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折叠桌、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17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折叠桌、椅,由一折叠桌、二折叠椅组成,折叠椅包括一椅面板和一可收折的椅支架,折叠桌包括一桌面板和一可收折的桌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桌面板的底部中间处装有桌腿折叠后可夹固折叠椅的“T”形夹,在桌面板底部的两侧边各装有与“T”形夹配合使用的项圈,二收折后的折叠椅分别固定于桌腿折叠后桌面板底部的“T”形夹与项圈之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具类日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携带或收藏的组合式折叠桌、椅
技术介绍
桌子、椅子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家具类日用品,在家庭居室或是单位办公地拟或是各类公共场所,人们都能常常看到它的影子,人们离不开它。桌子的种类繁多,有用于工作、学习的办公桌,有用于召开大小会议的各种会议桌,有用于家庭用餐的小餐桌及宾馆、酒店用餐的大餐桌,有用于休闲、娱乐的休闲桌,还有用于摆放电脑的电脑桌等等;椅子虽可单独使用,但更多的是与桌子相配套来使用的,如办公时使用的办公桌、办公椅,用餐时使用的餐桌、餐椅,操作电脑时使用的电脑桌、电脑椅等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现在人们外出旅游或到效外野营的是越来越多,这体现了人们对现代生活追求的多样化,过去人们在外出旅游或效外野营用餐时,大多是在地上铺设一块塑料布,大家席地而座,用餐食品就放置在塑料布上,这种用餐方式既不卫生也不符合我国传统的用餐习惯,现有技术的折叠桌、折叠椅,通过将桌脚向桌面的收折贴靠和将椅脚向椅面的收折贴靠,可分别实现桌子的收折和椅子的收折,桌子和椅子收折后,其各自的体积大大缩小,可以十分方便于携带,但是这种桌子和椅子收折后一般仍为分离的桌子、椅子,给人们的携带造成了不便,尤其是在一张桌子需配若干椅子时,这就更造成了人们携带的许多不方便,现在虽然也有采取在桌面底部设置凹部,用于容纳置放折叠后的椅子,但是其固定折叠椅子的结构较为复杂,并造成椅子放置的不便。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桌面板、椅面板大都是以木质为原料,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减少,对木材砍伐的限制,以木质为原料的桌面板将会受到限制,而以中密度纤维板或整块塑料板为原料所制成的桌面板、椅面板,其沉重的质量将使所制成的桌子、椅子难以搬动,且造价也较为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折叠桌、椅,其中折叠后的椅子可以放置在折叠后的桌子底部并获得固定,使折叠桌、折叠椅组合形成一体,以便于携带或收藏,且固定结构简单,桌、椅的组合、拆卸十分便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折叠桌、椅,由一折叠桌、二折叠椅组成,折叠椅包括一椅面板和一可收折的椅支架,折叠桌包括一桌面板和一可收折的桌支架,在桌面板的底部中间处装有桌腿折叠后可夹固折叠椅的“T”形夹,在桌面板底部的两侧边各装有与“T”形夹配合使用的项圈,二收折后的折叠椅分别固定于桌腿折叠后桌面板底部的“T”形夹与项圈之间。所述的椅面板、桌面板为吹塑制成的单体结构。所述的椅面板底部设有可容纳收折后椅腿的凹槽。所述的折叠椅为长条形椅子。所述的椅支架由二横梁、二纵管、二椅腿,二可折叠的“Y”形支撑杆构成,二横梁为“Z”形,在椅面板底部的两侧边对应设有可嵌入“Z”形横梁的“Z”形槽,二纵管枢接于二横梁的相对应端部,二椅腿分别与二纵管固定相联接;“Y”形支撑杆的双头端枢接于椅腿,单头端枢接于椅面板底部凹槽的中间。所述的椅腿由二椅腿管、一脚底管构成,二椅腿管呈相平行状,其相对应的一端分别与纵管固定相联接,其相对应的另一端分别与脚底管固定相联接;“Y”形支撑杆的双头端分别枢接于二椅腿管上。所述的椅腿管为中空管状体,其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的收折后的折叠椅,其椅腿管藏入椅面板底部的凹槽,二脚底管并拢贴靠于椅面板底表面。所述的桌面板的底部设有可容纳收折后桌腿的凹槽,“T”形夹装在凹槽的中间处。所述的桌支架由二横梁、二纵管、四桌腿,四斜腿架构成,二横梁固定于桌面底部,横梁的一端部设有弯折,二纵管枢接于二横梁的相对应端部,四桌腿分别固定于二纵管相对应的端头上,斜腿架一端枢接于横梁,另一端与桌腿的卡扣活动相卡接,斜腿架上设有滑道,滑道的一端设有用于桌腿展开时的第一定位孔,滑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桌腿折叠时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的联接于同一纵管的两桌腿之间还设有加固杆,加固杆的两端头分别与两桌腿相对应位置处固定相联接。所述的桌腿为中空管状体,其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的收折后的折叠椅与“T”形夹及项圈之间的相联接为折叠椅固接有横梁的一侧边夹于“T”形夹的一侧夹口;折叠椅另一侧边向外伸出的两相并拢脚底管的端头插套于项圈孔中,项圈贴靠于折叠椅的该侧边。所述的“T”形夹的两侧夹口分别夹置两折叠椅,“T”形夹并排设有两个。当要展开使用时,先将组合在一起的折叠桌、折叠椅分开,分开时,是分别将两折叠椅从折叠桌底部的“T”形夹和项圈中取出,取出时,先将项圈向外掰动,项圈为塑料制成,有一定弹性,项圈掰出后,折叠椅的脚底管端头脱出项圈孔,从该侧边提起折叠椅,可将折叠椅从“T”形夹的夹口中取出;折叠椅取出后,可分别打开折叠椅、折叠桌;折叠椅打开时,先是将折叠椅的两椅腿向外掰出,由于脚底管与椅腿管固定相联接,椅腿管与纵管固定相联接,纵管与横梁之间相枢接,支撑杆与椅腿管之间相枢接,以及支撑杆与椅面板底部之间相枢接,使折叠椅的两椅腿可以向外转动,当椅腿转至与椅面相垂直时,支撑杆呈完全展开状,将支撑杆中部的项圈套紧后,支撑杆对椅腿形成支撑作用,折叠椅展开呈使用状态;折叠桌打开时,先拉动斜腿架,使桌腿的卡扣处于可沿斜腿架上的滑道滑动的们置,再向外掰动桌腿,由于桌腿与纵管固定相联接,纵管与横梁之间相枢接,斜腿架与横梁之间相枢接,以及桌腿的卡扣可沿斜腿架上的滑道滑动,使折叠桌的四桌腿可以向外转动,当桌腿转至与桌面相垂直时,桌腿的卡扣进入滑道的第一定位孔获得固定,斜腿架形成对桌腿的支撑,折叠桌展开呈使用状态;当要组合折叠椅、折叠桌,以便于收藏或携带时,可先分别收合折叠椅、折叠桌;折叠桌收合时,先拉动斜腿架,使桌腿的卡扣脱离斜腿架的第一定位孔,并处于可沿斜腿架上的滑道滑动的位置,再向内掰动桌腿,由于桌腿与纵管固定相联接,纵管与横梁之间相枢接,斜腿架与横梁之间相枢接,以及桌腿的卡扣可沿斜腿架上的滑道滑动,使折叠桌的四桌腿可以向内转动,当桌腿转至与桌面相贴靠时,桌腿的卡扣进入滑道的第二定位孔获得固定,桌腿实现向桌面底部的收折,此时桌腿收藏于折叠桌桌面板底部的凹槽中;折叠椅收合时,先是将将支撑杆中部的项圈移动,使支撑杆对椅腿不再形成支撑作用,而是可实现收折,再将折叠椅的两椅腿向内掰进,由于脚底管与椅腿管固定相联接,椅腿管与纵管固定相联接,纵管与横梁之间相枢接,支撑杆与椅腿管之间相枢接,以及支撑杆与椅面板底部之间相枢接,使折叠椅的两椅腿可以向内转动,当椅腿转至与椅面相贴靠时,椅腿实现向椅面板底部的收折,同时支撑杆也呈收折状,此时椅腿收藏于折叠椅椅面板底部的凹槽中;将两折叠椅的一侧边分别夹进折叠桌底部的两“T”形夹的夹口中,其另一相对的侧边会与项圈相贴靠,掰动项圈,将项圈的项圈孔套进折叠椅的脚底管,使折叠椅夹在“T”形夹与项圈之间而获得固定,完成了折叠椅与折叠桌之间的相组合,通过提拉折叠桌上的提拉部,可实现折叠椅、折叠桌的一体携带和收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折叠桌的桌面板和折叠椅的椅面板均采用吹塑制成,使得桌面板和椅面板重量很轻,其桌面板和椅面板底部的凹槽可一体成型,制作容易、成本较低,且易于搬动,很方便于人们携带;由于在桌面板的底部装置了“T”形夹和与其相配合的项圈来组合固定收折后的折叠椅,其组合的固定结构十分简单,使折叠桌、折叠椅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温特S·柯蒂斯·奈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来福太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