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001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包括机体;定位机构用于对轮胎进行定位并带动轮胎运动至切圈工位;切圈机构,切圈机构安装于切圈工位,切圈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切割刀、第二切割刀以及内圈固定组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对间隔设置,第一固定件可沿自身轴向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固定件运动;内圈固定组件穿接于第二固定件内并枢接于机体上;内圈与钢丝分离机构;外圈切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进行对轮胎的内圈和外圈分离、内圈与钢丝分离以及外圈切割处理。

A fully automatic tire proces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回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各种车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等必不可少的消耗品。而轮胎是车必不可少的零件,因而其大量生产和应用导致橡胶原料的浪费。现有的做法是轮胎进行回收,避免资源的浪费。而在轮胎回收时,需要将轮胎内橡胶质量较好的内圈切下,与外圈分离。再将内圈移动内圈与钢丝分离设备处进行进一步加工,将内圈的橡胶和钢丝分离之后分开回收。而外圈则移动至外圈处理设备处进行切条和切块处理,便于后续的降解和再利用。但是,现有将轮胎的外圈和内圈进行分离这一操作主要是依赖于人工进行的,不仅工作强度高,且工人工艺在切圈过程中受伤。另外,轮胎的内外圈分离、内圈与钢丝分离以及外圈的切条切块都是分开不同的设备处理,且主要都是依赖人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其可进行对轮胎的内圈和外圈分离、内圈与钢丝分离以及外圈切割处理。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定位工位以及切圈工位;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安装于定位工位并可由定位工位运动至切圈工位;定位机构用于对轮胎进行定位并带动轮胎运动至所述切圈工位;切圈机构,切圈机构安装于切圈工位,切圈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切割刀、第二切割刀以及内圈固定组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对间隔设置,第一固定件可沿自身轴向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固定件运动;内圈固定组件穿接于第二固定件内并枢接于机体上;内圈固定组件用于在定位机构运动至切圈工位时插入轮胎的内圈内周缘并抵接于轮胎的内圈内周缘上;第一固定件用于在轮胎固定于内圈固定组件上向着靠近第二固定件运动以使轮胎夹持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切割刀安装于机体上并在第一固定件向着靠近第二固定件运动时插入轮胎内圈外周缘和外圈内周缘之间;第二切割刀安装在机体上并在轮胎固定于内圈固定组件上时插入轮胎内圈外周缘和外圈内周缘之间;内圈与钢丝分离机构,用于接收切圈机构切割后的内圈并使内圈与钢丝分离;外圈切割机构,用于接收切圈机构切割后的外圈并使对外圈进行切割处理。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设有内圈掉落口、外圈接收板、内圈接收框以及外圈接收箱;所述内圈掉落口与外圈接收板并排设于切圈工位;内圈接收框衔接于内圈掉落口的下方并用于接收内圈以使内圈呈竖直状态放置;外圈接收箱衔接于外圈接收板的侧部并用于接收外圈;所述内圈与钢丝分离机构用于接收内圈接收框内的内圈;外圈切割机构用于接收外圈回收框内的外圈。优选的,机体上设有内圈接收框驱动机构,内圈接收框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内圈接收框沿机体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内圈与钢丝分离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枢接有第一挤压辊、第二挤压辊,安装架设于所述内圈接收框的一侧;所述第一挤压辊可沿自身轴向靠近或者远离内圈接收框运动;所述第一挤压辊用于在靠近内圈接收框运动后穿接于内圈接收框内的内圈;第二挤压辊用于在转动过程中挤压第一挤压辊上的内圈;挤压辊驱动机构,挤压辊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转动;并用于带动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沿自身轴线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上的外表面均设有多个斜齿条,多个斜齿条绕第一挤压辊或第二挤压辊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优选的,所述外圈切割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枢接有第一圆刀盘以及第二圆刀盘,第一圆刀盘以及第二圆刀盘沿机体的高度方向分布;第一圆刀盘和第二圆刀盘的刀刃相交且贴合;接收架,接收架设于所述外圈接收箱和固定架之间,接收架上设有接收盘,接收盘可绕水平轴转动以使接收盘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转动;所述接收盘用于在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接收所述外圈接收箱内的外圈;所述接收盘用于在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带动外圈进入第一圆刀盘和第二圆刀盘的刀刃之间;圆刀盘驱动机构,圆刀盘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圆刀盘和第二圆刀盘转动;接收盘驱动机构,接收盘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接收盘转动。优选的,所述外圈接收箱设有外圈推板,外圈接收箱的顶端设有外圈接收口;外圈接收箱远离外圈接收板的侧部设有外圈出口;所述外圈接收口衔接于所述外圈接收板的侧部并引导外圈掉落至外圈推板上;机体上设有外圈推板驱动机构,外圈推板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接收盘呈竖直状态时推动外圈推板向着接收盘运动以使外圈套装于接收盘上。优选的,外圈切割机构还包括引导板以及切块组件,切块组件包括切块刀以及切块架;切块刀安装于切块架上;所述引导板的一端衔接于第一圆刀盘和第二圆刀盘的刀刃之间;所述引导板的另一端衔接于切块架上并延伸至切块刀的下方;切块刀包括刀轴以及多个刀片,多个刀片绕刀轴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所述刀轴枢接于切块架上并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多个刀片进行切割。优选的,所述内圈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轴、驱动杆、多个固定块以及驱动件,所述固定轴枢接于机体上并由第二固定件的内部穿出;所述驱动杆活动的穿接于固定轴内并由固定轴的端部穿出;驱动杆伸出于固定轴的端部形成为驱动端;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杆沿固定轴的轴向运动;所述多个固定块绕固定轴的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固定块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固定块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远离固定块的端部铰接于所述驱动端;第二连杆远离固定块的端部铰接于固定轴的外表面。优选的,机体上设有第一固定件驱动机构以及第二固定件驱动机构,第一固定件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固定件沿自身轴向运动;第一固定件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油缸以及导轨,第一油缸的缸体固接于机体上;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以及所述导轨均沿第一固定件的轴向延伸;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固定有安装座,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一切割刀均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的底端与导轨滑动配合;第二固定件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二固定件沿自身轴向运动;第二固定件驱动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油缸,多个第二油缸的缸体均固定于机体上并绕第二固定件的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各个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均沿第二固定件的轴向延伸并与第二固定件固定。优选的,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板、定位框以及安装板驱动机构,安装板上设有所述定位框以及定位框驱动机构,定位框内部形成为用于接收轮胎以使轮胎呈竖直状态放置的定位空间;定位框远离切圈工位的端部设有轮胎接收口;定位框靠近切圈工位的端部设有防止轮胎滚出的挡板;定位框可在所述定位框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固定件或者第二固定件的轴向运动;安装板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安装板由定位工位运动至切圈工位。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进行切圈时,轮胎可先经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的轮胎可在定位机构的带动下运动至切圈工位,此时内圈固定组件可插入定位机构内的轮胎内圈内周缘并与轮胎内圈的内周缘抵接,轮胎内圈便可固定。此后定位机构复位,使第一固定件向着第二固定件运动,同时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均插入轮胎的外圈内周缘和内圈外周缘之间,转动内圈固定组件,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体,机体上设有定位工位以及切圈工位;/n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安装于定位工位并可由定位工位运动至切圈工位;定位机构用于对轮胎进行定位并带动轮胎运动至所述切圈工位;/n切圈机构,切圈机构安装于切圈工位,切圈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切割刀、第二切割刀以及内圈固定组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对间隔设置,第一固定件可沿自身轴向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固定件运动;内圈固定组件穿接于第二固定件内并枢接于机体上;内圈固定组件用于在定位机构运动至切圈工位时插入轮胎的内圈内周缘并抵接于轮胎的内圈内周缘上;第一固定件用于在轮胎固定于内圈固定组件上向着靠近第二固定件运动以使轮胎夹持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切割刀安装于机体上并在第一固定件向着靠近第二固定件运动时插入轮胎内圈外周缘和外圈内周缘之间;第二切割刀安装在机体上并在轮胎固定于内圈固定组件上时插入轮胎内圈外周缘和外圈内周缘之间;/n内圈与钢丝分离机构,用于接收切圈机构切割后的内圈并使内圈与钢丝分离;/n外圈切割机构,用于接收切圈机构切割后的外圈并使对外圈进行切割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机体上设有定位工位以及切圈工位;
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安装于定位工位并可由定位工位运动至切圈工位;定位机构用于对轮胎进行定位并带动轮胎运动至所述切圈工位;
切圈机构,切圈机构安装于切圈工位,切圈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切割刀、第二切割刀以及内圈固定组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对间隔设置,第一固定件可沿自身轴向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固定件运动;内圈固定组件穿接于第二固定件内并枢接于机体上;内圈固定组件用于在定位机构运动至切圈工位时插入轮胎的内圈内周缘并抵接于轮胎的内圈内周缘上;第一固定件用于在轮胎固定于内圈固定组件上向着靠近第二固定件运动以使轮胎夹持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切割刀安装于机体上并在第一固定件向着靠近第二固定件运动时插入轮胎内圈外周缘和外圈内周缘之间;第二切割刀安装在机体上并在轮胎固定于内圈固定组件上时插入轮胎内圈外周缘和外圈内周缘之间;
内圈与钢丝分离机构,用于接收切圈机构切割后的内圈并使内圈与钢丝分离;
外圈切割机构,用于接收切圈机构切割后的外圈并使对外圈进行切割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内圈掉落口、外圈接收板、内圈接收框以及外圈接收箱;所述内圈掉落口与外圈接收板并排设于切圈工位;内圈接收框衔接于内圈掉落口的下方并用于接收内圈以使内圈呈竖直状态放置;外圈接收箱衔接于外圈接收板的侧部并用于接收外圈;所述内圈与钢丝分离机构用于接收内圈接收框内的内圈;外圈切割机构用于接收外圈回收框内的外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机体上设有内圈接收框驱动机构,内圈接收框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内圈接收框沿机体的高度方向运动;
所述内圈与钢丝分离机构包括,
安装架,安装架上枢接有第一挤压辊、第二挤压辊,安装架设于所述内圈接收框的一侧;所述第一挤压辊可沿自身轴向靠近或者远离内圈接收框运动;所述第一挤压辊用于在靠近内圈接收框运动后穿接于内圈接收框内的内圈;第二挤压辊用于在转动过程中挤压第一挤压辊上的内圈;
挤压辊驱动机构,挤压辊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转动;并用于带动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沿自身轴线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上的外表面均设有多个斜齿条,多个斜齿条绕第一挤压辊或第二挤压辊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轮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切割机构包括,
固定架,固定架上枢接有第一圆刀盘以及第二圆刀盘,第一圆刀盘以及第二圆刀盘沿机体的高度方向分布;第一圆刀盘和第二圆刀盘的刀刃相交且贴合;
接收架,接收架设于所述外圈接收箱和固定架之间,接收架上设有接收盘,接收盘可绕水平轴转动以使接收盘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转动;所述接收盘用于在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接收所述外圈接收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准胡郝蒋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隽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