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充电装置及其低压供电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15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充电装置及其低压供电电路,其中,上述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用于为电动车辆的低压系统块进行供电,可以包括: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和与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并联的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上述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和与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继电器,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输出端相连接。上述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包括:第二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和与第二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二继电器。上述大功率充电装置及其低压供电电路能够兼容不同类型新能源车辆充电的大功率充电装置及其低压供电电路。

High power charging device and its low voltage power supply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功率充电装置及其低压供电电路
本技术属于大功率直流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充电装置及其低压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新能源动力电池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小型车辆、大型客车、工程车、箱式货车以及特种作业车等各种领域的多种电动车辆。针对于大型车整车低压系统多为24V供电,例如:大型车辆的座椅调整系统、仪表灯光系统、整车控玻璃升降系统等均以24V供电标准。而小型电动车辆的低压系统均采用12V供电标准,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多数为充电装置为12V供电标准的低压独立供电的新能源充电桩,不能兼容采用24V供电标准的大型新能源车辆进行充电;大型车充电需要定点到少数的24V供电标准系统专用充电站充电,且站点较少,分步不均匀,在高峰时段由于电池充电需要时间较长,造成严重排队甚至不能完成充电现象。而12V供电标准系统由于站点数量充沛,充电站相对来说比较空闲,形成了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目前,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各种类型的新能源车辆统一整改为低压12V供电标准,来解决大型新能源车辆充电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兼容不同类型新能源车辆充电的大功率充电装置及其低压供电电路。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用于为电动车辆的低压系统块进行供电,可以包括: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和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上述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和与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继电器,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输出端相连接;与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并联的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包括:第二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和与第二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二继电器;其中,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与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并联后的输出端用于与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子相连接,以使供电电路为与充电端子建立连接的电动车辆的低压系统供电。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还可以包括:联动互锁逻辑单元,联动互锁逻辑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相连接,用于接收电动车辆信息,并根据电动车辆信息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通断。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还可以包括:联动互锁逻辑单元,联动互锁逻辑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相连接,用于接收供电电压指示,并根据供电电压指示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通断。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低压系统为电动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母线充电接触器、车辆电池状态显示仪表、座椅调整系统、仪表灯光系统和整成门控玻璃升降系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为输出电压为12V、输出功率为240W的AC-DC模块,第一继电器的工作电压为12V。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为输出电压为24V、输出功率为480W的AC-DC模块,第二继电器的工作电压为24V。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三继电器,第三继电器设置在,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与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并联后的输出端和充电端子之间。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为双极带常闭触点继电器。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充电装置,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上述大功率充电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实现方式的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大功率充电装置为分体式双枪直流充电桩。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通过两路分别独立的由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和继电器构成的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实现了可分别通过上述两路独立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匹配不同类型的待充电电动车辆的低压系统进行低压供电。实现了充电装置的不同低压标准的低压供电电路能够单独控制,互不依赖,互不影响。相应的,需要与上述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配套使用、直接或间接相连接的大功率充电装置,以及其扩展技术方案也可以具有上述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的示意性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的示意性结构简图;图3是本技术又一种实施例的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的示意性结构简图;图4是本技术再一种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的示意性结构简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大功率充电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技术的直流充电线束、电连接组件和充电端口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为电动车辆的低压系统进行供电,包括:/n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所述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和与所述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输出端相连接;以及,/n与所述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并联的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所述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包括:第二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和与所述第二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二继电器;/n其中,所述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与所述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并联后的输出端用于与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子相连接,以使所述供电电路为与所述充电端子建立连接的电动车辆的低压系统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为电动车辆的低压系统进行供电,包括:
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所述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和与所述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输出端相连接;以及,
与所述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并联的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所述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包括:第二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和与所述第二低压系统电流转换模块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二继电器;
其中,所述第一低压系统供电电路与所述第二低压系统供电电路并联后的输出端用于与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子相连接,以使所述供电电路为与所述充电端子建立连接的电动车辆的低压系统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联动互锁逻辑单元,所述联动互锁逻辑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相连接,用于接收电动车辆信息,并根据电动车辆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充电装置低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联动互锁逻辑单元,所述联动互锁逻辑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相连接,用于接收供电电压指示,并根据供电电压指示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永
申请(专利权)人:特瓦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