技术解决需要人工操作变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停闭锁气动道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开停闭锁气动道岔,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感应装置、气动变道组件和轨道,所述远程控制终端为一台分别与感应装置和气动变道组件通过导线电力连接的电脑,所述轨道包括主轨道、分支轨道、限位轨道和活动轨道,所述气动变道组件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主板,所述控制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源管,所述控制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有气缸,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和移动标签卡,所述感应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感应器分别设置在远离气动变道组件的两端,且与气动变道组件中的控制箱电力连接,所述移动标签卡安装在运输车辆车头部位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移动标签卡的安装高度与感应器的高度相适配,所述移动标签卡的数量设定为两个,其内部设置有IC芯片,所述感应器距离气动变道组件的横向距离设定为200米。优选的,所述移动标签卡和感应器感应是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所述感应器的感应有效距离为两米,所述气源管远离控制箱的一端连接有气泵。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部的PLC控制主板电力连接有气源管与气缸连接管中部设置的电磁阀。优选的,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操控块,所述操控块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凹槽块,所述操控块的上表面与活动轨道焊接,所述操控块在滑动凹槽块的内部滑动,且滑动方向主轨道垂直。优选的,所述限位轨道的设定位置与活动轨道与主轨道的接触点对应,且限位轨道与主轨道2之间平行且距离等于车轮的宽度。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开停闭锁气动道岔,通过设置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感应器和移动标签卡,使感应器自动感应到运输车的到来,且移动标签卡无需采用任何能源,通过设置感应器与气动变道组件距离200米,使该自动变道组件可以提前变道,通过设置远程控制终端,可以根据该运输车目的地而判断是否需要变道,从而使该开停闭锁气动道岔无需人工操作,提前变道,节约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轨道变道分支轨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轨道不变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远程控制终端、2主轨道、3分支轨道、4限位轨道、5活动轨道、6控制箱、7气源管、8气缸、9感应器、10移动标签卡、11操控块、12滑动凹槽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开停闭锁气动道岔,包括远程控制终端1、感应装置、气动变道组件和轨道,远程控制终端1为一台分别与感应装置和气动变道组件通过导线电力连接的电脑,轨道包括主轨道2、分支轨道3、限位轨道4和活动轨道5,气动变道组件包括控制箱6,控制箱6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主板,控制箱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源管7,控制箱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有气缸8,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9和移动标签卡10,感应器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感应器9分别设置在远离气动变道组件的两端,且与气动变道组件中的控制箱6电力连接,移动标签卡10安装在运输车辆车头部位的两侧。移动标签卡10的安装高度与感应器9的高度相适配,移动标签卡10的数量设定为两个,其内部设置有IC芯片,感应器9距离气动变道组件的横向距离设定为200米,移动标签卡10和感应器9感应是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感应器9的感应有效距离为两米,气源管7远离控制箱6的一端连接有气泵,控制箱6内部的PLC控制主板电力连接有气源管7与气缸8连接管中部设置的电磁阀,气缸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操控块11,操控块11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凹槽块12,操控块11的上表面与活动轨道5焊接,操控块11在滑动凹槽块12的内部滑动,且滑动方向主轨道2垂直,限位轨道的设定位置与活动轨道5与主轨道2的接触点对应,且限位轨道4与主轨道2之间平行且距离等于车轮的宽度。本技术提供了开停闭锁气动道岔,通过设置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感应器9和移动标签卡10,使感应器9自动感应到运输车的到来,且移动标签卡10无需采用任何能源,通过设置感应器9与气动变道组件距离200米,使该自动变道组件可以提前变道,通过设置远程控制终端1,可以根据该运输车目的地而判断是否需要变道,从而使该开停闭锁气动道岔无需人工操作,提前变道,节约时间。工作原理:当该开停闭锁气动道岔使用时,首先将每一辆运输车车头部位的两侧安装移动标签卡10,运输车司机先将目的地信息通过移动终端发送到远程控制终端1,远程控制终端1的程序更改该标签的目的地,然后当车辆行驶过程中,感应器9感应到移动标签卡10的信息后,传递到远程控制终端1,远程控制终端1根据目前气动变道组件中轨道状态判断,是否需要变道,当需要变道时,气缸8伸缩带动操控块11使活动轨道5移动,从而使轨道的导向被改变,完成变道需求,整个过程在运输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无需占用其他时间,且无需人工操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开停闭锁气动道岔,包括远程控制终端(1)、感应装置、气动变道组件和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终端(1)为一台分别与感应装置和气动变道组件通过导线电力连接的电脑,所述轨道包括主轨道(2)、分支轨道(3)、限位轨道(4)和活动轨道(5),所述气动变道组件包括控制箱(6),所述控制箱(6)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主板,所述控制箱(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源管(7),所述控制箱(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有气缸(8),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9)和移动标签卡(10),所述感应器(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感应器(9)分别设置在远离气动变道组件的两端,且与气动变道组件中的控制箱(6)电力连接,所述移动标签卡(10)安装在运输车辆车头部位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开停闭锁气动道岔,包括远程控制终端(1)、感应装置、气动变道组件和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终端(1)为一台分别与感应装置和气动变道组件通过导线电力连接的电脑,所述轨道包括主轨道(2)、分支轨道(3)、限位轨道(4)和活动轨道(5),所述气动变道组件包括控制箱(6),所述控制箱(6)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主板,所述控制箱(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源管(7),所述控制箱(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有气缸(8),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9)和移动标签卡(10),所述感应器(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感应器(9)分别设置在远离气动变道组件的两端,且与气动变道组件中的控制箱(6)电力连接,所述移动标签卡(10)安装在运输车辆车头部位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停闭锁气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标签卡(10)的安装高度与感应器(9)的高度相适配,所述移动标签卡(10)的数量设定为两个,其内部设置有IC芯片,所述感应器(9)距离气动变道组件的横向距离设定为200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林
申请(专利权)人:刘旭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