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74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8:07
一种钻头,包括:钻身、设于钻身一端的钻刃、前刀面和排屑端面,及螺旋设于钻身的周面上的排屑槽;前刀面和排屑端面分别与排屑槽相接;钻刃位于前刀面背离排屑槽的一侧;钻刃和排屑端面相交于钻刃的钻尖以使前刀面与排屑端面相接。该钻头利用设置单刃结构的钻刃,且钻刃和排屑端面相交于钻尖以使前刀面与排屑端面相接以使排屑顺畅,进而提升钻头切削工件的孔壁的质量。

B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是一种钻头。
技术介绍
标准钻头加工孔时,孔成型的纹路差,现有的技术采用调节加工的参数和条件改善孔的成型质量,但无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钻头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钻头,包括:钻身、设于所述钻身一端的钻刃、前刀面和排屑端面,及螺旋设于所述钻身的周面上的排屑槽;所述前刀面和所述排屑端面分别与所述排屑槽相接;所述钻刃位于所述前刀面背离所述排屑槽的一侧;所述钻刃和所述排屑端面相交于所述钻刃的钻尖以使所述前刀面与所述排屑端面相接。进一步地,所述钻刃包括从所述钻尖延伸出的第一刃部、与所述第一刃部相交的第二刃部及一圆角刃部,所述圆角刃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刃部和所述第二刃部相切。进一步地,所述圆角刃部的半径R满足15%D≤R≤18%D,其中D为所述钻身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前刀面背离所述排屑端面的一端沿所述钻身的轴向的宽度e满足2%D≤e≤4%D,其中D为所述钻身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钻尖位于所述钻身的中心轴线。进一步地,所述钻身的一端还设有后刀面,所述后刀面与所述钻刃相接,且所述后刀面与所述前刀面分别位于所述钻刃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后刀面沿所述钻身的径向的宽度f满足8%D≤f≤10%D,其中D为所述钻身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钻身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后刀面和所述排屑端面相接的避让部。进一步地,所述避让部为一圆锥面。进一步地,所述避让部包括多个依次相接的扇形面。上述钻头利用设置单刃结构的钻刃,且所述钻刃和所述排屑端面相交于所述钻尖以使所述前刀面与所述排屑端面相接,所述钻刃切削工件的切屑从所述前刀面通过所述排屑端面进入所述排屑槽以使排屑顺畅,进而提升所述钻头切削所述工件的孔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钻头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钻头径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钻头轴向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钻头100钻身10中心轴线A钻刃20钻尖21第一刃部23第二刃部25圆角刃部27前刀面30排屑端面40排屑槽50后刀面60避让部70扇形面71轨迹N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一种钻头100,包括钻身10、设于所述钻身10一端的钻刃20、前刀面30和排屑端面40,及螺旋设于所述钻身10的周面上的排屑槽50。所述钻刃20位于所述钻身10一端的最高处以切削工件(图未示)。所述前刀面30和所述排屑端面40分别与所述排屑槽50相接。所述钻刃20位于所述前刀面30背离所述排屑槽50的一侧。所述钻刃20和所述排屑端面40相交于所述钻刃20的钻尖21以使所述前刀面30与所述排屑端面40相接。一实施例中,所述钻尖21位于所述钻身10的中心轴线A,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钻尖21也可以偏置所述中心轴线A。所述钻头100设置单刃结构的所述钻刃20,使工件加工过程中没有二次磨削,保证孔的侧壁纹路的高质量要求及整体一致性,且单刃结构的所述钻刃20有效的提升了所述钻头100的整体强度及耐冲击性。请参阅图2,所述钻刃20包括从所述钻尖21延伸出的第一刃部23、与所述第一刃部23相交的第二刃部25及一圆角刃部27。所述圆角刃部27分别与所述第一刃部23和所述第二刃部25相切。所述排屑端面40仅与所述钻刃20的钻尖21相交,进而使所述排屑端面40与所述前刀面30相接。所述钻刃20切削工件的切削(图未示)通过与所述圆角刃部27和所述第二刃部25相接的所述前刀面30,并继续通过所述排屑端面40进入所述排屑槽50,即所述切削大致沿呈S形的轨迹N运动至所述排屑槽50,如图4所示。请参阅图4,所述圆角刃部27的半径R满足15%D≤R≤18%D,其中D为所述钻身10的直径。请参阅图3,所述前刀面30背离所述排屑端面40的一端沿所述钻身10的轴向的宽度e满足2%D≤e≤4%D,其中D为所述钻身10的直径。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4,所述钻身10的一端还设有后刀面60。所述后刀面60与所述钻刃20相接。所述后刀面60与所述前刀面30分别位于所述钻刃20的两侧。所述后刀面60沿所述钻身10的径向的宽度f满足8%D≤f≤10%D。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4,所述钻身10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后刀面60和所述排屑端面40相接的避让部70。一实施例中,所述避让部70包括多个依次相接的扇形面71,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避让部70也可以为一圆锥面。上述钻头100利用设置单刃结构的钻刃20,且所述钻刃20和所述排屑端面40相交于所述钻尖21以使所述前刀面30与所述排屑端面40相接,所述钻刃20切削工件的切屑从所述前刀面30通过所述排屑端面40进入所述排屑槽50以使排屑顺畅,进而提升所述钻头100切削所述工件的孔壁的质量。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身、设于所述钻身一端的钻刃、前刀面和排屑端面,及螺旋设于所述钻身的周面上的排屑槽;/n所述前刀面和所述排屑端面分别与所述排屑槽相接;/n所述钻刃位于所述前刀面背离所述排屑槽的一侧;/n所述钻刃和所述排屑端面相交于所述钻刃的钻尖以使所述前刀面与所述排屑端面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身、设于所述钻身一端的钻刃、前刀面和排屑端面,及螺旋设于所述钻身的周面上的排屑槽;
所述前刀面和所述排屑端面分别与所述排屑槽相接;
所述钻刃位于所述前刀面背离所述排屑槽的一侧;
所述钻刃和所述排屑端面相交于所述钻刃的钻尖以使所述前刀面与所述排屑端面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刃包括从所述钻尖延伸出的第一刃部、与所述第一刃部相交的第二刃部及一圆角刃部,所述圆角刃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刃部和所述第二刃部相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刃部的半径R满足15%D≤R≤18%D,其中D为所述钻身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面背离所述排屑端面的一端沿所述钻身的轴向的宽度e满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江孝贺旭波周小林岳进蒋益民李军旗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鸿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