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生活取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665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冬季取暖生活用的多功能生活取暖炉,其主要特征是由烟囱(1)和上水套(2)及上炉台(4)和炉体(5)及下炉台(6)组成。上水套(2)与上炉台(4)上的水套(15),C形水套(17),锥形水套(18)都联通为一个水加热系统,由热水出口(3)和回水管口(8)与外接的取暖或洗澡的用水系统串联为一个整体。另外在上炉口处还有一个集中炉火的挡火圈(19)。以供做饭烧水时急火之需。(*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炉子,特别是家庭用于取暖及生活的具有多功能的生活取暖炉。目前使用的取暖炉除满足家庭厨房做饭烧开水的需要之外还具备附加生产热水以供冬季房间暖气的需要。但是炉体上的加热水套除烟道上的上水套和上炉台上的加水套外其余并无其他水套。因此,不能充分利用炉子的余热。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了水套结构的炉子,进一布利用炉子的余热。除满足上述的需要之外还可以提供洗澡用热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上水套和烟囱为一体焊在方形的上炉台上,上炉台的下面是园形炉体和下炉台焊接成为炉体整体,上水套和上炉台上的顶上的水套和侧壁上的水套及炉口处的C形水套和其下的锥形水套以及由锥形水套的下底延伸至火门处的由外壁形成的下水套构成炉子的水加热系统,并且在炉口处设置了挡头圈,上炉台上与烟囱相同的烟道从C形水套和炉台侧壁的水套之间的通道至炉台的前面与炉膛相通上炉台的烟道处设有4个清灰口,以便清理积灰。下炉台是一个由炉芯条与炉膛隔开的方形箱体便于容纳炉灰渣其开口处为一由两个拉钩扣住的翻板门,以用于封火和清灰渣时封闭炉门防尘。本技术的优点的水加热系统在下水套处延长了,即进一步增加了水的预热面积,更充分地利用了炉体的余热。挡火圈火焰更为集中以利于烧开水和烹饪用火,从而使得一炉即可用于日常做饭,取暖又可以供热水洗澡。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的剖视图。附图中的后构均为钢板焊接,因此只画出了单线。在附图中,1烟囱;2上水套;3热水出口;4上炉台;5炉体;6下炉台;7火门;8回水管口;9清理灰口;10上炉口;11烟道口;12保温层;13炉蓖条;14炉门拉钩;15水套;16下水套;17C形水套;18锥形水套;19挡火圈。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上水套[2]和烟囱[1]为一体的套夹层,焊在方形的上炉台[4]上,在上水套[2]的最大端设置二个出水口[2],被加热的循环水即由此进入取暖系统或(和)洗澡的热水系统。上炉台[4]是一个外形长方体的台,其中间开有供做饭,烧水用的上炉口[10],上炉口的四周环绕一C形水套[17],该水套的开口朝向炉子的正面,即烟道口[11]。上炉台的四周边壁和上顶壁均为双层的水套[15]。这样,烟道气经炉台的前面在壁上水套和C形水套行成的烟道至后面的烟囱排出。与上炉台[4]的下面联的是炉体[5],炉体是园形。在炉体的正面开一火门以供清理炉膛内部之用。炉体的内壁上端设置一个锥形水套[18],锥行水套的下底与下水套[16]连通延长,下水套由炉体壁共同形成,下水套的下底一直延伸至火门[7]的上端。上述的水套均为连通形成水加热系统。炉膛由耐火材料的保温层[12]行成,下面由炉蓖条[13]栅隔。在炉体下面是下炉台[6],下炉台为一方形箱体,前面有一被两侧的两个拉钩[14]扣住的翻板门,门关闭后,可以封火,以及从火门处清理内部时防止灰尘飞扬。在下炉台内同时容纳炉灰渣。正常燃烧时该门是打开的,只要将两个拉钩[14]向上搬起,门即翻至地面。在上炉台的侧壁上烟道的转折处开有清理烟道灰的清理口[9]。本技术的另外一个特征是上炉台[4]炉口[10]的上面设有一个园形挡火圈[19],该圈的内径略小于炉台上的上口。以便炉子燃烧的火焰在这里集中,以供做饭烧水时的急火所需。回水管口[8]与系统水套联通取暖时与暖气系统连通,洗澡时与外接自来水系统连通。本技术的多功能生活取暖炉可以供60-150m2的房间取暖生活之用。同时可以每分钟1-3公斤的速度供应70℃至90℃的洗澡用热水。若单纯性取暖用以一般的砖结构民房,当室外温度为-10℃时室内可保持+10-18℃的室温。耗煤大约每天(24小时)在10-20公斤。是一般家庭理想的生活取暖用炉具,特别适合农村没有集中供暖的冬季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烟囱,上水套,上炉台,炉体下炉台焊接为一体的多功能取暖炉,其特征在于上水套和上炉台中的水套及C形水套和锥水套联通后在锥水套的下端伸至火门的上面由炉体的外壁形成的下水套构成水加热系统。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炉1其特征是所说的上炉台[4]的炉口处有一个挡火圈[1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冬季取暖生活用的多功能生活取暖炉,其主要特征是由烟囱(1)和上水套(2)及上炉台(4)和炉体(5)及下炉台(6)组成。上水套(2)与上炉台(4)上的水套(15),C形水套(17),锥形水套(18)都联通为一个水加热系统,由热水出口(3)和回水管口(8)与外接的取暖或洗澡的用水系统串联为一个整体。另外在上炉口处还有一个集中炉火的挡火圈(19)。以供做饭烧水时急火之需。文档编号F24B9/00GK2081497SQ90224858公开日1991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郄英才, 徐维章, 侯中祥, 焦云中, 焦兆伟, 曹金庄 申请人:山东省摩托车厂青州市特约修理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烟囱[1],上水套[2],上炉台[4],炉体[5]下炉台[6]焊接为一体的多功能取暖炉,其特征在于上水套[2]和上炉台[4]中的水套[15]及C形水套[17]和锥水套[18]联通后在锥水套[18]的下端伸至火门[7]的上面由炉体[5]的外壁形成的下水套[16]构成水加热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郄英才徐维章侯中祥焦云中焦兆伟曹金庄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市王府炉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