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宗飞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66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机体一侧上端设有一级伺服电机,且机体内转动设有与一级伺服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粉碎刀,机体内水平焊接有支架,且支架上水平焊接有运输框,支架中螺栓连接有二级伺服电机,且运输框内转动设有与二级伺服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螺旋杆,机体另一侧上分别螺栓连接有储液罐与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机体内设置粉碎刀,以对进入至机体内的大块土壤进行粉碎,以便于在螺旋杆上进行匀速传输;通过循环泵抽取储液罐内的修复液,使其均匀的喷洒在螺旋杆上的土壤中;再通过喷头向土壤添加肥料,以促进土壤对修复液与肥料的快速吸收,且使土壤能够实现均匀的分布。

A device for soil restoration and treat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态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因为经济的发展需求,使得大力推进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方面,对矿产资源进行不合理开采与利用,在未进行达标处理的情况下随意排放,使得与水源任意接触;另一方面,无节制的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同时也使土壤肥力急速下降。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近些年来,人们利用化学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但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垂直搅拌的状态,导致土壤与修复液无法更好的进行融合,导致土壤修复效果不太理想。虽然人们采用修复液的方式以对其进行修复,但是因为土壤自身结构厚实坚硬,且存在大量堆积的问题,使得土壤难以实现对修复液的均匀充分吸收,也极大程度影响着肥力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损坏、肥力降低的农林土壤进行修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一侧上端设有一级伺服电机,且机体内转动设有与一级伺服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粉碎刀,所述机体内水平焊接有支架,且支架上水平焊接有运输框,所述支架中螺栓连接有二级伺服电机,且运输框内转动设有与二级伺服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螺旋杆,所述机体另一侧上分别螺栓连接有储液罐与循环泵,且机体上端内焊接有喷液板,所述运输框上端开设有与喷液板相对应的网孔,且运输框两端中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机体下端内分别设有加热器、肥料箱与运输履带,且机体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土口与出土口,所述机体两侧下端对应连接有行走轮。优选地,所述粉碎刀垂直设置于机体中,且粉碎刀上下端分别与进土口及进料口相对应。优选地,所述支架位于粉碎刀下方,且运输框与螺旋杆均水平设置。优选地,所述储液罐、循环泵与喷液板之间一次连接有软管,且喷液板与运输框上端中的网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出料口与运输履带相对应,且运输履带一端延伸至出土口外。优选地,所述肥料箱上连接有喷头,且喷头与运输履带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机体一侧内设置由一级伺服电机带动旋转的粉碎刀,以对进入机体内的大块体积土壤进行切割粉碎,使其能够均匀地进入螺旋杆;通过螺旋杆对较小体积的土壤进行匀速传输,再经运输履带向外运输,以实现土壤的均匀分布。2、本技术通过机体内设置由储液罐相连接的喷液板,使得储液罐内的修复液经喷液板与网孔均匀地进入运输框内,以便于与螺旋杆上的土壤均匀接触;再通过喷头喷射肥料,在增温加热的情况下,促进修复液与肥料的快速渗透,以便于修复土壤肥力。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机体内设置粉碎刀,以对进入至机体内的大块土壤进行粉碎,以便于在螺旋杆上进行匀速传输;通过循环泵抽取储液罐内的修复液,使其均匀的喷洒在螺旋杆上的土壤中;再通过喷头向土壤添加肥料,以促进土壤对修复液与肥料的快速吸收,且使土壤能够实现均匀的分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处理装置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中:1机体、2一级伺服电机、3粉碎刀、4支架、5运输框、6二级伺服电机、7螺旋杆、8储液罐、9循环泵、10喷液板、11网孔、12进料口、13出料口、14加热器、15肥料箱、16运输履带、17喷头、18进土口、19出土口、20行走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一侧上端设有一级伺服电机2,一级伺服电机2可选用产品型号为HC-KFS73的电机,且机体1内转动设有与一级伺服电机2输出轴相连接的粉碎刀3,粉碎刀3在旋转过程中可对较大体积的土壤进行切割,使其成为较小体积的土壤,机体1内水平焊接有支架4,且支架4上水平焊接有运输框5,运输框5为圆筒接头,具体参照说明附图1,支架4中螺栓连接有二级伺服电机6,二级伺服电机6可选用产品型号为MR-E70A的电机,且运输框5内转动设有与二级伺服电机6输出轴相连接的螺旋杆7,螺旋杆7在旋转过程中,可将土壤水平运送至另一侧,且可实现均匀传送,机体1另一侧上分别螺栓连接有储液罐8与循环泵9,且机体1上端内焊接有喷液板10,运输框5上端开设有与喷液板10相对应的网孔11,且运输框5两端中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机体1下端内分别设有加热器14、肥料箱15与运输履带16,且机体1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土口18与出土口19,机体1两侧下端对应连接有行走轮20。进一步说明:第一,机体1开设进土口18的一侧上外接有机械臂结构,以便于将需要修复的土壤送至进土口18中,此为成熟现有技术,故不做赘述;第二,具体参照说明附图1,进土口18与出土口19分别位于机体1一侧上端与另一侧下端,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分别位于运输框5一侧上端与另一侧下端。粉碎刀3垂直设置于机体1中,且粉碎刀3上下端分别与进土口18及进料口12相对应,支架4位于粉碎刀3下方,且运输框5与螺旋杆7均水平设置。储液罐8、循环泵9与喷液板10之间一次连接有软管,且喷液板10与运输框5上端中的网孔11相连通,可将修复液均匀的送至运输框5中,以实现对土壤的均匀喷洒加湿。出料口13与运输履带16相对应,且运输履带16一端延伸至出土口19外,具体参照说明附图1,运输履带16倾斜设置,以便于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输送。肥料箱15上连接有喷头17,且喷头17与运输履带16相对应,可为土壤添加肥料,加速其肥力恢复。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机体1利用行走轮20进行移动,通过机体1上外接的机械臂结构将需要进行修复的土壤经进土口18送至机体1中。一级伺服电机2带动粉碎刀3进行旋转,以对大块土壤进行切割粉碎,被粉碎后的土壤经进料口12运动至运输框5中。具体参照说明附图2,二级伺服电机6带动螺旋杆7在运输框11内进行旋转,并带动粉碎的土壤向出料口13一侧移动。在此过程中,循环泵9吸取储液罐8内的修复液,并将修复液运送至喷液板10中,因为喷液板10与运输框5上的网孔11相对应,使得修复液经网孔11均匀的喷洒在螺旋杆7上的土壤中。接触到修复液的土壤经出料口13运动至运输履带16上,此时,喷头17将肥料喷洒在运输履带16上的土壤中,与此同时,加热器14通过升温,以促进土壤对修复液与肥料的吸收,并降低土壤与运输履带16之间的粘合程度,使得运输履带16上的土壤经出土口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一侧上端设有一级伺服电机(2),且机体(1)内转动设有与一级伺服电机(2)输出轴相连接的粉碎刀(3),所述机体(1)内水平焊接有支架(4),且支架(4)上水平焊接有运输框(5),所述支架(4)中螺栓连接有二级伺服电机(6),且运输框(5)内转动设有与二级伺服电机(6)输出轴相连接的螺旋杆(7),所述机体(1)另一侧上分别螺栓连接有储液罐(8)与循环泵(9),且机体(1)上端内焊接有喷液板(10),所述运输框(5)上端开设有与喷液板(10)相对应的网孔(11),且运输框(5)两端中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所述机体(1)下端内分别设有加热器(14)、肥料箱(15)与运输履带(16),且机体(1)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土口(18)与出土口(19),所述机体(1)两侧下端对应连接有行走轮(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一侧上端设有一级伺服电机(2),且机体(1)内转动设有与一级伺服电机(2)输出轴相连接的粉碎刀(3),所述机体(1)内水平焊接有支架(4),且支架(4)上水平焊接有运输框(5),所述支架(4)中螺栓连接有二级伺服电机(6),且运输框(5)内转动设有与二级伺服电机(6)输出轴相连接的螺旋杆(7),所述机体(1)另一侧上分别螺栓连接有储液罐(8)与循环泵(9),且机体(1)上端内焊接有喷液板(10),所述运输框(5)上端开设有与喷液板(10)相对应的网孔(11),且运输框(5)两端中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所述机体(1)下端内分别设有加热器(14)、肥料箱(15)与运输履带(16),且机体(1)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土口(18)与出土口(19),所述机体(1)两侧下端对应连接有行走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农林土壤修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宗飞
申请(专利权)人:汪宗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